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刚踏入宫门,萧映晚突然昏迷中咳出血来,我急急掏出锦娟为她抹去,着实吓得不轻。
萧映晚扫过那方血帕,便不曾多望一眼,只把目光放在我身上,嘴角带着讨好的笑意:“阿姐与我唠嗑几句可好?莫要离开。”
“我不离开,陪着你。”
“阿姐可曾听过宫外传言?”
“不曾。”
“那当真甚好。只可惜映晚实在太糟糕,无怪阿姐不喜,也自知大抵是配不上阿姐的。
为人乖张,行事癫狂,消极避世,世人所言这般,我并非一无所知。但阿姐可知?我心心念念,予我生之念想的,唯有你。”
萧映晚一点一点娓娓道来,语调毫无起伏像是在讲旁人的故事,但其情感,却能让听者呼吸一紧。
“阿姐可曾记得你我二人初次相遇。当真是年少无知,青梅竹马,万般美好。”
“若是当初遇见的不是我。或许便不会酿成这番苦果。”
“无论当初遇到是何人。都无人可以比拟阿姐带来的温暖。”
我垂眸望向她,苦涩、欣喜、感慨,揉碎在一起,胸口不禁闷痛,眸中闪过瞬间的迷茫。
“你说这种话向来得心应手。不知道还以为你是哪位风流男儿。”我调侃道。
萧映晚眨了眨眼睛,这次她却没有笑,嘴角提起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声音浅淡:“阿姐是这么认为的吗?我只不过,是想把心意传达给你。有错吗?”
有错吗?
捌
这三个字,落在我的心上,闷声敲打着,使我头脑瞬间空白,不知如何应答。
“阿姐。莫要露出那样的神情。”她抬起手,指腹轻轻描摹过我的眉梢,“映晚不曾有过责备之意。阿姐莫要难过。”
“我没有。”
“你有!”
我轻声呢喃,而她接着却又反驳回去,我们二人四目相对,却一言不发地沉默着。过了许久才听她开口,再次打破僵局。
“阿姐。我饿了。想吃你煮的红豆粥。”萧映晚柔着声,方才睡醒还带了点迷茫,又软软糯糯的声音像是在撒娇,目光希冀地望着我,让人不忍拒绝。
我应下,安抚几句,转身往外走。
身后传来一声闷哼,我攥紧拳头,直接向太医院快步走去。还未行几步,便在转角处瞧见那名老太医,一直侯在那里。
“殿下。您可算叙旧完了。”还没等我开口,老太医便急急道:“二殿下刚才那是回光返照之象。还请您快与老夫同去。”
此话犹如平地一声惊雷,我愣怔数秒,连忙拖着老太医望萧映晚府内跑,一路上老太医都在叹息着,晚了,晚了。
我刚迈进府内,便见此乱作一团,所有下人忙里忙外,哀叹声随处可闻。
“二殿下薨。”
有人高声宣布,我闻之,止步在此,再无法前行半步,眼角渐渐漫上湿意。
又是一年深秋,听着耳畔字字句句道来南安的欣欣向荣,繁荣锦绣。我折了墙头的梅花,细嗅,才叹光阴不复返。
有宫女递上一封书信,道是打扫时,从逝世的二殿下屋中寻出。信面上直言修书为我,故送至我手中。
我拆开信笺,便见上面字迹刚劲有力,不似女子所写,厚厚数页,翻开一看满满皆是墨迹。
入目先是几行诗。
[惟愿与卿相许相从,花开未落情已深种。
最是多情红颜妆,只消泼墨绘江山。
长街留得烟火处,世间堪有情难书。1
……
阿姐离家的时日里,映晚时常念想,不知不觉信笺上已布满墨迹,望能把心意传达至阿姐。
纵使阿姐弃之如履,也无怨无悔。
阿姐可曾记得幼时,我问阿姐你我二人姓名何书,阿姐予我一首诗,后来方知此是当日你的功课。
兴许在未相见前,阿姐对我还是有几分喜欢的,我心甚悦。
附诗如下:
暖木生南梓,载年已迟暮
清潭银光映,故人归期晚2
那日我见着太傅大人,不觉与他讨教几句,方才得知此诗之意,分外叹息。
……
映晚不知年月几何,只觉已光景不长,故修书一封。若是阿姐未能归来,但求最后此信能让阿姐知晓一二。
吾心向卿,至死不渝。
小妹映晚书]
此信字字泣血,句句诛心。看到最后我止不住泪流满面,皓齿嵌入手背仍无法抑制地浑身颤抖。
映晚,是该怪我自以为是得太早,还是该怪我归来得太迟?
我本以为自己的离开是皆大欢喜。我们二人为世俗所不容的情感,唯有我的离开,才能让你放下,寻得真正的良人。
现在却是我错了。你一步步前行,而我却一步步后退,折磨了你,也折磨了自己。
如今多少个日夜的辗转反侧,都在提醒着,我错过此生最重要的人,且后生再无她可替代。
我闻逃之夭夭,未见你何来灼灼其华。
后记
南安八三年
有稚童于桃树下玩闹,掘土而戏之,得纸笺,展开而观,上书:
世人谓我念南安,其实只念南安某。3
稚童异之,问老翁。
老翁言:此乃晏国旧址。传,晏国暮昭皇曾念其妹,故每年修书一封埋于土下。
稚童又言:是那位终身未嫁未娶的暮昭皇?
老翁颔首应是。
——完——
作者有话要说: 1原创词。情诗。
2原创词。藏尾诗。翻译如下:
有种好树,名为梓树,生于南方。很多年过后,树已腐朽干瘪,如同迟暮老人。
清幽的潭水倒映着银白色的月光,我等的故人,归来的时限已经过了许久。
3非原创。原诗:世人谓我念长安,其实只念长安某。
平仄不会,押韵也不一定,请勿考究。
想着又把这个号扒出来,没事放点掉节操的小短篇。
感谢杉杉小天使的地雷。给你么么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