《皇子难伺候(重生)》皇子难伺候(重生)分节阅读80

    端起酒杯,慕纪彦饮了一口酒水,听了话后,就淡声应了一句:“有劳贵妃娘娘记挂,我先代内子谢过了,回去后,我自当会转告内子,让她病好后,入宫去会见娘娘的。”

    “……”

    燕文远本是想要借着这话题引申出去,跟慕纪彦多搭些话,跟他打好关系,但他这会儿看着慕纪彦神色冷淡,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态度也逐渐转冷,他眯了眯眼,微微颔首后道:“这样甚好。”之后,便撇开眼,不再开口搭话。

    他感觉地出来,慕纪彦并不想跟他有太多接触,既然如此,他强求亦无用。

    恰好这时,伴随着太监一声尖细的嗓音,燕帝便与德贵妃相携着,二人一道缓缓走了进来。

    明黄色的身影出现后,本来正在互相寒暄的官员们便都齐齐跪了下来,低下头,高喊行礼。等到燕帝和德贵妃两人走至上座,落座之后,他们转了转身子,又高呼了一遍万岁。

    抬起双臂,燕帝威严道:“免礼,众卿家平身吧。”

    “谢陛下。”

    燕帝的视线一一扫过了下座的每一位大臣,把他们的各自的神情都收入眼底后,忽然出声问道:“众卿家可知,在如此危机关头下,朕为何还坚持一定要办这场寿宴?”

    群臣闻言,面面相觑着,谁也没有站出来回答。

    拨弄了一下大拇指处的玉扳指,燕帝看了看他们,然后把目光落在了路严明身上,他问道:“路爱卿可知道?”

    站起身来,路严明思索了片刻,低声道:“这……微臣不知。”

    摆了摆手,示意路严明坐下,之后燕帝的目光掠过他,扫向众人,他冷声道:“朕知道,你们当中,还有不少人是与淮王有所勾结的,但却没有在名单之上,侥幸逃过了这一劫,朕不提,不代表就此放过了你们——”

    众人听着,都膝盖一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深深低下了头。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哪怕他们本是无辜之人,但是在握有天下生杀大权的帝王面前,他们就犹如蝼蚁,性命亦是不值一提,是死是活,全在帝王的一念之间。

    而燕帝又是多疑的性子,对于胆敢窥视他皇权之人,从来都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的,因此,他们难免胆战心惊着,连大气不敢出一个,害怕自己稀里糊涂就丢了性命。

    而所有的大臣里,又数坐在末尾处的几名大臣的反应最为严重,只见他们个个脸色发白,整个人也在不自觉地颤抖着。

    他们心里有鬼。

    看了看他们,燕帝的眼底闪过一丝暗色,他沉吟了一会,又沉着声继续道:“朕坚持要办此寿宴,便是要让你们都好好看看,朕的江山,朕的皇位,任何人,都无法撼动,同样的,朕也不会有所惧怕!”

    说完话后,他扭过头,对福喜交代道:“去将淮王押上来。”

    “是。”

    应了一声,福喜领命退下,不一会儿,他便把手脚都带着镣铐的淮王带了上来。

    此时的淮王,早已不见过去风流倜傥,翩翩公子的模样,几日的牢狱之灾,让他胡渣邋遢,整个人都沧桑憔悴了不少,但是当他抬头看向燕帝时,眼神还是狠厉凶狠无比。

    面无表情的,燕帝低头看了看被迫跪在地上的淮王,眼神犹如在看一个死物一般,他冷声道:“一炷香后,便是你与你那些属下约定的时辰了,朕今日便让你好好看上一看,你密谋了十余年,筹集的五万兵马,到底能不能攻入京城,逼朕退位!”

    淮王心中依旧自信无比,他仰头大笑三声,紧接着狠声道:“好,希望到时,皇兄不要反过来哀求臣弟饶你一名才是!”

