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写手》职业写手分节阅读5

    张晗此时正在给第二位打赏者写小故事,他自己都不清楚,他一气呵成写就的小短文,竟然能让两位老读者都觉得惊艳,这恐怕不在他预料之中。

    张晗想好了,这是他给前三位打赏者的福利,以后再想他为读者写文,就得看他心情了。反正再开新文,他不可能再这么干。

    “呼,终于写完了。”张晗全身一轻,靠在转椅上闭目养神,连写三篇独立短文,可比写长篇小说费神多了。

    不知道第二篇第三篇小短文什么时候才能发出去,带着这样的感叹,张晗刷新了一下后台,结果跳出来一条私信通知,他点开一看,托着下巴笑了。看来短文没白写,他这是收获第一个粉丝了?

    第6章

    “‘飞在天上的鱼’,这个昵称有点意思。”张晗又看了一遍对方的回信,小声嘀咕着,嘴角绽开的笑容越发明显。就是不知道他是在为收获这个世界的第一个粉丝而开心,还是因私信中的溢美之词而暗自窃喜,或许两者都有吧。

    嗯,这条私信就不删了,留做纪念,张晗如此想,也如此做了,飞在天上的鱼第一条信息自此被完好保存下来。

    张晗前世是个任性的写手,尽管他的文有很明显的缺陷,却也因着这点,把极为膈应这个的读者都筛选出去,留下来的读者粘性比较大,换言之,也就是粉丝凝聚力比较强,加之他的写作功底摆在那,在晋江文学城写作两年多,后期均定已然稳定在近半万之数。

    照理,这样的订阅数,张晗应该好生经营自己的粉丝群体才对,可惜他是孤家寡人,又抱着单身一辈子的念头,能吃饱穿暖,有存款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他就心满意足。

    对生活没有太大追求,自然一切都由着性子来,张晗不但不建粉丝群,甚至连个微博链接都没有,好在他还没有任性到底,专门在作者专栏下建了篇随笔作为双方沟通的桥梁,并定期更新专栏告示,好让粉丝了解近期他的安排和书的动向。

    高冷的形象自此在粉丝中扎根,张晗但笑不语。

    人果然是有追求才有动力,这个世界除了alpha无法成为受孕者之外,beta和omega都具备这一功能,区别只在于孕育能力强弱不同罢了。

    omega人数稀少,张晗不奢望,况且这个性别的人,他未必就喜欢。他想找的是具有雄性魅力的男人,而不是雌性物种。omega在这个世界,便被归类为雌性类别,至少在张晗眼中是如此。他可不想未来的伴侣是个娇贵需要他时时呵护之人,即便他套了个alpha的壳子,据他所了解,alpha天生就渴求omega,但他的灵魂没变,还是以前那个,找个男beta过日子,想来应该不难。

    其实刨除掉信息素的影响,最接近上辈子男性的应该是男alpha,就是不知道这里是否允许两个alpha在一起,要是能的话,张晗不介意把alpha也放到伴侣人选中。

    既然有组建家庭的打算,张晗自然要为此做好准备,如今他一穷二白,自是要多多努力,再不能过于随性度日,当然,要是这样也能达到目标,那是最好不过。

    张晗欣赏够了飞在天上的鱼发给他的私信,随手打开文章首页,目光扫过,发现霸王票排行上多了几个读者,前三清一色送的都是火箭炮,后面两个倒是一人扔了一颗地雷。

    这才对吗,他在晋江文学城时,不是没有收到过火箭炮,后期更是连深水鱼雷都三不五时能炸上一回,但在新手期间,那可是只见过地雷,别说火箭炮,连个手榴弹都难得一见,这才上榜没两天,就能收获三枚火箭炮,张晗心情不错。

    他没有过多自我陶醉,这个成绩在新人新书中并不怎么样。这个世界和上辈子不同,读者消费习惯要远好于上辈子,对于喜欢的作者,大家都乐于拿出一点小钱打赏,更不用说绿原规模比晋江文学城要大上许多,小说类型也不限于言情,非言情占的比例更大,打赏力度要远超此前。

    《渔夫逍遥行》发文十天才有人打赏,这不说跟那些老作者相比,恐怕在新人中都是垫底。别的新作者书可能没张晗写得好,但他们有亲友团,光友情打赏就不是张晗这个孤军奋战之人所能相比。

