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记》种田记分节阅读76

    “你这不是骗人么?”梁九鼎沉声说,他为人正直,最看不得这种欺诈的行为。

    翁守木被他一瞪,吓得缩了一下,不敢再言语了,梁九鼎在村里实在是太有威信了。

    “梁叔,这也不算是欺诈,现在很多地方做渔排做农家乐也都是从其他地方批的菜,不然一个小村子里哪有那么东西可吃,就算以后做了渔排乐,也不大可能真养那么多品种的海鲜,再说咱们这里的渔村也挺多的,只要向他们批点新鲜的海鲜,农家乐吃的就是情调嘛,老翁的主意还是挺不错的。”苏缨沉吟道。

    翁守木大喜,“苏书记,那你帮忙想想办法吧,我是特别有诚意承包的。”

    “现在说这个也太早了些,这规划还没批下来,八字还没一撇呢,何况要承包也不是我和梁叔两个人说的算,要开村民大会,经过招投标才能决定呢。”

    看到翁守木一脸失望,她又补充道,“老翁,你要是真想做.不妨把方案想得更详细一点,钱那方面不用太担心.第一年的承包金肯定不会太高,毕竟政府是要让大家脱贫致富的,如果实在负担不起,我们再帮你申请贷款。”

    “小苏,我想把我那亩桔子砍了,改种李子。”翁守木走后,梁九鼎抽着烟说道。

    “为啥啊?”苏缨大吃一惊,“不是前段时间刚收的嘛。”

    “你还不知道吧,堆在我家那间瓦房里都烂光了,卖不出去啊。”梁九鼎忧愁地说。

    苏缨无语了,丰收的时候梁九鼎也送了她不少,味道的确不咋地,酸得要命,和她空间那些柑橘完全不能比,别说嘴刁的她和林达了,就是自家养的鸡鸭鱼都不爱吃,这些小东西也被他们惯得挑别得很。

    “可是就这么砍掉也怪可惜的啊。”

    “不砍掉留在那儿也是浪费”,梁九鼎心一横,“过去我也是在那亩地上种李子的,甜的很。”

    “那为啥后来砍了李子种绀橘?”苏缨也觉得挺寺怪的,听林达说过去村里种的都是李子、橄榄之类的,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砍了改种别的。

    “嗨,那时候李子最不值钱,一斤才几分钱,也卖得不好,桔子就不一样,销路好价钱高,荔枝、龙眼也是一样,所以大家把李子树全砍了就种这三种水果,谁能想到,我们刚种没多久,这些水果的价钱就猛往下掉,到后来别说价钱了,就是亏本卖都没有人要。”梁九鼎郁闷地说,“本以为修了路,东西就好卖,没想到人家吃了我的桔子,一个个都摇头不要。”

    苏缨想起来,小时候确实是有段时间特别流行桔子、龙眼、荔枝这种水果的,价钱贵得很,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或者有贵客上门的时候,大人才会卖一点尝尝鲜,那时候在桌面上摆这些水果是倍儿有面子的事。

    “那改种李子也不一定好卖啊。”

    “这我也知道,但咱们桂园村的水土种出来的李子肯定不会差,就算卖不出我留着自个儿吃也甘愿.那桔子,唉,别说我们家小玲了,就是我和你梁婶也是皱着眉咬着牙吞下去的。”梁九鼎也知道自家这桔子实在是酸得很,也挺不好意思的。

    知道梁九鼎铁了心要砍桔子树,苏缨也不好再多劝。

    林达不在家,苏缨每顿饭都是随便凑合一下过去的,焖了点饭,做了盘耗油草菇,盘腿坐在沙发上边吃边看电视,也是非常悠哉。

    林达兴奋地打了个电话把她叫进空间里。

    “今天去参观一个林场,他们在林下种参,经济效益非常好.一年能增收几万块钱呢

    “东北这时候还没下雪吗?”苏缨一脸意外,天气预报不是播报有雪嘛。

    “下了,你还担心下雪会把人参给冻死啊?瞎操心,人家就是那环境里长大的。”林达拿出几小袋种子,“向他们买了一些种子,有野山参、园参和西洋参。”

