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此时的浑源州已经进入了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零下四度的低温让不少人把自己全身都裹进厚厚的衣裳里。《+乡+村+小+说+网手*机*阅#读annas.r》
若是在往年,到了这个时候大街上一般都是冷冷清清的,几乎就没几个行人,但是到了今年却不一样了。随着浑源州有官府施粥的消息传出后,周围各地的流民纷纷蜂拥而至,这些流民不止是山西省境内的,就连陕西也有不少流民涌来,这个流民潮从十月底开始一直延续到十一月,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浑源州就涌来了近十多万流民。
数量如此多的流民也给浑源州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明朝的官其实是很少的,整个浑源州近二十万人口,但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员其实只有不到二十人,剩下的各级官吏衙役其实都是当地官府自己聘请的助手,但也不过是数百人而已。这些人平日里管理一州之地还勉强凑合,但面突如其来的十多万流民,人手不足的情况便彻底暴露无遗。
在经历的上个月的乱兵闹饷之后,大市坊的行情虽然有过几天的低迷,但很快又开始繁荣起来。
今天,在大市坊对面的一家酒楼下,一群人正围着一张告示议论纷纷,一名头戴方巾,身穿青袍的读书人正一字一句的念着榜上的告示。
“如今流民涌入我浑源州,为安置流民使百姓安居乐业,山西指挥同知岳大人特招募一批读书识字之人充为吏员或是胥员。待遇从优,现将其待遇公布如下:掾史、令史、书吏、司吏每月发俸米五石,银六两,典吏、提控都吏、人吏、胥吏、通吏每月发俸米四石,银五两。胥员则是每月发俸米三石银四两……”
在酒楼上,五六名面带风尘之色的书生正坐在临床的位子上,看着下面围着告示的人群神情很是复杂。
其中一名国字脸,肤色有些黝黑的书生对他面前一个同伴面带忧色问道:“三石兄。你真的要决定要留在浑源州当一个低级小吏吗?”
“这有什么不好吗?”另一名个子脸型稍圆,看起来很是温和的书生举起酒杯,“滋”的一声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随即又提起酒壶给自己倒满了一杯后才笑着说道:“你听听,只要当选成了吏员,每个月至少有俸米四石俸禄五两。这样的待遇已经比一个正七品县太爷的俸禄还要高了,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而且对方要求也低啊,只要会读书识字。会简单的一些格物学即可报名。怎么说我至少也有秀才功名吧,当一个小吏我想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你的前程就要毁了呀!”国字脸的书生急了,一把抢过了对方的酒杯气道:“三石兄,你是我们当中文采最好的,现在的你应该把心思用到学问上,等候明年的乡试。只要你有了举人的功名你还就有了进京参加会试,一旦能金榜题名你可就是一名堂堂的进士老爷了,你何必为了这点蝇头小利毁了自己的前程呢?”
“乡试……会试?呵呵……”圆脸书生一把夺回了对方手中的酒杯苦笑了起来:“有道兄,我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六年了,我已经考了两次,可每次我都名落孙山,我实在是等不起了。我家老娘常年卧病在床,家里全靠我家娘子缝缝补补的才能维持,我不能在这样下去了。一个大男人不但不能养家,反倒要靠一个女人来养活,有道兄,我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众人默默的听着,谁也没有出声。在这个年头,奉行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是这个社会地位最尊贵的一群人,可是又有谁知道要供养一个读书人是多么的困难。在封建时代供养一个完全脱产的读书人至少是需要那种较好的中农五代人的积累。再通俗点理解,所谓的寒门并不是指真正的“寒门”,至少得你家院子是有大门的,不是什么篱笆。
就象现在这位被称为三石的书生,他的全名叫武清,他的家境原本还不错。六年前他父亲过世的时候留给了他一百亩良田,可是六年过去了,他家的一百亩良田如今变成了五亩的薄田,只够他一家勉强糊口。这足以证明这六年来他家里开销之大。因此,这一句“我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却是引起了周围所有书生的共鸣。
一名年纪较轻的书生也叹了口气,“三石兄说的也正是我想说的!我等十年寒窗苦读所谓何求,无非就是光宗耀祖,可如今就连乡试都很难通过,就更别提金榜题名了。所以与其苦苦等着那飘渺的希望,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找一份差使先干着,至少不能再让家里为我们操心了。”
周围依旧一片寂静,几名书生眼中甚至隐隐有些泛红。说到底,这个世界上有钱人总是占了少数,因此这名叫做三石的书生话一出口,周围的同伴都是感同身受。
现在既然有了两个带头的,剩下的几名书生也有两位点头道:“有道兄,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与其去等待那飘渺的希望,还不如脚踏实地的好。再说这段时间以来我等一路走来,发现如今我大明已然遍地饿殍,吾辈读书人即便是金榜题名又能如何?还不是一样要老老实实的在京里等着候缺么?还不如在这里随这位岳大人安置流民呢。一来可以糊口,二来也可以让以往所学得以致用,方不负以往的胸中抱负。”
为首的书生沉默良久才黯然道:“既然这样,那为兄就不再劝诸位了,希望诸位能够在此能够一展抱负,日后咱们再相距时咱们都能得偿所愿吧。如此,为兄今日就和众位兄弟在此道别吧。”
“有道兄,一路珍重!”
“保重!”
