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追寻者》杂谈散记-内心动力

    思考归于安静后,其实火花就少了,激烈碰撞才可以出大火花。对于修炼智慧来说,要慢慢归于平静的思考,但是我们很清楚,这种慢慢修炼方式真的太慢了,好吧,我承认对我来说太慢了,我总是偶尔来点刺激的。

    我们清楚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动力,而动力来源于情绪,而情绪来源于外界或是内部的信息,我们不能总是拿外界来刺激我们,我们才可以做事情,外界的钱,名,权,色等等,这些都是外界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时候我们的能力,或是机遇什么的,我们得不到的,虽然我们可以用幻想来刺激,但是现实是现实,幻想总是只持续一段时间,而这种刺激对于我们深度的思考是往往不够的。

    那我想啊,我得找到内部动力啊,那就信念,或是你们说的信仰我找一个我自己破解不了的信念,然后刺激我自己的情绪,这个试验非常值得我做,好吧,我承认我是有点理性,开始这样做后果就是我更加理性了。

    关键还是破解不了的信念这个还是不够刺激啊,我得让这个信念看起来像终极信念,那我就给他赋予了一种共性,我想以后啊,未来啊,现在啊,这些人都会去追寻这个信念,我这样早开始做,那我就是非常有优势的了。

    好,到这个时候,我的动力来了,所以在我眼里,别的动力就淡了,或是不怎么需要了,因为我的内在动力够强悍了吧,没人敢对这个进行非议,除非他不是个人。

    事情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了,这也许就是感性宗教信仰诞生的过程,只是那个诞生宗教的人可能不知道这个状态,或是宗教就是为了进行权力统治的产物,这个没办法考证了,我就不剖析了,要不又要讨论鸡蛋的问题了,最终又会变成扯蛋的问题了,完了,大家就不愿意讨论这个问题了,就是一个循环。

    不过我其实很喜欢讨论蛋的问题的,因为这样可以诞生很多鸡和蛋,多好啊,说不定讨论出个结果来,那就更好了,讲到这里,我反而更不喜欢不讨论问题的人了,辩论就是一种进步,绝对不会退步,能辩出事物来那就是一个成就。

    一般只要坐下来,对着写作内容,一些构思一些想法就会出现,然后就可以往下写了,什么事情第一步跨出去是最主要的,跨出去了,如何想办法坚持下来也是很必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成功经历,但是这些并不是不能参考,而是要参考些什么的问题,你首先要学会参考什么东西,参考别人的什么,很多别人的机遇你肯定碰不上,而且也不可能一模一样地碰上,你要找出一个做事情的办法,态度,学会怎么做事情,而不是模仿,要知道为什么人家要这样做,他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看到这些的。

    当然很多书籍没给出来这种做事情的方式,也许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总结出来的也不一定就是他们当时的做事情的方式,只是美化了自己而已。

    实践经历这是慢慢成长的好方式,通过观看现实,你慢慢也会学会这些,但是如果你不思考,或是只是模仿,你永远也不知道本质。而书籍能写到我这样程度的,还是比较少的,你说,谁愿意这样将自己给剖析掉,即使想,也要有这样的能力,哈哈。

    修智慧的我,或是说理性的我是很严肃的,我就是看到喜欢吃的东西,我也会压制自己的感觉,而别人不一样,他们会疯狂一下,就马上去吃。我有时候也放开了玩啊,和别人一起疯,有时候他们说到哪里去啊,我肯定第一个赞同,一起去啊。

    这就是感性,我想我会放开,这样让生活不这样枯燥,所以写书也一样了,理性,感性这样的。

    在生活中,别人都说去玩啊,你一个人在那里理性评论什么什么不好,那很无趣的,所以,当并不触动一些原则,或是其他什么的情况下,就放开了玩呗。

    这样就造就了一个相当奇怪的我,也很矛盾的,可是也是很好玩的,严肃也是有的了,各种状态,这只是相当于在生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