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追寻者》杂谈散记-心的扩展

    看到某个事物,或是对某个事物进行思考,有了灵感,然后被自我抓住,然后扔给理性进行思考加工,然后再用理性将这灵感用各种方式具象出来,也许这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所有的环节都有决定性作用,一般的人很难描述出来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凭借感觉在过,没有人用理性去分析,也许说理性分析后就没有这个感觉,事实上不是,因为分析清楚了,我们更加有感觉,认识更加清晰。

    人的大脑现在已经进化到这样的程度了,已经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创造过程,这一步逻辑的机器人很难做到,在扑捉产生灵感这一步就是个关键点,后面理性逻辑也许机器人可能比人做的更好。

    可是实际上人这灵感是全面贯穿逻辑的,所以呢,用逻辑理性造个人也很难。请原谅我用灵感来表达这种感觉,因为我词语的匮乏。我想啊,灵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很奇特,我看到一个物品,当然也因为词语的匮乏,只能用物品这个大范围的词描述了。我看到一个物品,然后我脑中和这个物品认识相关的所有事物就会出现,他们会冲击物品这个事物,或是我思考的逻辑会对这个物品进行全方面思考,然后碰撞出巨大的火花,然后灵感就产生了。

    用被动的认识去碰撞产生灵感的几率很小,当然如果认识很高,产生的几率当然会增加了,可是用思考逻辑对这个物品进行碰撞,总是会碰撞出灵感的,好玩吧。

    灵感产生后,我们用理性抓住他,然后再进行思考深加工,人这事物相当复杂了,每个阶段都在碰撞,写个字也是在碰撞,所以机器人要智能至少要多个核心,每个运算核心功能不一样,就是为了碰撞出灵感火花。

    加工完成后,我们有的留在自己的脑海记忆中,有的人怕记不住,用其他形式记录下来,当然很多是给自己看的,有的像要赚钱,具象出去,具象出去也是要本事的,要具象到人看懂这个灵感,并且接受认可这个灵感。

    当然很多东西却不是灵感,只是对同一个灵感进行各种加工,这也算是一种工作吧,提醒人们这个灵感的存在着,是一种传承。当然说的多了,很多人就觉的太空洞了,这时候如果大部份人说这个空洞了,说明这个灵感已经深入人心了,实际上是深入这代人的人心而已,所以还得传承着,这就是文明。

    将好的灵感给具象出来当然是很难的人,不说灵感这事物难得,因为很多文明都有了,所以到后面,灵感就越难获得,很多人就进行灵感加工工作,传承,保存,也是很好的。

    只是文明有好有坏,坏的传承下来,发展壮大,这让人很难过,这本身就是个错误,坏的文明应该只是书本记录,而不是行动记录,只是研究,学术,而不应该转成行动,所以呢,如果能明白,就做点事情吧,人类应该可以走的更远,在人力无法抗衡的事物出现前,我们一直都要努力。

    爱的赞歌

    天地伊始,一个女孩,在甜美安睡,睡梦中,为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爱至极致,为那美好爱情,女孩从梦中醒来,为爱孕育了这个天地,女孩将所有的爱转移到孩子身上,历经万难,生命被哺育,女孩却无法明了如何照顾生命,生命顺其自然,天堂与地狱同在,生命从母亲那里汲取养分,终于有了懵懂智慧,无法明白母亲的爱,生命无知地破坏着母亲的身体,想要完全的自由,挣脱母亲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