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分卷阅读85

    不在焉,很多时候,就呆在书房,长时间的盯视着那两幅画,或者说那两幅画上的诗句。

    小太监已经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王福全也不大敢作声,皇帝心情不好,做贴身太监的,就该知情识趣,千万莫要喋喋不休。只是

    “皇上,吃一点吧。”

    依旧没有反应。

    王福全知道这顿膳又要落下了,只好默候一旁。

    好久,皇帝忽然叹息,“朕悔不听你言。”

    王福全呆住。

    “皇上既然喜欢芸小娘子的诗,何不召入宫中伺奉皇上?”

    “到底太年少了。”

    “朕悔不听你言。”

    我后悔没有听你说话,后悔非要走那个什么虚伪的过场,好了,现在情况变成这样,我既得不到她,也保护不了她,我太后悔了。

    王福全大气都不敢喘,头低得更低了。

    人生有好多无奈,皇帝也一样。

    2

    春节,到底是一年中的大日子,无论怎样,总要过得喜庆热闹,那样明天才会过得更好更顺,更何况,今年景况确实比往年好,秋知县是个好官,虽然来了才半年多,可他实行、推行的措施已经却得了初步良好成效,往年暴风雪一来,总会崩塌几间房屋、死几个人,可今年因为秋知县早早提醒、预防,愣是没塌一间屋子,冻死一个人。秋知县更允许各家各户农闲、空闲时以工时代替赋役,只要你得空,什么时候来都可以:帮修葺县衙、城中孤寡贫寒人家的房屋,铺桥修路、疏整水渠,开山挖石,修整城门,甚至连女人家帮学衙里的孩子、善堂、城中的孤寡老人洗衣做饭也算,这可是大大减轻了大家的压力,就没有人不称善的。而且,秋县令除了正常的赋税,没向百姓伸过一次手,就连那赋税,也比往年轻很多,这一切,只是因为秋县令没如以往那些知县一般税加税、税叠税,然后多余部位落入自己口袋,交完税,大家口袋里还有足够过冬的余粮,大家才知道,原来真正的朝廷收的税并不多,朝廷对他们这(种)地方,有特别的优惠政策,往常,都被蒙蔽了。

    “秋知县是个好官。”大家都这样说。 就连那些嘴臭的,也只能撇撇嘴,说不出反驳的话。

    秋知县还请了认字的说书先生,于每晴天县衙前给大家讲各种书本上关于“礼义廉耻”的故事,那先生每天还会教授三到五个大字,任谁都可以去听、去学,好多人大字不识一个,有这等机会,那得不新鲜的?甭管数九隆冬,皆围满了人,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在平安县是一件时兴、值得炫耀的事。秋知县政务闲暇时,也会偶尔即兴来参一脚,与民同乐,若是那家人家生了孩子,能请得秋知县赋名,那简直是一件值得放鞭炮庆贺的喜事。

    “秋知县是个好官,就是遭遇惨了点。”大家又说。

    说到秋家的女儿,大家都摇头,可惜啊,多好的一个女娃,长得多漂亮就这样毁了。

    “听说啊,还遭订了婚的人家退亲了,据说秋夫人都气坏了。哎”

    “可不是,那些山贼就该千刀万剐,秋知县还允许他们用工时减轻坐牢的时间,真是修了八辈子福他们”

    “哎,好人有好报,我家儿子在衙里当差,见过这小姐儿,听说是个大气的,指不定以后有比那人家更好的出路呢!”

    “希望吧!”

    大家私底下都那样议论着,也寄托上他们无能为力的好意。

    而议论中的主角,此刻正呆在房间里,正在提笔写字。

    一个俊逸的“静”字。

    脚边一盘火炭静静的燃烧着,她写完,正巧有一节火炭燃着骨节,发出轻微的爆裂声——

    “啪!”

    “小姐的字是越来越好了!”蕊儿在旁边轻柔的笑着说。

    芸娘笑了笑,放下笔,“字好又何用?到底做不到。”把那刚写好的字揉成一团,扔到了火炭盆里,瞬间引起一小串火苗

    蕊儿目瞪口呆,又觉得那话意义深远去了,嗫嚅,“小姐”

    小姐自从从北平府回来,就这般了。

    这般是如何,叫蕊儿说,又说不出个之所以,可就是直觉不一样了,就连笑容,就算小姐笑着,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了。

    到底小姐在北平府遇到了什么事,是不是在王府里收到奚落了?不然怎么两天就回来了?

    她当时因为感染了风寒,并没有同去,同去的是几个仆妇,可仆妇们一到王府,就被安排到府里下人的住处,并不晓得小姐的事,只知道回程中,祈云郡主遣了两个亲兵追上来,送了两个人头给小姐——

    这可把所有人吓坏了,私下都议论发生什么事,怎么郡主就遣人送了两个人头来,多不吉利啊!

    听说亲兵中一个问小姐:芸小娘子,可有话转告郡主?

    听说小姐只冷冷淡淡的说了一句:努力加餐饭吧。便让那两亲兵走了。

    蕊儿听闻后脸色就奇异了,因为,因为最近小姐看的诗,里面就有这么一句话啊: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不过,那是说弃妇自我慰勉的说话,与小姐慰勉郡主说不到一处,只是巧合吧。她知道小姐的脾性,她不想说的话,问了也没用,所以她就不多嘴问了——没看见老爷、夫人都折翼了?

    回来后小姐也没什么失常的表现,就是“看着”心情不大好的样子,倒是召见了好多回翔祥记的掌柜,每每见完,却总是冷冷发笑,教人心寒——

    可是若是说小姐在镇南王府受了委屈,缘何又对那支据说是卫王妃所送的精美簪子郑而重之收藏?她家小姐可不像那等贪慕精物之人,而且,当时小姐还说了句“人情债物,用处颇多”?什么意思?蕊儿的小心思实在想不透这许多,只觉得小姐的心思,实在太费解了。

    这时候,一个仆妇在门外叫道:小姐小姐夫人说院子里那株梅花开了花,让你也去瞧瞧呢!

    房内的芸娘笑了笑,这是她娘亲变着法子想让她开心了,又何苦折了她苦心?即便不愿动——“我就来。”

    蕊儿给她披上了氅子。

    走出门外,一阵冷寒之气扑面而来,一片雪花飘落她衣襟。芸娘捻起,却又于指间消融

    “不是梅花契份深,与谁共话岁寒心。”——不是你我特别有缘分,可是,如果你不在,我跟谁诉说内心的寂寥?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