    他的口气很大,但燕帝却看也不看他一眼了。

    转头看了看燕帝的神情,德贵妃给禁卫军递了一个眼色过去,示意他们把淮王先押到一旁,然后她笑着,柔声说道:“陛下,今日是您的寿辰,要高高兴兴的,不应让这些晦气的事破坏了心情,您瞧,如今各位大人也都到了,依臣妾看,这宴会,便开始吧。”

    轻拍了一下德贵妃的手背,又过了一会,燕帝终于是恢复了笑意,他点头道:“也是,不该让闲杂的人耽误了时辰,那便开始吧。”

    燕帝的话音刚刚落下,燕文远便站了起来,他走到中间站好,又从身后小太监的锦盒里,取出了一幅《锦绣山河图》,笑道:“传闻墨迹先生周游了天下后绘出了一幅山河图,图上甚至连山脉山峦都与实际丝毫不差,是一件有市无价的珍宝,儿臣便特地派人去寻了真迹来,送于父皇,恭祝父皇您洪福齐天,寿与天齐!”

    示意福喜去将画作拿上来,燕帝低头仔细地看了看,之后连连点头,又一连说了几个“好”字,显然是对这份礼物,很是满意。

    之后,其他的皇子公主,也都一一送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贺礼。

    待所有的皇子和公主都送上贺礼后,福喜便走至燕帝的身侧,俯身轻声禀报道:“陛下,二皇子,四皇子,还有云将军,如今正率领禁卫军守在城门处,无法亲自入宫祝贺您,方才,他们都派人送来了贺礼,您可否要看看?”

    点了点头,燕帝笑道:“嗯,都拿上来让朕瞧瞧吧。”

    燕文灏送的礼物,是他亲手绘制的《百寿图》,倒是中规中矩,不过胜在包含了他的一番心意。

    而燕文瑾,则是送了一件他自己缝制的衣裳,他思维最是跳脱,一向不按常理去办事。

    然而,燕文瑾终究不是从小学习女红的,衣裳上针线弯七扭八,上头的花纹,更是惨不忍睹,但是燕帝看了之后,却是喜欢不已,当下就让福喜收到了寝宫处。

    见状,燕文远忍不住蹙起了眉,心里有些不甘。

    而坐在燕帝身侧的德贵妃面上虽然还是带着笑意的,并且还顺着燕帝的意,夸赞了燕文瑾几句,但是藏在身下的手,亦是攥紧了一方绣帕,心底都扭曲了。

    送完寿礼之后,寿宴就正式开始了。

    觥筹交错之间,最初的紧张气氛已然全部散去,大臣们欢声笑语,又有歌舞助兴,好不热闹。

    而淮王的兵马已经兵临城下之事,似乎已然被大家遗忘到了角落处。

    宴会过半,酒过半酣时,一身血迹,风尘仆仆,但却神采奕奕的吕熙忽然大步迈入御花园中,他笔直地穿过了舞女,走至台阶处跪下后,抬头向燕帝禀报道:“陛下,城外淮王的五万兵马已经全部俯首,薛逸,良妃等皆无一人逃脱,都被云将军和四殿下抓获,如今正要押入宫中——”

    第98章 730

    吕熙风尘仆仆的突然归来,使得燕帝的生辰宴会被打断,于是便暂时中止了。

    单膝跪地,吕熙面无表情地抬着头,双手抱拳,朗声向燕帝禀报了战况。

    而这时,那些酒至半酣,酒兴整齐的大臣们,也在吕熙激昂嘹亮的声响中,全部回过了神,霎时,便齐齐跪倒在地,行礼叩拜燕帝,喜气洋洋地赞扬燕帝威严神武,话落之后,嘴里又高呼起了几声‘万岁’。

    听到这份喜报,让本来心情算不上多好的燕帝顿时龙心大悦,他大笑了三声后,抬手挥退了因为吕熙的出现舞蹈被打断而显得不知所措的舞娘后,又让跪下的吕熙和大臣们都起身,随后关心问道:“云爱卿,文灏还有文瑾可都还好,可有人受伤?”

