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夜晚。
荀衢、荀彧、荀祈、荀攸等分头去通知族中长辈,集合“荀家军”,厉兵待命,又遣人去通知刘氏等族,告诉他们“荀贞遇刺、太平道可能将要叛乱”之事,叫他们也及早预备起来。
荀衢问荀贞:“贞之,你去哪里?”
荀贞裹帻巾、环腰带,明显要外出的样子。他答道:“我去求见县令,请檄开城门,召西乡宾客入城。”只凭荀家军二百人,保不了荀氏安全,必须把西乡的宾客、里民召来。
夜雪纷飞,高阳里中,灯火次第亮起。
巷子里人来人往,尽都是披挂轻甲、插着刀剑、举着火把的荀胡邓三姓子弟以及宾客、健奴。
荀祈、荀攸搬来了一个木制的台子,放在荀衢家的门口。荀衢散发披肩,站在台上,不断地发出命令。在他的命令下,集合的子弟、宾客按照分配好的行伍队列,列队站好。
火把光芒的映照下,近二百人,神色各异。有奋发的,有激动的,有恐惧的,有不安的。
荀衢立在雪下,环顾众人,把长剑插在台上,双手按住剑柄,大声说道:“太平道渠帅波连,今夜遣人刺贞之……。”
荀贞没有听荀衢的演讲,低声嘱咐陈若、唐儿,命她两人回房,叫刚被疡医治过伤的程偃带四五人守在后院,为她二人警戒。他对陈若说道:“你别害怕。有我在,便天翻地覆,亦保你无事。你也不必忧你宗族,明天天一亮,我就派人去许县把爷丈人他们接来。”
陈若很害怕,又担心荀贞,想说些什么,不知说什么好。
唐儿到底比她年长,轻声劝慰了她两句,向荀贞盈盈一拜,说道:“郡将生变,家主男儿大丈夫,不用牵挂家里。贱婢必护好大家。”牵着陈若的手,回了后院。陈若一步三回头。
等她们回到后院,荀贞收回目光,振奋精神,把佩剑丢掉,换了环首刀,笑与左右说道:“剑者,君子武备。今将上阵杀贼,却是用不了剑,得改用环刀了。”战场杀敌,还是环首刀好使。列在他左右的轻侠都是用刀剑的高手,杀人的行家,深知刀剑之不同,轰然大笑。
“阿九,小十,你们留在里中。小任,你跟我走。”
留下了其余轻侠,荀贞只带了小任,奔赴县寺。从列队里中的子弟、宾客们身边走过时,数百道视线投在他的身上。他昂首阔步,提刀前行。在荀彧家门口,见到了拄着拐杖的荀绲。荀绲正远望荀衢演讲,看见他,问道:“贞之,去哪里?”
“去县寺请檄开城门,召我门下宾客入城。”
“今妖贼将起,召来宾客后,你欲何为?”
荀贞早有定计,答道:“太平道筹备多年,县乡党羽密布。为保吾县不失,召来宾客后,头一件事自是清洗颍阴!”太平道如果举事,肯定要攻打县城。县里有他们的党羽内应,里应外合,城池难保。要想保住县城,必须在他们起事之前,先把他们在城中的内应除掉。
“你可知他们在城中的内应是谁?”
到了这个时候,荀贞没有保密的必要了。他说道:“好叫家长得知,去年刘公子奇上疏天子,言太平道欲图谋不轨,贞深以为然,故未雨绸缪,早将本县太平道信众的头领、首脑查访清楚。只等西乡宾客入城,即可一网成擒!”负责打探颍阴太平道情况的是江禽,等他入城后,就能有的放矢。
荀绲熟视荀贞。
荀贞握着刀,拱手弯腰,态度恭谨。
良久,荀绲说道:“去吧。”荀贞后退几步,离荀绲远了,这才直起身,带着小任疾步出里。
荀绲看他远去,喟然叹道:“我身为家长,竟不如贞!妖道惑众,民多信之,一旦反叛,州郡势将翻覆。吾族之望,在贞乎?在贞乎?”他这是在感叹荀贞有“先见之明”。
荀贞倒是没想到他无心的一句“实话”会引来荀绲的这番感叹。
……
他与小任冒雪出里,前去县寺。
后半夜,街上没有行人,冷清清的,与高阳里的热火朝天、人影憧憧截然不同。没了四周墙垣的遮挡,风雪纷扬,肆意地扑撒在面上、身上,遍体生寒。路边的树上堆满了雪,风一吹,亦簌簌落下,更增寒意。风雪渐大,夜深人静,只闻他两人踩在雪上的噗噗脚步声。
快到县寺的地方,荀贞停下脚步,支起耳朵向后听。小任“嘡啷”一声把刀抽出。荀贞拽住他,藏到墙下的阴影处。
两人紧张地盯着来路。荀贞小声说道:“雪上有咱俩的脚印,藏在这里不行,拐回去点。”顺着墙角,他二人蹑足悄声,又往回走了一截路。
听得更清楚了,远处有人跑动。
荀贞慢慢地抽出了环首刀,伏身蹲下。
小任低声问道:“是太平道的贼子么?他们今夜就要起事?”
