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士》分卷阅读82

    楚芊芊还没听完就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一千多?那也很了不起!你一年开个几场不就是富可敌国了吗?为什么你还一直说缺钱花诳我去给你劫官镖?"

    刘芷凉对楚芊芊简直是又好气又好笑,很好奇这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姑娘在想什么?她眼睛里的世界又是怎么样的?

    于是她冷哼了一声道:"你当这是小孩子过家家说开就能开的吗?那些富商兜里的钱这么好赚吗?这种宴会能一年开一次就不错了!"

    见刘芷凉语气不对楚芊芊缩缩脖子不敢再说话,只得在心理悄悄嘀咕一一开一次赚的钱也够奢华的过几年了,那以后应该不会再逼我去做强盗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五十九)

    大胤。

    自从上次回到大胤,羽翎便将惊蛰的实际领导权交给了苏怡。

    这一年来,天下大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狠角色都在相继露面,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教训下羽翎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不再适合这个位置了。

    之后她的母后因为她的婚事急得一病不起,她不得不留在膝前侍奉照顾,这段时间苏怡则一直忙于奔走在各个小国之间,算算时间已经快要两个月了。虽然每天都有鸿雁传书但是还是不能一解相思。

    而苏怡这边呢?

    自从离开大胤之后她就从弱柳开始,以柳国为第一个点,开始游说各个小国公侯,鼓动他们联合起来抵御暴秦,情况进行得很顺利,尤其是现在那个李询真正是帮了她大忙。

    此时苏怡刚刚收到一封情报,情报上得内容让她不禁小小的兴奋一下,没想到那个李询这么给力。

    她看着情报,不禁回忆起几天前的一幕。

    上次苏怡在路上偶然遇见了急急回秦的国李询,苏怡抓住机会以重金相诱让李询见了她一面。

    李询看着苏怡献给她的黄金是满眼冒光,可是身有要事实在不得以不把眼前这个皮肤黝黑又有几分面生的女子打发走。

    "上卿大人真的想不起了吗?"

    苏怡作可一辑,双目炯炯有神的直盯着李询。

    李询又仔细的把苏怡打量一番,恍然大悟,"你不是跟在天羽公主身边的丫头吗?怎么……"他看看黄金,想了想,还是忍着把它们推出去。

    "若是公主有事相托,在下不才,请恕不能为公主分忧。"

    苏怡不动声色的把黄金朝李询推了推。

    "这事自然与公主无关,这是苏怡的私事,还望上卿大人成全。"

    李询挑挑眉,贼溜溜的眼睛又望了一眼黄金,"你且说说看。"

    "良禽木而栖,如今大秦蒸蒸日上,而大胤早已病入膏肓,苏怡自然想为自己某一条出路,还望上卿大人指点一二。"

    李询迟疑一下,显然没想到苏怡提出的居然是这个要求,且不说自古没有女子做官这事,就算是开了先例,这种卖主求荣的小人也不能留下。

    "这……秦国各项实缺都满,虚位怕是有显怠慢,且不说这个,天下哪有女子从事公职这先例?苏姑娘这请求真是太为难在下了。"

    苏怡再做一辑,道:"大人误会了,苏怡自然不敢有这野心,只是想跟在李大人身边,看看有没有能用得着的地方。"

    "哦?"李询来了兴趣,"可是我上卿虽小但也不是养闲人的地方,这些黄金你不如拿回去,也够你下半辈子荣华富贵了。"

    虽然苏怡看着一副老实相,但从她卖主求荣的举动上就看出她绝非闪善类,自己虽然贪财但还不至于太糊涂,她今天能卖旧主,明天也能卖他,其实收下她黄金随便安顿下她敷衍敷衍也就得了,可是他总有一种来着不善的感觉。

    这个苏怡还是早点打发走好。

    李询起身欲行,苏怡却不依不舍再度将他拦下。

    "大人,苏怡虽是不才,但还不至于是闲人。"

    李询见她面容恳切,兼之自己确实有几分舍不得那金子,于是冷冷道:"你口说无凭。"

    "大人要我怎么证明?"

    李询想了想,鼻子一抬神气活现,"在下好歹是秦王身边数一数二的谋臣,我上卿府的人自然不能差到哪去,你且分析分析天下大势,我看看你是否可造。"

    "慢着……"想了一下他又道:"天下大势太大对你来说太难,那就分析分析大秦的情况吧。"

    苏怡微微一笑,道:"大秦国情也稍显微大,不如就说说上卿大人眼下情况吧。"

    "哦?"

    李询眉毛一抬,来了浓浓兴趣。

    "你且说说看。"

    "在大人走后苏怡听说秦王派了一个新官接替了大人在大胤的职务,新上任的这位大人做起事来是温吞吞慢悠悠,和大人简直就是两个极端,可见秦王对大人这次并不满意。"

    苏怡开门见山,直接戳中了李询的心事,眉头一皱有些不悦。

    苏怡却视而不见的继续道:"大人,我看你下一步棋是关键。"她故意压低桑音,"走好了,你想要的唾手可得,走失败了我看你在秦王心里的能力也就定位好了,你可要好好把握啊。"

    李询一怔,完全没想到这女子可以一针见血的戳中他的痛点,和他目前所担忧的是说得分毫不差,急忙问道:"那你可有良策?"

    说完他发现自己语气不对,又咳了咳掩饰道:"当然,该怎么办做在下心中自然有数,只是想听听看你分析得有道理没。"

    苏怡点点头,也不说破继续道:"大人第一步要先将秦王的注意力从聘婚失败这件事上转移到其他地方去。"

    李询嗯了一声,"此话不错,问题是转移到什么地方去?"

    "宋国。"

    苏怡回答,又解释道:"自秦王称王以来,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想必秦王也在想办法分散大家对他的注意力,而宋国历来就以秦国马首是瞻,不如就让宋国称王,这样无形之中又争强了秦国的影响力,侧面提升了秦国国力。"

    李询闻言双手一交开始沉思起来,半晌才道:"可以是可以,可是宋侯又不是傻子,我看难成。"

    "若是软的不行便来硬的。"苏怡说。

    "此话怎讲?"

    "只要秦国陈军于秦宋边境上,稍一施压宋王一定妥协。"

    李询闻言,双目一瞪,"胡闹!出军岂是儿戏,现在各国都对秦国不满,在这样做一定会引起公愤。"

    苏怡再拜一辑,缓缓道:"上卿大人请息怒。"

    "恕苏怡直言,在各国眼中,无不把宋国和秦国连在一块,这两国就像是穿着同一条裤子的兄弟,若是谈不成宋秦反目其他国家高兴还来不急,又怎么会引起公愤呢?"

    李询想了一下觉得不妥-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