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部分人的认知和感觉或许不全面,而如果大部分人都心悦诚服,那便能确定无疑地说明问题了。
朱永兴以宗室留守之尊扛起抗清大旗,这自然是难能可贵。而他从出缅入滇以来,几乎没有行差走错的时候,且每料必中,就令人无法不钦佩敬畏了。
没有什么虎躯一震,王八气迸射;没有什么舌绽莲花,小弟蜂拥拜服。都是朱永兴一步一步积攒起来的威望,一步一步累积起来的功绩。
而对于朱永兴来说,能够精确预见的事情几乎已经没有了。但他现在还有令人骄傲的地方,那便是对大势的估计和判断。这不光是国内的,还有国际的。
只是出于谨慎,或者由于固有思维,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朱永兴对于军队的战斗力所作出的估计显得保守了一些。在对清军时如此,在对缅甸时也是如此。这有其有利的一面,便是能尽量保证每战的胜利把握很大,但有时也会超出原来的计划。
攻击缅关本来是对缅甸施加压力,争取不动刀兵便能迎回永历君臣。或者给莽白制造篡位的机会,使缅方改变态度。但缅人的反应,以及之后的发展,却改变了这个计划。
在贺九义率领一万多明军向缅关逼近之后,缅人竟然出关迎战了。在缅人看来,趁着滇省的各土司之兵尚未聚集完全,此时若能击败明军,便能改变以后敌众我寡的态势。
可惜,缅人高估了自己,小瞧了明军的战斗力。三万多缅军被明军在野战中一举击溃,佛朗机、轰天炮、野战炮,再加上密集有序的火枪攒射,打得装备火绳枪的缅军落花流水。
虽然明军的意图并不是攻取缅关,但缅军在大败之后惊惶失措,竟烧毁关城退往蛮莫。显然,缅军并未做好与明军大战的准备,也意识到缅关城小墙低,难以抵挡明军的攻击。但他们不知道,明军其实并未有大规模作战的意图。
面对弃守的缅关,贺九义思之再三,还是派兵打扫进驻,并且上奏朝廷,对计划执行中所出现的异样变化表示请罪。
在传统的官场规则中,这样的请罪是很平常的。就象“臣有罪”这样的话,在面对皇上时,会经常挂在嘴边一样。说到底,这次行动出现变化,贺九义自己认为是没有什么错的,要怪就只能怪缅人太弱了。
缅军弱,这是朱永兴也知道的事实。否则,历史上也不会被李定国和白文选率领着疲弊明军打到阿瓦城下了。当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多少出乎了朱永兴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大举攻伐缅甸肯定不是时候,但滇缅边境的明军已经足以遏制缅军,并且有可能实现第二个目的。
莽白有篡位之心,缅臣也不欲因为永历君臣而开罪明军,唯独缅王莽达在从中作耿。虽然朱永兴琢磨不明白莽达这么做的思路和想法,却觉得莽白能够成为缅王,对明朝是相当有利的事情。
…………(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逆流伐清 p:///1/1728/ )
猜你喜欢
- 晴空一度
- 回忆破天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日日生
- 杀!杀!杀 十日扬州血未干,三屠嘉定起狼烟 遗民泪尽胡尘里,汉儿膝下好河山 抱腹笑指鼠尾辫,抚掌夸耀汉衣冠 今日聚众三万万,杀尽鞑虏杀汉奸 书友福利群:518666494 日生
- 伐天下
- 【2019历史网文之王大赏】参赛作品
- 清清池
- 农大高材生木秀,带着装载着农机和种子物资的空间,重生到了七十年代末缺吃少穿的农村 这是一个什么奇葩家庭 费尽心思分了家,望着自家被分到的半亩贫田,爹娘欲哭无泪,木秀心中哈哈大笑,这就想难倒她 前世渣夫来示好,呵呵,上一世的债这一世好好清算清算 看她如何用现代智慧吊打极品渣渣,活得风生水起,还顺带拐走
- 逆逆
- 刚升上国中,冒冒失失的标準笨蛋新生,在开学第一天就迷路了?还好死不死的遇上校园流氓,因为冲动的个性作了流氓老大不可原谅的事!正当流氓老大打算修理她的时候,一个男生出现了.这个人到底是同伴还是敌人?
- 应照清风
- 清寒一梦
- 修仙觅长生,热血任逍遥,踏莲曳波涤剑骨,凭虚御风塑圣魂!
- 百折不回
- 晋江2017-03-05完结 文案 Fear not that the life shall come to an end but rather fear that it shall never have a beginning 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将要结束,应该担心你的生活永远不会真正开始—纽曼 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