    张晗按照原计划,将刚写好的两篇短文分别发给霸王票榜上排名第二第三两位读者,之后大致看了眼文章数据,便丢开不管。他一下午连写三篇独立小短文,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该去觅食了。

    此刻天色已暗,华灯初上,小区内倒是并不喧闹。这就是大城市的特色,人与人之间交往淡如水,恐怕有不少人连对门住着谁都不清楚。

    中午在外就餐,晚饭张晗决定自己做。现在时间不早,他也没心思弄太过繁琐,直接下了碗西红柿鸡蛋面,再切点肉丝,一切便齐活了。

    “小一,我也收到辰大私信了。”王强觑了一眼落后他一步的张一,眼中得意之情不要太明显。

    “快看看,是不是也给你发文了?”张一快步上前,催促道。

    “不会吧,我打赏时间就比你慢不到一小时,辰大给你发私信离现在可是有两三个小时了,难道他是当场写的?还是说不巧他现在才看到?”王强不认为辰晗是根据评论随机发文,那样他跟张一都收到的几率太低,他们得有多幸运才能同时中选?要全发就更不可能了,辰大文下虽然评论不多,那也有几十上百条,如此浩大的工程,恐怕没几人愿意干,辰大想必也不会如此自讨苦吃。

    刨开这点,最有可能便是根据打赏先后,或者干脆今日所有打赏者都获赠作者一篇短文,只是光这些,两人也无法判断辰晗到底是发的以往写好的稿子,还是现写现发。

    张一还在苦恼这个问题,王强却是没工夫理会,他大步流星往寝室赶,他已经看到私信上密密麻麻的字体,显然他也好运得到一篇辰大的短文,且从抬头来看,这文不是《悟空小传》。路上看文不便,他只好加快脚步。

    现在是各大院校临近暑假期间,宿舍内只剩王强和张一两人,其余两位,一位是本地人,早早就回家享受去了,另一位在外打工,要到晚上才能回来,两人倒是落了个清静。

    张一也是小说爱好者,自然不会去打搅王强看文,只是心里装着事,他哪有心情干别的,目光盯在手机屏幕上,心神却一直留意着床下的动静。

    “怎么样,怎么样?”见王强拿着手机站起来,张一当即兴冲冲询问。

    “我一口气读下来,真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其他我也说不好,你还是自己看吧。”

    张一当即一把拽过王强手机,就着当前页面翻看起来。

    “真有劲!”文章不长,张一很快便看完,却仍是意犹未尽,不由感叹道,“辰大这般说故事能力,再加上这样的文采,走实体一样能出头,我等只有仰望的份。哎,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搞得我都想上去试一把,可惜我没有写书的天分,语文成绩真是没脸见人,每每写作文都要抓耳挠腮,我还是老老实实钻研本专业,没有这个命就别上去丢人现眼了。”

    王强听了顿觉心有戚戚焉,他跟张一都偏科严重,语文次次几乎都是低空飞过,高中时的目标仅仅是能不挂科。好在上了大学之后,两人就读的是理工科,彻底远离语文这门课,这日子才过得有声有色。

    就他们俩这样的条件,都不时对写书生出几分遐想,可见一头栽进网文界的作者数量有多么壮观。遗憾的是,能在网文中捞金的只占少数,大多数最终都是铩羽而归。

    “强子,我决定了,我要把辰大这本小说推荐给同好者。”张一一脸郑重地说道。

    王强略一沉思,便同意张一的做法。两人分头行动,有交集的圈子各自负责一部分,其他则各做各的,微客、微讯……但凡常用交流信息的网站和通讯软件,两人都没放过。

    第二天,张晗一觉睡到自然醒,洗簌过后,先去楼下跑了一圈,快速冲了个热水澡,这才开始享用早餐。

    “嗯,怎么回事?”张晗照旧每日一刷,结果看到文章的数据,他都觉得有些不真实。翻到新人新书榜,果然,名次已经从一百七十名开外直接蹿升到一百三十。别看排名依然不高,这个提升幅度已然将这期榜单上近乎所有新作者都踩在脚下。

    张晗抄起手机,拨出那个最为熟悉的号码,不消片刻,对方便接起。他刚准备开口,没想对面先发了话:“我正要打电话给你,你倒是先拨过来了,你找我什么事?”

