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作攻略》仵作攻略分节阅读133

    “在……我们院子。”罗氏看了眼于天华,“大哥心内苦闷,便拉着我夫饮酒,最后大哥喝的有点多,却没太醉,不让我们相送,一个人回去了。”

    罗氏说话时很小心用词,大概是担心杜氏或丈夫不喜,可一个人的情绪在说话时很难遮掩,卢栎清楚地看出,开始时她有些不高兴,后来明显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到了最后,反倒有些委屈。

    事都完了,她委屈什么?

    卢栎仔细观察,发现罗氏眼睛有些红肿,像是哭过,又用脂粉盖上了。听她的话意,她与珍月并不交好,刚刚在房间里看到珍月死了,也是惊吓大于哀伤。于家人里只有于天易哭了,这罗氏根本没一点泪模样,再者就算她哭了,也应该顶着红肿眼睛让别人看她多懂事,对死者多么思念,去补妆做什么?而且这紧急时刻哪里有衬妆时间?

    这一怀疑起,卢栎便多看了罗氏两眼,很快发现她的手腕也有些红肿。

    他立刻就问,“你的手怎么回事?”

    罗氏眼神有些慌乱,下意识看了她的丈夫于天华一眼,“不、不小心撞到了……”

    “是么——”卢栎话音拉长,眼神很有压迫力。

    于天华便站了出来,冷着脸道,“是我推了她一把,她才不小心撞到了。”

    “哦?”卢栎挑眉,“你为何推她?”

    于天华看向罗氏的目光有些责备,“罗氏出自小门小户,不懂规矩,牙尖嘴利时时逞强。大嫂贤淑贞善,进门有孕,生育于家嫡长孙,样样都做的很好,根本不该受苛责。须知妇人嫁与别人,未生育儿女本就是错,我娘挑理,也只是一时心情不好,罗氏应该好生认个错,忍一忍便过去了,可她却心火丛生,出言挑拨,将我娘怒火转嫁,最后闹的全家人饭吃不好,上下气氛恶劣,她若懂事点,何至于此!我说她两句,她还拒不认错,我不过轻轻推了她一把,她便自己跌向桌子,如此心机着实可恶!”

    卢栎看着二人对视表情,目有微光,似乎意有所指的说,“心机太深的确不好。”

    “便是如此!”于天华好像说出了气,嫌弃地看着罗氏,“进门三年未有身孕,我都忍了,还给你面子未有纳妾,你却不知自省,从始至终尖酸刻薄,真真一点也不给我长脸!”

    罗氏之前还算乖顺,不知道于天华的话哪里惹急了她,她突然跳出来骂,“于天华你混蛋!老娘为什么没身孕你不知道吗!揣着明白当糊涂有意思吗!老娘一个人如何——”

    “好了!”杜氏突然拍桌子,阴戾视线刮过来,“这里可是你们吵架的地方!”她语音森寒,似乎透着一股明显的威胁之意。

    罗氏身子抖了抖,咬着嘴唇退后两步站着,不再与于天华争吵。

    于天华也皱着眉退后,不再说话。

    房间内又陷入长长的沉默。

    卢栎听出前言里的暗潮涌动,看着这一家子,脑补着中午时的宅斗大戏。罗氏为了讨好杜氏,说的太清淡,可只要前后一分析,就知道中午这事闹的很大。

    珍月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着实可怜。

    “午饭都在说生孩子的事……难道没人注意到珍月已经怀有身孕了?”

    于天易神情寞落,“月儿……没说,连我都没告诉。”

    杜氏最先激动跳脚,“就是这个狐媚子最有心机!明明怀了身子却不说,是想让我扮恶人衬的她多可怜,还是想受些苦之后生孩子时让我给她低头认错!”

    罗氏神情也不怎么好,可因为之前丈夫压制,她现在不敢说话。

    钟氏安抚着杜氏,“老太太消消气,太太许是有别的想法也说不定……”

    “什么想法,她能有什么想法,我儿对她这么好,她连我儿都不说是想要怎样!莫非这孩子不是我儿的,她心虚不成!”

    这一句话喊出来,可谓是激起千层浪,杜氏像找到什么缺口似的,比任何时候都激动,眼神闪烁,“一定是这样!一定是这贱胚偷人,怀胎四五月瞒不住了,畏罪自杀!”