这几名书生只是近些日子以来浑源城中的一个缩影,随着安置流民工作的不断展开,所需要的基层官员也越来越多,岳阳不得不公开张榜招收各种小吏,除了浑源州本地那些读书人外,还有不少闻讯或是游历到此或是落魄不中意的读书人加入到了他的队伍,为浑源州的建设继续添砖添瓦,一场轰轰烈烈的流民安置工作开始了。
虽然年关降至,但如今的浑源州城外却是热火朝天,无数流民在基层官吏的带领下分别在城南和城北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开荒运动。耕牛不足就用人力来拉,没有水就开始打井取水,岳阳还将原本在五里寨的那两台钻井机也掉了过来,在日夜不停的轰鸣声中,一口口水井冒出了干净的清水。
一车车的粮食、农具也从五里寨源源不断的运来,十多万流民一旦生活有了奔头,他们所能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此时若是有人在浑源州城外路过就会发现,此时的五里寨到处都是在忙碌的流民,他们有的在盖房子,有的在修水渠,更有甚者甚至在翻修道路,总之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样的情景有人欢喜有人却是不怎么高兴,尤其是浑源州的许多商贾们,更是对岳阳充满了一肚子的怨气。
在浑源州城外,数十多辆大车正从大同方向朝着浑源城驶来为首的一辆车上插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方’字,当它们来到城门口时被守城的官兵给拦住了。
“站住,入城车辆要进行检查!”
从为首的一辆大车上跳下了一名模样精明的中年男子,他快步走到为首的一名伍长跟前满脸堆笑的拱手道:“这位军爷,我们这些车队是隶属于方家,奉了方老爷之命前往大同府采购一些年货,这些年货都是我们自家用的,不是用来进行买卖的,还望这位军爷通融一下放我们过去。”
这名伍长斜眼望了一下对方冷笑道:“方家?方家又如何,方家难道就不用检查了吗?”
中年男子急道:“不是……这位军爷,我们方家的车辆进城向来是不用查验车辆的,这么多年了,都是这样啊!”
伍长面无表情的说道:“那是往年,如今这规矩变了,我不管你们是方家还是圆家又或是扁家,所有进城的车辆一律都要检查,想要不让我们查车也可以,请你们拿出指挥同知衙门的文书,只要你们有衙门的文书我们一律给你们放行,可问题是你们有吗?”
“我……”中年男子立刻就哑了,指挥同知衙门的文书,那是他能弄到的东西吗?
看到对方哑口无言,这名伍长把手一挥,“来人,立刻对车辆进行检查!”
“是!”
伍长的话音刚落,从他的身后过来了四名官兵跳上了车进来对着车辆进行了检查。
很快就有人报告道:“头,这些大车上全都是布匹和香料!”
这名伍长嘿嘿的笑了:“嘿……不错嘛,看来方家这个年过得还是挺滋润的嘛,连香料和布匹都用了三十多辆大车,感情你们这方家的人还真多啊!”
话音刚落,伍长的脸立刻就冷了下来:“所有车辆一律如数缴税,否则全部扣留……”
( 我的明朝生涯 p:///1/1889/ )
猜你喜欢
- 言朝暮/朝生暮死的言如旧
- 晋江2016-11-03完结 文案 在守望先锋,吾日三省吾身 我是谁?我在哪儿?谁特么在打我 本文教你如何在守望先锋当一个合格的辅助,并且完美躲过源氏的追杀—骗你的,最多抱住高端源氏大腿不放,在敌人砍死你之前先杀了对面奶妈 理想:源氏有基佬开我裤链上去一波团灭!漂亮 现实:醒醒,你家幼儿源浪死在外头
- 锦鲤系男子明叶。
- 吴少爷和张族长的反派生涯lofter2018.01.06完结【文案】曲梗《大小姐与大少爷的反派生涯》并没有什么卵用的哨向设定,不对的地方请当做私设吧…没有找到粮食只有暗搓搓自己生了(美妙的喵生lofter2017.09.01完结【文案#睡前故事会-17是一个个独立短篇小故事(变成咸鱼.jpg 猫猫文
- 白孤生
- 周谚有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后世论评,都说那焦郎从不无的放矢,话无虚言,从不踏错一招 焦适之.他仿佛知道得也太多了吧,这能力他是拒绝的 遇到一个永远都猜不透的人该怎么办—安抚他,软化他,让他陷落,无法自拔。BY朱厚照
- 莲舞清韵
- 非重生穿越,非全息异世,只是一个普通女生玩网游的故事。风雨明朝路,应残木槿花!
- 树下的果子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ageliu
- 赵同学把我的手从她裤子里拉出来,她用双手解开了我的裤门的扣子,轻轻的把我的鸡巴从裤衩里拉了出来,用手抚摸着。赵同学慢慢蹲下身子,还没等我明白她要干什么,赵同学已经张开嘴,开始舔吸着我的鸡巴。那种舒服比秀娟亲我还舒服,赵同学似乎懂得如何取悦于男人,她的舌头很是灵活,舔的很轻巧,有几下刺激到我最敏感的地
- 抽烟的老鬼
- 这是一个关于卧底警察混迹在黑帮的故事
- 小强
- 小强
- 张开眼睛,看了看床头的时钟,清晨四点钟,又该是我练功的时间了!我起 身脱去全身所有衣服,赤裸裸地坐在床上,眼观鼻、鼻观心,双手双足心朝天 一股暖暖的气,开始从我的丹田升起,然后依照我的念头,慢慢地游走全身一百 零八处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