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追寻者》杂谈散记-产品设计师

    为什么我总是猜测,并且自以为我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呢为什么我对自己这样自信不去询问调查清楚,找到真正的答案,反而认为自己猜测就是正确的答案,而且告诉别人这就是答案呢

    这是一个可怕的让自己难以承受的缺陷,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发生了,我如何避免自己的这种缺陷,有什么方式吗不就是去求证下,为什么自己就不愿意去做,习惯性就不做,就用自己猜测的替代了答案。

    自己能够改变这个缺陷吗让自己发生改变,改变自己,到底有什么方式可以让自己做到,分析这世界真实存在的现象,这现象已经存在了,只是找出了一种有可能是正确的规律,分析现象相对简单点,毕竟是存在的真实现象,只要情报够,看到,就可以慢慢地尝试获得正确的规律。

    关键是想到方式去看到现象,并且去分析这个,想想是简单的,其实并不简单,看到现象的方式就比较难得,而分析是多次尝试的结果,有时候一辈子可能也得不到这个规律的。

    创造现象,就是对不同的已经知道的元素现象进行组合,创造出没有存在的现象,是一个不停地尝试的结果,有时候碰到了就会得到一个很好的组合现象,可以被人类利用起来。

    而想要得到完全不一样的元素,这宇宙不存在的,其实得到了,也只能说这是这个宇宙中存在的,这说不清楚了,也许在以前宇宙中存在的,现在没有了,所以其实最终还都是在宇宙里面,真想不出来得到宇宙以外的元素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产品设计师只是一个职业,标准也都是自己给自己定的,这标准制定因为对产品的期望值,就像需要创意,创造,框架构建,广博的知识层面,可能还需要很多。

    而将产品设计师想出来的创意变成现实,是技术人员,不停地和产品设计师沟通,修正,最终确定下来可以实现的技术要求,然后实现这个产品的基本功能。而想要将这个产品优化,就是工匠的精雕细琢了。

    检测人员的细致全面,将会将产品推向完美,而消费者挑剔的眼光将会让产品上升到精美艺术品的高度,而拥有以上所有状态的人,趋向于一个完美的人,这样的人会将所有的东西当成一个产品设计。

    将管理,将国家,将社会,将人类,将星球,将宇宙都当成一个产品来进行设计,当然还有生活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像写小说,前期的创意框架构建,就像一个产品设计师,然后像技术人员一样将内容填上,再加上工匠精神的精雕细琢,这已经变成了一件产品,检测人员的全面详细的测试分析,修补漏洞,最终消费者眼光挑剔地选择,将使这个产品更适合市场。

    这个宇宙被设计的真好,真的快接近完美了,没有出现的现象也由智慧生物来构建出来了,还想要什么作为宇宙的消费者,我挑剔的眼光也真正找不出漏洞了,不过如果让我找到起源,那不是一个最大的漏洞吗

    找到这个漏洞后,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如果这些宇宙元素都可以被我们掌握组合利用,那永生其实实现也是很简单,可是必然会逼近到那个宇宙漏洞,然后我们能够做什么呢

    据我们的想法,看到我们的描述,就将我们当成我吧,也就这里叙述一下,也许以后描述可能会比较混乱,我和我们,这两者的转换有点不适应,只不过这是必须要转换的。

    据我们的想法,神就是我们的精神中的一种幻化物,每个神代表我们的一种精神,就像善良的精神,神就是代表我们内心中的一种精神。如果无法体会到这个,反而给神添加了很多凡人的多样精神,那神就变的不纯粹,这已经不是神了,只是个凡人了,被凡人化了,这个神已经失去了神格。

    作为一个信徒,就是一种精神的信徒,而这种精神的幻化物就是某个神,如果不清楚这些,而宣称自己是某个神的信徒,那是很可笑的行为,有万能的神吗拥有所有精神的神这也许真可以创造出来这种存在,可是如果信仰这个神的信徒无法分辨出这神拥有的精神,那也就无法了解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