    “野山参?你在林场里买的.肯定是人工种的嘛,你不会是被骗了吧。”苏缨怀疑地看着他手上的种子。

    “什么啊,这林下参是参农利用天然的林场,将参籽自然撒进森林,不翻身,不修剪,不施肥,不打药,生长十几年才可以出土的。所以,林下参因为无肥无药无修剪.所以一般都长不大。但是它的营养价值要超过家养身的十几倍,这林下参也算是野山参了,价格贵得很,要几千块钱一支呢。”

    “十几年?那要普通参农要收获还得等十几年啊?那这十几年间就光投资,没收益了?”苏缨还是不相信,像翁守木那样两年才能有收益的项目,已经让他坐不住了,要等十几年才能回本的生意,她可不大相信有人会做。

    “嗨,虽然这林下参比不上野山参的品质,但是价格也是让人吃惊得很,而且年限越长,价格就越高,三年到五年出种子,十二到十五年才收获,这时间是长了点,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何况大部分参农,不是专门靠这林下参生活的,一般都还会种点其他的人参,像这西洋参、山参、园参什么的就是他们自己种的,你就当这林下参是顺道种的呗。好了,别说这么多了,先腾块地把参种下吧。”

    按照之前的规划,单独划了一块地种药革,除了金线莲和灵芝以外,偌大一块地空空荡荡的,两人随意把种子撒下。

    “唉,好歹这也是人参啊,我们撒得太不庄重了,怎么像种菜似的。”苏缨心里有一种荒谬的感觉,人家参农辛辛苦苦,小心翼翼种的人参要十几年才能收获,而他们用空间作弊随随便便播个种,可能再过不久就能收获了。

    第一百零七章 突发事件(一)

    “对了,我刚才种了两棵榛子村和红松在果树那儿,到时候做炒松子吃,我今天在东北吃到的松子和榛子,那叫一个香啊!”林达回味无穷地舔舔嘴唇。

    “哼,光顾着自己吃了,都没想到我。”苏缨不满地撇撇嘴。

    “忘了谁都不会忘记我的馋猫老婆。”林达笑着递了包炒松子给她。

    “哎哟,还是热的呢。”苏缨惊喜地说,“真的挺香的。”迫不

    “那当然,晚上回宾馆休息的时候在路边买的,刚炒的呢。”

    “东北都有啥特产啊,弄点种子回来种种。”

    “好像人参、雪蛤、鹿茸比较有名吧,人参是有了,鹿茸就算了吧,有点残忍也不好操作。”

    苏缨点点头,在空间养的鹿肯定会有感情,要她去锯鹿角,是无论如何都下不了手的口

    “我明天可能会去一家林蛙养殖场,看看能不能弄点林蛙过来养,现在野生的林蛙越来越少,养殖场做得也不是很大,所以得看运气了。你不知道我今天买这些参籽,人家有多意外,我只好一直说是带回来做研究的,尴尬死了。”

    “哈哈,可不是,这冰天雪地的买参籽干什么,又不能播种,人家肯定觉得奇怪啊。”

    “若说到东北的其他特产,我就不清楚了,好像什么木耳啊菇类的挺出名的,我明天再找当地人打听打听。”

    “那些菌菇怎么也比不上咱们空间里的啊”,苏缨自信地说,“你今天吃小鸡炖蘑菇了没?”

    “吃啦,鸡比咱们空间的差多了,榛蘑倒是不错。”林达回味地说。

    “等你回来我再做一次给你吃,看看到底哪个好。”苏缨不服气。

    “你把空间里的菇都收了?”

    “收了一大半了,大部分晒成干,好送人啊,还有一些放在店里卖,剩下的,我想做个试验,嘿嘿,看它们究竟能长多大。”苏缨邪邪地笑。

    “晕,见过无聊的,没见过你这么无聊的,莫非你想让它们长成脸盆那么大才开心?”

    “嘿,咱们空间还真挺省心的,你发现没有,完全不用再买菌种了,适当地填些菌草,它自个儿就会不断生长,都成了韭菜了,割一茬还长一茬。”

    “得,不和你说了,我和我同事说要洗澡呢,躲在浴室里这么长时间,人家还以为我出了啥事呢,我先走了,你有事再打电话给我,一个人在家里注意安全,门窗可得关紧了。”林达不放心地嘱咐了几句就先走了。