    沈万沙忍不住跳了出来,“你放——肆!珍月怎么可能做那样的事!”

    于天易立刻‘扑通’一声朝杜氏跪下,‘梆梆梆’一个劲磕头,“娘啊——娘!您是儿子亲娘,月儿已经走了,她再怎么不招您喜欢,也走了不会再回来了,求您发发慈悲,别再这么说她了,儿子……儿子受不了……月儿她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怎会……怎会偷……做出那种不洁之事!”

    他神情极为激动,磕头力气极大,一会儿便头破血流,额上青肿一片。

    杜氏愣住了,帕子掩面哭了出来,“我这是做了什么孽……被一个贱胚子害的母子不和,家宅不宁……”

    “娘啊,求您放过月儿吧!”于天易仍然一个劲磕头。

    于天华见状也跪了下来,“娘,大嫂已去,人死灯灭,若名声不好带累的还是咱们家,这样的话以后可万万不能说了……”

    杜氏无法,只得长叹一声,让两个儿子起来。

    “你们……说的对,就这样吧。”她的声音无限苍老,这个瞬间好像鬓边白发都多了几根。

    说完中午的事,于家人仿佛磨尽了力气,全部都神情萎靡,气力不在的样子。

    卢栎便问一旁的冬雪如夏两个丫鬟,“太太有孕,你们竟都不知道?”

    两人对视一眼,神情复杂的点了点头,冬雪道,“太太小日子不准,有时两个月才来一次,婢子记得上个月太太来过红,只是有些少,便没在意……”

    如夏也连连点头附和,“太太平日身子还好,只因女儿病吃着药,近几月并没请大夫。”

    也就是说,于家所有人,包括珍月的贴身丫鬟都不知道珍月有了身孕。

    这对于一个生活在大宅门里,随时随地身边有人服侍的人来说并不容易。珍月是怎么瞒过这么多人的?抑或是……她在于家有帮手?

    时间已晚,证据不足,嫌疑人不明确,没有具体方向的问供要持续一段时间,不能一下子就能得出结果。见于家人皆面有疲惫,再问下去可能也不会带来正面的信息线索,卢栎便过去与余智小声商量了一会儿,之后转身道此案疑点重重,一时难有结果,大家先各自散了,明日官府会派捕快过府侦察取证,请于家人配合。

    又因珍月之死征象明显,死因明确,尸检格目清晰,卢栎认为暂时没有解剖的必要,便与余智收集了死者身边证据,让于家人将珍月尸体移出收敛,以备后面治丧。

    余智觉得很可惜,他很想亲眼看一看卢栎的剖尸绝技的。

    命令一条一条往下传,房间里很快清空,卢栎却叫住冬雪没让她离开。他要验看现场,而冬雪是最后一个见过案发现场没有血迹时样子的人。

    外面梆子敲了两声,已是二更天,房间内燃着烛火,跳跃的火焰在窗上映出拉长的人影,将刚刚死过人,还飘着血腥味的房间渲染的更加恐怖。

    因之前房间里人太多,卢栎观察总被打断,所以离开之前,他想再仔细看一看这房间。

    一边看,他一边问冬雪,“床上被褥是否是你见过的?桌上茶点可有变化,比如茶水可有变多变少?房间内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被挪动过位置的?这窗子,窗子……之前就是闩好的么?”

    做为丫鬟,冬雪记忆力很好,一一回答了卢栎的问题,连窗子都知道,是关严,并在里面闩上的。

    “太太当时心情不好,不想被人打扰,亲自关了门窗,婢子亲耳听到落闩的声音。”

    卧房有两道窗,一道小门通着正厅,正厅对着可以进出的门,正厅西侧有相连的三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两道窗子,进出唯一的地方就是正厅的门,卢栎带着冬雪往侧里走,发现所有的窗子都从里面闩着。

    于天易过来时,珍月活的好好的好,两人进了房间后,门再次落闩,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所有门窗都是闩好的,直到冬雪如夏撞门进来。

    于是这是个密室啊!如果凶手不是于天易,凶手是怎么进出杀人的?