    “我那文数据有异常,你有做推广吗?”张晗斟酌着开口。之前他明确拒绝了裴靖宁,据他这些日子的接触来看,对方应该不会不经他同意便这么做,他不想破坏两人间的情分,可问都不问一声,不符合他的性格,只能在语气措辞上注意一二。

    果不其然,那头一听这话就扬高了声音:“我是那样的人吗?小晗,我也正想问你这事,书的成绩飞速提升,难道不是你的手笔?”

    张晗一愣:“不是。”

    “不是你,也不是我,绿原更不可能,各种私下推广,网站只会留给衍生版权签给他们的作者,那剩下的可能只会是书粉自发行为。”裴靖宁兴奋地拍桌而起,高兴没多久,一想到三十章的剧情,立刻蔫了。纵使张晗笔力上佳,前面几章也做过隐晦铺垫,依然必定会有一部分读者因不喜看玄幻而弃文,这一点谁也没法改变,再大的神都不行,最多降低弃文率罢了,“你真不考虑改变一下剧情?”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对abo进行了二设,alpha不管男女都没有受孕能力,omega正好相反,他们无法让人怀孕。男女为第一性别,abo为第二性别,第一性别影响表现为,ao、bo、ab、bb结合时,更倾向于男女搭配,由此导致男女异性结合率要高过男男、女女同性结合率。

    第7章

    这回张晗也犹豫了,书成绩不好,他可以胡来,眼看成绩起来了,他要还是这么做,他已经可以想象到书评区被骂成一片的情景。只是他若真要改,后面那部分就会写得非常别扭,毕竟他不是刻意神转折,而是自然而然这些想法就从脑海里跳出来,顺着灵感写最为顺手,强行扭转,他也不知道书最终会被他写成什么样。

    可以这么说,这已经成为张晗写文的独特风格,改变虽然成功的可能更高,却也有失败的风险。到时候书写得毫无灵气,跟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没多大差别,这可是写文大忌,搞不好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路途就此终结。

    这不是张晗想要的,写小说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是断了这条路,他还真不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按照以往那样随性而写,书的成绩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但若贸然改变,这文的前途,张晗自己也没法预料。他不缺冒险精神,却不是现在,要想尝试,也得等他站稳脚跟再说。

    有了决定,张晗不再踌躇,对着手机说道:“不改了,就这么发,成绩过于糟糕,我再来尝试正常写作。”

    张晗对自己很了解,虽然他时不时就会来一个神转折,但并不会脱离文章原先的定位。譬如《渔夫逍遥行》,无论张晗怎么发挥,都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围绕渔夫种田展开,加入玄幻元素,最多也就从纯粹都市种田文,变成现代都市玄幻种田文而已。

    会有一部分读者因此而弃文,但仅这个改变的话,想来弃文的读者数量不会太高,毕竟爱看种田文,却连一点玄幻内容都无法接受的读者占比本身就不高,这点损失张晗完全可以承受。

    只要以后稍微克制一下,不要任由放飞的思绪随意带跑自己就成,张晗愈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一个作者,不管写文功底如何,有自己的想法才能一步一步往前行。因读者对部分剧情不满,留评抱怨、争吵,甚至口出脏言,便更改剧情,偶一为之还没什么问题,次数多了,估计这文也毁了,即便书成绩不错,下次开文也将会变得更加束手束脚,无从写起。

    写文既然是奔着赚钱的目标而去,投读者所好这无可厚非,毕竟纯爱好,没有稿费收入,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下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要按照读者的想法去写。殊不知众口难调,满足了这个,满足不了那个,想将所有读者都一网打尽,这不现实。

    张晗认为,保持自己的风格,将喜好文章的读者逐渐集中到一起,而不是随时去抓热点,迎合读者口味,才是作者屹立不倒的不二法门。

    不管哪个世界,经济越发达,商业化就越明显,网文界也无法避免商业浪潮的冲击。在华夏,商业写作比比皆是,成名的也很多,或许张晗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但真要能实现这个,不管成为哪种级别的写手,有一点是其他作者所不能比,那就是书红人不红的情况基本不大可能出现,粉丝凝聚力会比较强,开新文扑街几率较之其他写手要低不少。

