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思想,任何学术,任何宗教,原教旨主义都是最可怕的群体!
他们所到之处,摧毁一切,甚至包括他们自己本身!
就像东林党毁灭了明朝和他们本身一样。
别说儒家的原教旨主义,刘彻连法家和墨家的原教旨主义,都无法忍耐!
在刘彻眼里,他们就是癌细胞。
发现就要消灭!
但儒生实在太多了。
刘彻想管都管不过来。
这些年,他通过政策影响和舆论导向,也只是遏制住了这些家伙,而从未消灭他们!
事实上,也根本消灭不了。
因为思想是无法消灭的。
只能控制!只能引导!
现在,刘彻站在观礼台上,望着整个会场。
这些威名显赫的大人物,这些鼎鼎大名的知识分子,这些影响力跨越郡国,拥有无数弟子门徒和追随者的大能。
刘彻微微清了清嗓门,然后轻声说道:“朕闻之,夏之政忠,忠之蔽,小人以野!故殷承之敬,敬之蔽,小人以鬼,故周承之以文,文之蔽,小人以薄,若救薄莫若以忠,三王之道循环,终而复始!”
这也是世界举世公认的真理。
诸子百家都接受的说法。
三代之治,本质上就是三种选择。
诸子百家的区别,只在于你是从夏、商、周,哪一个三王?
譬如,儒家崇周,黄老从商,而墨家以夏政。
当然了,怎么理解夏商周的政体,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完全可以自由心证。
毕竟,现在,已经无人知道,夏商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了。
人们所知的,只有自己想象中的夏商周。
这给了诸子百家极大的发挥空间,但也造成了很多问题。
就像刘彻说的,夏的道,忠厚淳朴,但忠厚淳朴必然导致百姓和诸侯,没有礼仪,所以,商修补了夏道,改用威仪和敬畏来统治天下,这又使得百姓迷信鬼神,所以,周用礼仪治世,礼仪的毛病就是虚伪,虚伪使人夸夸其谈。
所以,又绕回了夏道。
夏以忠。
忠的意思就是淳朴而简单,也可以理解为俭朴和实干。
这种类似的议论,由贾谊率先发起。
作为攻仵和攻击秦朝的理由。
但在今天,刘彻却稍微改变了一下某些文字的顺序,然后拿出来说,意思就完全变了。
尤其对儒家造成了会心一击!
因为儒家崇周,而刘彻却说周礼虚伪。
还是应该用夏道,用俭朴和淳朴来弥补周礼造成的伤害。
这让儒生们都低下了头。
他们不就是最喜欢夸夸其谈和指点江山的群体?
事实上,发展到现在,儒家自己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这些缺点。
只是一缺乏动力——假如不需要改变,夸夸其谈,就是发展和壮大自己,为什么要改变?
其二,也没有迫切性,世界还远没有发展到不改变就要灭亡的地步,那为什么要改变?
再说了,从教育的目标出发,讲大道理,永远比谈实际更容易。
当然了,刘氏天子,也要背一部分锅。
老刘家虽然对百姓和农民议论国家政策,甚至攻仵和非议朝臣的过失,乃至皇帝的**网开一面,概不追究。
但,对于士大夫官员贵族以及读书人,妄议国政和天子是非,是极为警惕的。
乱说话的话,立刻就会引来打击报复乃至于牢狱之灾。
所以,一般来说,也不敢随意讨论国政。
既然无法讨论现实,那学术界自然只能从理论和古代出发。
刘彻自然也知道,在这个事情上面,他这个皇帝和他的父祖,也要背一半的锅,因为,是他们不许读书人和贵族随便妄议国政。
这很好理解。
读书人士大夫以及贵族官员,是统治阶级的一员。
他们天生握有特权,可以参政议政。
但,假如有问题,他们不通过正规渠道反应,反而是在外面非议和攻击,裹挟舆论。
这是要做咩?
轻一点,都够的上扰乱秩序。
重一点的话,上纲上线,足够按上一个‘阴谋不轨、居心叵测’的大帽子。
更何况,身为统治阶级,却不维护统治秩序!
这本身就是罪!
所以,汉室对于贵族士大夫官员以及知识分子在外面公开非议国政,极为反感!
历史上,张汤就是发明了‘腹诽’这个罪名,让颜异被处死!
但在另外一方面,汉室对于百姓和农民的言论自由予以充分保障。
民间各种八卦和传说满天飞,长安城里对未央宫的事情,天天议论,也没有人去管。
汉室的御史大夫衙门,甚至就肩负着,每年定期派出采诗团,收集民间一切好的不好的民谣和谚语,以供当政者参考的传统。
但,这并不是儒家夸夸其谈和不切实际的理由!
因为,并不是说,除了攻仵和非议国政之外,就没有第二条讨论世事弊端的道路。
百姓的问题,民生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都是可以讨论的。
但他们为什么不讨论?
