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芳年》第二十七章 雨歇

    qu

    周秦知道她心不在焉,也不以为意,“想与你借把伞,待会还让人送回来。”

    杨妙芳恨不得此刻周围一个人也无,听说她要借伞,便让人将几把一起送了出去,又道:“这值当什么,我们也不着急回去,等雨停了才走,你都拿了去罢。”

    周秦见雨已渐小,取了伞便辞谢而去。

    紧赶慢赶,将将在赵老夫人起来前回了院子,她们几人从后门偷偷进了,忙去换了衣服,又喝了姜茶,好不容易身上才暖了起来。

    等赵老夫人起来了,她过去请安,将自己出门探路,却遇着大雨的事情轻描淡写地说了。

    “幸好没淋着雨。”周秦笑着道,“怕您起来了要找我,便同杨姑娘借了伞,刚刚已经遣人去还了。”

    “哪个杨姑娘?”赵老夫人不免问了。

    周秦将亭子里的事情说了。

    赵老夫人了然一笑,“怕是两家在相看吧,不过要杨夙同意,男方势力应当不小才对。”又问道,“这世子是哪家的?”

    杨夙的妻子娘家姓孙,在外人的眼中孙氏对自己女儿十分宠爱,这两年已经婉拒了许多人家的求亲,好在事情做得圆滑,外头对她的评价还算正面,都说她是疼女儿,想把女儿在家里多留几年。

    周秦并不知道今天遇到的世子是哪家的,但是算算时间,杨妙芳也快要订亲了,记得过几个月便是田太后的寿诞,寿诞过后没多久,杨妙芳就订了亲。当时自己因为魏国公主的事情,极少出去交际,加上与她也不熟,便让何苏玉帮着随了点礼物。

    上一辈子,杨妙芳最终嫁给了定国公世子,婚后得了一女。

    “我看那人像是二十岁的模样,京城内这个年纪还没定亲的世子,好像只有定国公与承恩公家了吧。”周秦想了想,觉得这人八成是定国公世子。

    “我倒觉得应当不是定国公家的,我观杨夙近些年风格十分激进,他女儿的亲事,说不得便有大用途,不会拿去与定国公家结亲。”赵老夫人分析道。

    杨妙芳定亲的时候,周秦不过是一个闺阁少女,虽有祖母从小言传身教,到底觉得朝堂对自己不过是隔街的大火,明日的暴雨,并不太相干,加上她并未出阁,周围的人也不会多与她说别人家结亲背后的事情,自然也不会对这桩亲事有太多想法。

    后来等她掌了事,也曾经好奇过为什么杨妙芳会嫁给在京城内并不太有存在感的定国公。

    定国公祖上也曾是太祖起事的左膀右臂,后来恋栈不去,被太祖借了好几个由头重罚才不得已交出了手头兵权。太祖曾许诺老定国公爵位四世罔替,到了此时,已经是第四世,等到定国公世子成了亲,他的后代只能降一等袭爵,享田也会依例回收。

    定国公世子在京城内并不出名,他既不善武,也不爱文,倒是他的父亲,如今的定国公陈慎以文才著称。陈慎娶了武威王的亲妹妹为妻之后在京城之内名声更显,不为旁的,只因为他畏妻。

    他的书房名为“三畏堂”,本意是“畏天威、畏地怒、畏人心”,此三畏尽显他承皇恩、正法例、顺民心的为官之道。然则后来却有好事者戏称“可改作四畏”,因为“国公爷兼畏夫人”。

    原本太宗皇帝就觉得他不够果决,又见他常去与文人士子混迹,多议论朝政,又兼他畏妻如虎,便不太喜欢用。后来田太后摄政,畏妻这一点就成了加分项,可惜他才干有限,只喜欢诗词文章,做起事情来常常有头无尾,后来便慢慢甚少得用了。

    定国公府有百年积淀,于钱财一道虽不擅长开拓,却守成有余,更兼陈慎畏惧夫人,想必一脉相承,儿子也会对妻子多有体贴,京城中的不少图安稳的官宦权贵人家都觉得女儿嫁过去,至少不会受欺负,是以在圈子里定国公府倒是个不错的嫁女儿去处。

    然而对杨夙这样正处于上升期的官员来说,将嫡长女嫁给定国公,绝对是个亏本买卖。

    杨夙似乎是从这两年开始逐渐地站在皇帝这一派的,他将女儿嫁给定国公世子,基本上等于废掉了这个女儿的政治用途。

    杨夙在朝堂之上十分善于投机,他闻风选队,却能表露出自己并非一个朝三暮四的墙头草,而是有政治抱负,为民选主。如果按照他一惯的做法,儿子女儿的亲事也许未必都与权贵结合,但一定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他的长子后来娶了枢密使郑竣的嫡长女为妻,庶女嫁的是南直隶官宦世家,金陵城中有名的褚家嫡次子,几个儿女的婚姻,都给了他更大的政治依仗。然而这个最精心教养的大女儿,居然嫁去了注定要走下坡路的定国公府。

    若是定国公世子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定国公的爵位绝对足够显赫,然而他文武皆弱,今后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发展,如此贸贸然将女儿嫁过去,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一桩好亲事,但是对于杨妙芳,真是误了前途。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