    第122章 星夜

    卢栎明亮眼底泛起了兴奋。

    受家庭环境影响,他对探案极有兴趣,几岁时就跟着父兄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到现在,这些兴趣非但没少,反而越来越浓。忽然莫名其妙来到古代,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社会规则,不熟悉的人文世俗,所有一切都让他恐惧害怕,唯有探案,让他得以慰藉。

    一样米养百样人,不管何时,何地,总有奸人,总有千奇百怪的恶事,把恶人揪出来,很爽,一层一层寻找线索理清事实的过程,更爽,这是将大脑运转到极致的巨大满足。

    现在,卢栎站在凶案现场,面对一个密室,怎么可能不激动!

    死者身死时状态,于家上下充满隐意的反应,再加上这个密室,他下意识认为此案非常不一般,定然有不一样的秘密!

    他再一次仔细观察,这次观察重点放在了门窗之上。

    此处为嫡长宗妇私人院落,不会有人胆敢随意闯进,他问冬雪,若珍月招待外人当如何。冬雪回话说太太是外嫁,在京兆府没什么朋友,基本上没有需要招待别人的时候,偶尔做为于家嫡长宗妇出面招待时会在于家专门待客的碧落院,遂这个院子从未有外人来过。

    卢栎点点头,集中精神在房间里转。

    卧房在整排房间的最东侧,由门进来先是正厅,因不会有外人来,所以正厅和卧房之间的门是没有锁也没有闩的。门前隔了一道屏风,将视线与床断开,两面窗子,一面正对着床,一面在床侧小屏风后。一般女眷房间床侧小屏风后会置马桶,安上一扇窗子也好散味。

    小屏风后这面窗子不大,而且有些高,冬雪道,“太太爱洁,有时就连起夜都愿意多走几步去西厢官房,这个马桶用的极少,放在这里只为不时之需,所以房间里很少有味道,这扇窗子也常年关着,经易不开。”

    卢栎点点头,又走到了正对着床的那扇窗子前。

    这扇窗子就有些大了,足有四尺宽,五尺高。窗子开成两扇,中间有并排突出的手柄,手柄做的很精巧,弧形圆润上有雕刻纹路,如同弯起身子欲跳龙门的鲤鱼。鲤鱼尾巴弯起刚好扣住窗子,头部高高上抬,这抬起的部分,架着一柄细巧乌楠窗闩,正好将窗子别上。窗闩与左边手柄尾部相连,也就是说,将窗闩往上,往左拨开,窗闩会乖乖挂在左边手柄上,此时双手握住手柄,或者就放在两扇窗槅上,轻轻往外一推,窗子就打开了。

    窗子是如意百宝瓶纹的窗槅,糊的不是窗纸,而是浅碧的轻纱,很有种朦胧美感。

    卢栎仔细看完现场后试了一下,许是为了确保安全,窗闩并不算特别灵活光滑,须得人们施力,它才能拨开或者落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站在窗子外面,小心调整好窗闩位置,将窗子推回来,窗闩也不会乖乖落下扣住。

    糊在窗上的浅碧轻纱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常结实,以人手撕不断,像卢栎这样的,须得使用工具才能弄开;二是糊订手艺非常精致,一点缝也没露,根本不可能掀开。所以如果一个人在外面,想找缝隙揭开窗纱,手伸进来调整窗闩,也是做不到的。

    可这窗子并不高,卢栎站在窗前,窗子底部还没到他腰的位置,一个人若由此进出非常方便,小孩子也能做到。

    卢栎看完窗子,又退回几步观察离窗子近的所有东西,书阁,香几,甚至正对面的床,他都仔仔细细地查看过,没发现任何疑点。

    而窗子从外面闩上很难,正厅对着的门就更不容易了。相比起窗子,门更高,更大,更无处借力,卢栎想不出有人可以在外面上门闩的可能性。

    之后他又把西厢的房间再次检查了一遍,冬雪言道,为了安全,这几间房的窗子除特殊情况从来不开。因不常使用,窗闩很紧,卢栎仔细看过,没有近期打开过的痕迹。

    最后在现场转一圈,将所有状态牢记于心,卢栎走出房间,又在院中转了一圈。

    ……

    这样的凶案现场很有意思,它证明了两件事。

    如果凶手是于天易,那么他很蠢。

    如果凶手不是于天易,这个人必然对于天易恨极,非常想把他给钉死。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