天天就爱吹什么尧舜禹,什么三代之治,什么仁义道德,中庸仁恕。
难道,三代之治,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只靠嘴巴就可以实现?
三代的先王,是靠嘴巴来实现他们的道?
仁义道德与中庸仁恕,更不是靠说就可以做到的。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哪一样,不是要靠行动来做出来?
但有几个儒生能做到?
一百个人里有一个人没有?
即使有,这个比例也未免太低了!
“朕自承先帝遗命,受命以保宗庙,六年以来,夙兴夜寐,嘉与天下士大夫,臻于三代之道!”刘彻缓缓的说道:“然朕不敏,不明,不能远德,是以方外之国或不安宁,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畿之内勤劳不处,二者之咎,罪在朕躬!因朕德薄而不能远达也!”
说到此处,刘彻忽然提高了声调,道:“朕既不德,不明,未免使先帝蒙羞,故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损宫室以利民生,减御服以为天下先,朕亲耕籍田,以劝耕天下;亲率百官,明修政务,以慰生民!”
“朕闻之,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又闻仲尼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者次!”
“其与诸子共勉之!”
刘彻说完,扫了一眼儒家的众人。
身为帝王,他虽然不会亲自下场,去强行矫正和纠正某些人的三观。
但他手里,握着考举以及升迁这两大大杀器。
更有天子威权为底牌。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假如某些人还听不懂。
那就休怪刘彻不客气了!
而群臣与诸子百家的巨头,则全部俯首拜道:“谨遵陛下教诲,臣敢不遵从圣训?”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在中国,皇帝既是党政军一手抓的最高统治者,更是宗教和学术界的最高仲裁者。
特别是在汉室,天子的地位,更是远高于后世一切朝代。
尤其刘彻还是自证天命的在世神!
谁敢不听,就肯定是前途黯淡无光!
刘彻做回自己的御座,微微拖着下巴,嘴角溢出一丝笑容。
其实,他这个办法,还是学的天朝故智。
想当年,太宗就是用这个办法,扭转了乾坤,发明了s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这样的理论。
更创造了‘先富带动后富’的借口,打开了思想解放的世界的大门。
如今刘彻也就拿来用了。
三代之治要不要实现?
当然要!
朕日思夜想,也想上参尧舜,下配三王!
但是……
现在条件还不够,还不成熟,而且,朕德行也不够。
所以,大家还是跟着朕,先修己身,先治世吧。
咱们一起努力,推动世界发展。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儒家若是还听不明白。
那就只能说唯脑残无药可医!
………………………………
求关注维新公主号:要离刺荆轲,有番外和各种妹子看哦
( 我要做皇帝 p:///2/2993/ )
猜你喜欢
- 夏歆
- *在此特謝黯殤幽蝶的封面,短短幾天就送上作品,超感謝?晨曦撥雲映金澄,流池寂靜水朦朧,心已靜,國主世事已成空.墮落下的身影一步步逼向死亡懷抱,丈夫的無能,婆婆的排斥,將她一次次逼向絕望不願再回頭,若能重頭她定不再與他相識.他失去了親情不得朝臣信任,他的無奈只有她懂,她不離其身不棄於前,可卻忽地逼他上
- 景以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玹天幻夜
- 异世人鱼 二货忠犬皇帝攻vs傲娇女王人鱼受 温馨宠溺 生子 HE
- 不朽皇帝
- 嬴政一个二十一世纪屌丝青年,因为命运的安排,成为了真正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四方弹丸之地?臣服还要哥给你封赏?见鬼去吧 老子要带领大秦铁骑扫清宇宙八方,什么星际帝国统统都要臣服我大秦天朝,什么天庭神国,都要给我泱泱大秦,跪下唱征服 纵横天下无人敌 神州浩土皆臣民 千古一帝秦始皇 古今传奇世人迷。
- 要离刺荆轲
- 西汉中期,民生聊困,国势日衰 无数士大夫名士,纷纷高呼:张生不出,奈天下何 于是,谚曰:张与刘,共天下。
- 宝贝啊小宝贝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温陌然
- 禁忌?兄妹文 1V1一直觉得禁断恋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两个人的感情可以不顾一切,飞蛾扑火他们之间有着最深的血缘羁绊,最浓烈炽热的情感,是任何第三个人无论如何也插不进去的“无论我去到哪里,我希望陪在我身边的,始终都只有他而已”过程会有虐,但结局绝对是he,作者承受能力低,觉得禁忌恋已经承受很多压力了,结
- 兵魂
- 大秦末年,宦官当道,主弱臣强。金牌保镖季玄陵,重生附身在少年天子身上。杀替身,诛奸臣,夺王权。重振朝纲,开疆辟土,四海臣服!爱江山,更爱美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朕要让大秦锐士,踏六合,平八荒。日月所照,皆为大秦疆域
- 虎牢
- 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