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分卷阅读97

    少年忽然在一株桃花树下站定。微风掠过,花瓣飘零,少年伸出手,带着零碎伤口和薄茧的修长掌中,落下了两片浅粉的花瓣——

    “我常听我那些书呆子兄长吟哦什么‘人面桃花相映红’,我看芸娘这脸蛋红扑扑的,比桃花还要红上两分。”

    “秋家小娘子长得好看,戴花自然也好看。”

    “没你这样笑话人的你给我戴花,我也要给你戴。”

    “戴就戴嘛,咱也来一回‘人面比桃花红’。”

    一幕情景出现在脑海,少年心头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情绪,说不清那是心痛还是惆怅,只觉得忽然间兴致寥落,一切全无意思。

    正经过的李卫恰好看到了这一幕,他脑海中不由得也回想起报恩寺,郡主,不,公主与秋家小娘子嬉戏互相插花的一幕——

    他低下了头,唯恐泄露出脸上的情绪。

    “将军?”身后四位贴身侍卫并不知道报恩寺的事,见祈云忽然呆立不语,轻声唤了声,祈云回头,“我欲回封地。”

    四位近侍呆了呆。

    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为了防止前朝余孽的反扑,这京城的治安、禁宫的守卫,一向由她们统辖的“燕云十八骑”负责,虽然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治理,京城治安已趋稳定,但是,若是祈云离开了,何人负责?这一年多里,皇帝虽然大肆封赏追随的将领、官员,但真正能让皇帝放心交由掌控这至关重要的京城禁卫军的人也只有自家将军吧?

    这些话自然不能说出来,但众人心里都明白。但将军语气分明是决断的啊!追随多年,她们都明白祈云的言出必行的性格——

    看来,她们将军和皇帝皇后,甚至是太子之间,又有一阵硬仗要打了。

    2

    四月。

    卫国公府南边一扇侧门打开了,一辆马车从中驶出匆匆向皇宫去。

    卫皇后看着精美的簪子,脸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然后问:“送簪子的人可有带话?”

    卫国公夫人焦急的神色在看见女儿淡淡的的神色,仿佛并无大事,也不由得放松了些,“有。说了句‘但无所求,惟愿平安’。”

    卫皇后向来神色淡然的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送簪子来的是什么人?”

    “是一家叫‘翔祥记’的掌柜夫人送来的。”

    “我知道了。”

    安慰了母亲一番,表示并无大事,不用担心后,卫皇后去见了皇帝,把秋家的请求告诉了皇帝,皇帝嗤笑了声,“倒是寻得住气,现在才来讨人情债。”

    “芸姐儿是个聪明人,知道你不会因为‘太_祖神牌’之事惩治他们,这份人情债,自然要藏起来留待有用之时。”

    皇帝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她若不聪明,如何能全身而退?”

    “那陛下打算如何?”

    林震威忽然叹了一口气,“云儿闹着要回封地,以她那性子,恐怕拦也拦不住,既然她要回去,那就让她回去吧。倒是可以顺便替朕宣读圣旨。”

    “陛下陛下是不是太放纵云儿了?”卫王妃愣住,真心不愿意让自己女儿回北平府、离开自己身边。

    “皇后自芸小娘子从北平府离去后,你可见云儿真正笑过?”

    “我”皇后一时无语。

    “我既然封她为亲王,她若宠爱一小娘子,便是放纵些又何妨。”

    “却是陛下慈父心肠了”卫皇后叹息一声,“可陛下不觉得,云儿对芸姐儿未免太过”

    卫王妃一时想不出恰到的形容词,说“痴心”吧未免过于怪异。

    可是林震威却明白了。笑口接道:“‘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陛下!”卫皇后嗔怪的看着他,这种明明只能用于男子求而不得喜欢女子思念不已的词句,怎可不伦不类的形容自己女儿?

    “皇后别怪朕乱说,朕看云儿啊,对人就是这么一点心思——好了,好了,我不说我不说”

    看见卫皇后一副有别于平时的恼怒娇嗔神色,林震威心里欢喜,借着安慰搭上了卫皇后的肩膀——

    作者有话要说:  hi

    ☆、第五十八章

    近乡情怯。

    平安县不是她的故乡,不过邻近而已。便是这个“邻近”快马奔驰也要三两天,可是她却体会了这种滋味。越近平安县,心慌乱得越不能自已——便是打仗时面对敌人千军万马,也没这般心情过。

    她想这到底是怎么了,不是应该满心喜悦、急不可耐吗?却拒绝去深思,从而也让某个问题无法跃然而出,只是阴影一般若有似无地盘桓心中,那便是:若芸娘不肯见我呢?她不想见我呢?

    四年前的情景历历在目,鲜明似昨日。

    也许当时不见有避嫌的原因,可难道不也有愤怨吗?

    凭什么她以为四年后,她就愿意见她?

    若她不愿见,难不成她还威迫她?以她的权势?就像当年她父母所为?

    平安县高大逶迤的城墙已遥遥在望,今已非昔日破败、似不堪一击的旧城墙可比。

    秋云山是个有能力的官员,把平安县整治得很好——这是她父皇对秋知县的评价,也是他决定调秋云山到北地的原因:

    北地崇成文帝,对抗镇北军异常激烈,所以被屠杀也是最惨烈的,几至十户九空。地多人少,生产力跟不上,生产跟不上,那国家就没有赋收、少赋收。所以她父王决定调秋云山到北地:平安县那样的荒瘠之地都能弄得这么繁华,北地只是人少了点,资源还是不错的——舍你其谁。于是大笔一挥,升了秋云山为都镇抚,品级正五品,有直接上书皇帝的权力——也就是说,这是皇帝直隶的官员,谁想挑刺那还得看皇帝许不许、愿不愿。也算是从了芸娘“惟愿平安”的心愿——尽管芸娘的“平安”可能只是“我们只要呆在平安县即可,并不愿意回京师(搀和那些浑水)”的意思——大树底下好乘凉,在皇帝的庇护下,没有人,哪怕信安公也不敢打她们主意——

    皇帝没跟她说,她却是知道了周承安到过平安县的,还知道他和芸娘见过面,至于谈话内容则不得而知,可从芸娘见过他后马上送了簪子到京城她母后手中讨要“平安”也可知周承安威胁了她,她才会这般,所以,在得到离京允许后,她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赶来,就怕周承安对她做出什么不利之举——

    城门入口近在跟前,她心跳越发厉害,仿佛要跃出胸腔似的。

    “将军,到了呢!”周艳容在她身旁轻声道,语调似乎颇为感概。她抬头仰望着青砖砌就的城墙,她也不由得跟着凝神,仿佛看见她素衣荆叉站在城墙上,风吹起她的裙裾,飘然欲仙——

    可她脸上都是鲜血。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