    作者跟艺人不同,艺人只要颜好,当个花瓶照样能收获许多粉丝,赚个盆满钵满,作者只是普通人,至少在相貌上是如此,十个人里面能有一两个拿得出手,就不错了。

    有财又有貌的人终究只是少数,这样的人都是香饽饽,每出现一个,不管是网站还是版权合作方都如获至宝。

    至于光有貌没有才的,那还不如直接进军娱乐圈,等有大量粉丝再在网文界插一脚捞金倒是不错。到了那时,不管他们文写得有多烂,就算只收藏不看,也会有粉丝买账。可惜,这种行为会消耗粉丝热情,一旦过度消费,后果想来谁也不愿意见到。

    剩下占据大多数的普通作者多半只能靠实力吃饭,除了作者粉丝之外,其他读者就如流动人口般,来来去去,这本书看着不错,就供上订阅,下本书不和口味,立马就弃。

    粉丝不一样,即便下一篇文他们不喜,也可能订阅新文支持作者,还会量力打赏,除非粉的作者一直走下坡路,否则一时起落不会让他们就此抛弃作者。只要粉丝基数大,作者纵使江郎才尽,那也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渐渐淡出众人视线。

    从这可以看出,粉丝越多,基本保障就越高,新文扑街率就低,粉丝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害怕新文扑街,将成绩还算不错的旧文越拖越长,这种情况张晗上辈子就屡见不鲜,晋江文学城还不明显,其他网站就非常普遍。

    这个世界华夏网文圈也大同小异,即便绿原给了中短篇小说生存的空间,那也是长文遍地。随便翻一翻,长文中大多成绩尚可,当然,这是纵向对比,只相对同个作者而言,横向则无法比较。

    “随你。”裴靖宁怒瞪手机,恨不得随着讯号过去抽张晗一顿。书发展势头这么好,偏要来这么一出,这不是把即将到手的名利都往外推吗?

    亲兄弟明算账,很多条款他都可以做主给张晗最佳优惠,但若要动用公司员工进行版权以外的推广运作,或者版权运营费用过高,张晗就得另外付钱,这在附加合同上都有注明。这也就意味着张晗书成绩越好,辰星公司从中分润到利益的可能性也越高。

    不管从自身出发,还是为兄弟着想,裴靖宁都希望张晗不要这么任性。可人就是这么个性格,他也没辙,他总不可能把张晗当做普通员工对待,他要真这么干,这兄弟怕是都没得做了。

    张晗无语地望着已经没了声响的手机。裴靖宁作为一个小公司老板,对外时脾气还能收一收,面对从小一块长大的兄弟,那真是原形毕露,情绪都写在脸上。他能想象到,对面现在恐怕正心情不佳,他还是不要再撞上去为好,谁让引对方起火的源头正是他,除非他改剧情,否则只会添二把火。

    好在两人关系真心不错,裴靖宁心塞有火发不出的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一点张晗在这些天里已经深刻体会到,倒是不用担心两人会因意见相左便就此陌路。

    张晗打开书评区,一条条仔细看下去,总算发现了点苗头。果然如裴靖宁所猜,是有书友自发进行了推广。起初只有三人,恰巧正是他之前各私信过一篇短文的霸王票榜排名前三的读者,到了后来,队伍越壮越大,推书的读者少说也有一二十个。

    张晗低头瞧了眼系统时间,刚过九点,这个时间不早也不晚,想来不少收到推书信息的人都还没看,新书成绩估计还能继续发酵,就是不知道这个势头能维持多久。继续写短文?张晗立即否决这个不靠谱的想法。靠这些盘外招没多大用,书最终还是要看质量说话。

    既然有这么多人捧场,那今天就加更一章,算是对读者们小小的回馈。张晗调出今天要发的那章,在作者有话说里简略写了几句感谢的话语,并把昨天读者的打赏信息附上。

    这都是老惯例了,晋江文学城的作者就是这么做的,不过绿原这边,部分作者粉丝群庞大,打赏人数过多,这么干会妨碍看文,他们会采取另外的答谢方式。

    张晗没有这方面的顾虑,虽然打赏名单也不短,却远没到这个程度。张晗心知肚明,这次暴涨的打赏人数,大多都是看在推书人的份上,意思意思投上一颗地雷,瞧着打赏人数不少,其实打赏金额真没多少。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