    拧了一下眉,吕熙到底还是不敢隐瞒,于是老实答道:“回禀陛下,云将军,四殿下都无事,只有二殿下,手臂不慎中了薛逸的暗器,伤着了。”

    沉下脸,燕帝皱眉出声道:“文灏可有大碍?”

    吕熙摇头道:“陛下放下,殿下并无大碍,只是受了点皮外伤,云老将军已经替殿下处理过了。”

    “那便好。”沉吟了一会,燕帝又沉下声问:“此番战役,伤亡?”

    吕熙低下头,毕恭毕敬答道:“回禀陛下,死伤不到百余人。”

    顿了顿,他又笑着,话语里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之意,他道:“其实此次战役,多亏了二殿下先前便想出一条计谋,扰乱了他们的军心,使他们自己互相内斗了起来,而后他们又看到谢将军带着援军赶来,根本没了胜的希望,便有许多人自己向我们投了降,我们几乎是不战而胜。”

    燕帝闻言,挑了挑眉,来了兴致,他问道:“哦?文灏他想了什么法子?”停了一下,他的目光环视了一圈,冷声又道:“你将今夜发生之事,都与朕细细说来,恰好,也给在座的各位大臣都听听。”

    “是。”

    应了一声,吕熙组织、斟酌了一下话语后,便把今夜的这场战役,从到头尾言仔仔细细地在燕帝面前说了一遍。

    事实上,就如吕熙刚才所言,这场淮王孤注一掷,薛逸自信满满,本来该会是非常棘手的战役,却在双方还未动手之前,就已经提前结束了。

    而且还是以如此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

    不过,这大概仰赖于燕文灏是提早知道了这个阴谋,所以先前就有了部署,后面又用计,利用了良妃的缘故——

    淮王和薛逸约定的时辰,是戌时三刻。

    戌时时分,薛逸就已然提前率领五万大军,气势汹汹,来到了城门外。

    而一墙之隔的城门之内,燕文灏和云琛也已然将禁卫军和私兵们都部署好,各自站位清楚,将这个城门保护得滴水不漏。

    站在城楼的高处,燕文灏和慕子凌俯视着下面的薛逸和他后面人群涌动的五万兵马,面容皆是严肃无比。

    城门之下,薛逸骑着马,仰头看向站在城楼之上的燕文灏,神色亦是凝重的,很显然,他没有把燕文灏当做是一个可以小瞧的对手。

    双方对立,未有先动的。

    燕文灏和薛逸,都在观察对方,也在心底估计着对方的实力。

    就这么僵持了一盏茶的功夫。

    这时,本来静逸,肃然无比的场面,在队列的后方,却突然传来了不大不小的争执声,这样的声音,就犹如一颗小石子落入了安静的湖面,霎时溅起了阵阵涟漪,再也平静不下来。

    所有人都往争执的源头看去,原来是队伍的最后,归奚正在同一个头发凌乱,狼狈不堪的女人争吵。

    只见归奚面容凶狠,眼神之中盈满了杀意,丝毫不见平日斯文模样,而那个头发凌乱,狼狈不堪的女人,一张艳丽的脸因为愤怒,已然扭曲变形,脸颊也青肿着,她,却是不知何时出现在军中的良妃。

    随着他们的争执声越来越大,这支由江湖人组成的队伍之中,人人都变了面色,各派别之间,也忽然都分离了出来,大家都面露凶光,将归云山庄的人马,包围在了其中。

    他们听到了良妃说,归奚早已投降燕帝,如今还留在这里,是做了内应。

    薛逸扭头,看清自己后方发生了什么之后,顿时脸色一变,在心里暗骂了良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声,然后立即策马往后,想要阻拦他们,重整军心。

    但他刚从马背下来,还未开口,良妃却又转头指着他,目呲尽裂,出口便是接连质问为何要包庇归奚不派人捉拿于他,接着又指责他是故意拖延不救淮王,是想害死淮王从而自己取而代之。

    完全没了理智。

    本来,良妃不至于会如此愚笨,不理智至此,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出现。

    但是,就在刚才,她险些出了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