    苏缨在客厅坐了一会儿也觉得无聊得很,就干脆窝到床上去,现在的天气已经有些凉了,特别是早晚,还是在床上舒服。

    斜靠在床上,边看电视边玩电脑,一手松子,一手山楂糕,虽然觉得肚子饱得很,但却停不下来,林达不在家,她就是这副懒样,饭也不好好吃,拼命吃零食。

    看了看手机,也十一点多了,就干脆关了灯睡觉,她给苏苏在房外的榻榻米上铺了张垫子,有苏苏在房外,晚上也安心些。

    正睡得迷迷糊糊呢,突然一阵拍门声把她给惊醒了。

    小院子的门是木栅栏的,就起了个装饰的作用,一推就开,而楼下的木门是林达爷爷留下来的,他们也没换,就刷了新漆,也不知道牢不牢固。

    她披衣起床,侧耳细听,除了擂门的声音还听到小孩子的哭声,把她吓得寒毛都竖起来了。

    苏缨是个胆小鬼,读书的时候和同学看了几部鬼片,别人都没啥事,就她吓得不敢一个人去上厕所,整整失眠了两个礼拜,从此以后她极力抗拒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但是越不敢去想,就越会想到。

    现在她一个单身女子住在这里,左右附近又没啥邻居,被这么一闹腾,手脚都冰凉了,乡村生活虽好,但也有太荒凉的坏处。

    “小苏,小苏,你在家吗?”直到听到梁九鼎的大嗓门,她才清醒过来,松了口气,敢情刚才擂门的是他啊。

    穿戴整齐,下楼开了门,梁九鼎身后还跟了不少人,个个神色焦急,有个小男孩哭个不停。

    苏缨来不及鄙视自己刚才的胡思乱想,心中一凛,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梁叔,出什么事了?”

    “孙国忠他媳妇上吊死了!”

    苏缨听了嗡的一下,脑子就懵了,秋天的凉风吹得她遍体生寒,院子里的树叶被风吹得呜呜作响,显得特别阴森。

    桂园村的治安还算不错,平日最多是东家丢只鸡,西家被小鬼偷几个瓜,张三媳妇和李四家的对骂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

    关乎人命的事还是苏缨来了以后的头一桩。

    “孙国忠她媳妇今天和他老娘吵了几句,他老娘给了小媳妇一个耳光,媳妇哭了一整天,孙国忠回来也骂了媳妇几句,不知道动手了没有。半夜他出来上厕所,就发现媳妇吊在厅堂上,赶紧把人放下来,发现早没气了,身上都凉透了。”几人一面往孙家赶,梁九鼎一面和苏缨说着。

    “这孩子就是孙国忠的娃儿,一直都是他奶奶带,这么年纪小小的就去了娘,最可怕的是他还亲眼见了自家娘吊在厅堂上,估计是受了惊,一直哭个不停,死活不肯再呆在家里,闹着要和我们出来。”梁九鼎摸摸小男孩的脑袋,似乎是要让他别哭了,但显然没有效果。

    “报警了吗?”

    “没有,这是她自杀的,不需要报警吧。”梁九鼎犹疑地说。

    “自杀还是他杀,只能由警察来认定。”苏缨掏出手机就拨110

    “要不我们去叫段警吧,我有他的号码,直接打110影响不好啊。”梁九鼎连忙拦下她。

    苏缨突然想起来,孙国忠的媳妇儿不是本地人,是从一个比桔园村还穷的外省山村里嫁过来的。

    虽然村里的宗族观念不强,但是本地人乡里乡亲的,总是会相互间留着几分薄面,梁九鼎在村民里的威望为什么那么高,和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关系。

    恩威并重,得饶人时且饶人,家丑不可外扬,村民犯了事,虽然他也有原则,会严厉斥责他们,但却不会闹到外面去,就像大家庭的父亲一样,虽然犯了错,但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还会尽力维护的,所以村民对他也特别依赖信任。

    可是今天这事不一般,毕竟人命关天,就算是段警来了也是要叫刑警过来的。

    反正结果是一样,不如就卖他个面子,苏缨打电话给段警,把出了人命的事详细地说了一遍,段警的反应和她预料的一样,一边出警,一边和山青县分局报告情况。

    孙国忠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虽不至于四面漏风,但也属于比较早的砖瓦房,据说是他那早死的老爹盖的,

    苏缨进了屋,抬头看到一根横梁架在上面,孙国忠的媳妇儿就是在这儿自杀的,孙国忠的孩子不肯进屋,赖在屋外嚎啕大哭,他奶奶过去哄他,他也坚决地推开她,仿佛她是什么可憎可怖的怪物似的。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