荀贞心道:“以常理计,波才、波连不会在刺杀我的当夜起事。就算他们赶得再急,也应在明天或后天。……,可这来人是谁呢?”
脚步近了,近了。一个人影出现街头。
只有一个人?荀贞借月光、雪光,仔细看了片刻,还刀入鞘,拉着小任从墙下出来。
来人吓了一跳,急忙止步,伸手抽刀,地上雪滑,没站稳,摔了一跤,刀也被摔倒了一边儿。荀贞走过去,把他扶起,问道:“你急匆匆的作甚去?”小任拾起他的刀,递给他,说道:“听到你脚步声,以为是贼子。你不在城门守着,乱跑什么?”
来的这人却是一个守城的门卒。
“呀?荀君?任君?”荀贞在颍阴知名度极高,这个门卒认识他,瞠目结舌,“你、你们怎么在这儿?”反应过来,神情放松下来,又对荀贞说道,“正好,城外有人找君,说有大事要报。这大半夜的,小人也不敢开门,正要去县寺请示县君。”
荀贞与小任对视一眼,不动声色地问道:“谁找我?”
“城上看不清,那人带个面巾,自称姓姜。不止他一人,还带了好几百人。”以荀贞现今在县中的大名,若只是一两人来找他,门卒可能会放入城中。几百人,谁也不敢轻放。
这门卒嘟嘟哝哝:“几百人!荀君,真是来找你的么?不会是群盗吧?想借荀君的名字骗开城门,劫掠城中?”他自己也不相信,连连摇头,“不会,不会,这太离谱了。”当世盗患虽重,但盗贼劫掠的都是乡下,大规模入城抢/劫的基本没有,——除了造反的外。
“你看清了那人脸上带个面巾?”
“对。还有一人,也自称姓‘姜’,是兄弟俩么?对了,还有个自称姓陈的。还有个自称姓高的,叫得声音最大,威胁小人等,说若不给他们开门,就要给小人们好看。”
听到此处,荀贞确定了来人是谁,带面巾的定是许仲(姜显),另一个自称姓“姜”的只能是江禽,姓陈的应是陈褒,威胁人的大概是高素。为保险起见,他说道:“我随你去看看。”
门卒在前引路,他和小任折回来路,奔去城门。
路上,他惊疑不定:“我正要去召许仲他们,他们怎么就来了?陈褒也来了,还有高素。西乡发生了什么事儿?难道?难道?……,难道小任猜对了,太平道就是在今夜举事??可如果太平道已经举事,城中为何没有动静?他们不在西乡抵抗,又怎么跑来县外?”猜不出许仲等人为何深夜前来,提刀的手出了一手的汗。风雪仍是先前的风雪,寒意却好似没了,他额头汗水涔涔。
到了城上,守城的门卒如临大敌地居高临下,戒备防御。一个队率迎上:“荀君,城外有人……。”
“我知道。”荀贞快步到城垛前,探身外望。
雪落飘飘,护城河外立了一大片人,有徒步的,有牵马的,黑压压的,粗略算去,差不多得三百多步骑。荀贞高声问道:“来者何人?”
城外的人听出了他的声音,四五人出列上前,用火把映亮了自己的脸。
一人叫道:“是我们!荀君。”火光里,这人身量不高,脸有面巾,听其声音,可不就是许仲!
荀贞心知西乡必是出现了大变故。城上城下隔河相对,不是问话的时机。他简单说道:“你们在这儿等着,我这就去请檄令开门。”他在城里名望虽高,不是官身,好几百人,不是他一句话就能放进城的,还得去请县令的命令。
他转身下城,对那队率说道:“有马么?借两匹。”为不惊动城里百姓,他本不想骑马的,眼下事急,顾不了太多了。队率牵了两匹马给他,忍不住问道:“荀君,这么多人来找你,什么事儿?”
“叫你的人看好城门。没有县君檄令,一人不得出,一人不得入。”
……
荀贞与小任上马,再去县寺。
积雪不厚,马蹄声清脆响亮,奔驰过处,许多里巷的人家被惊醒,犬吠不止。
到了县寺门外,小任擂鼓似地大力敲门。门吏匆匆开门,还没问话,已被小任推开。荀贞从马上跳下,径入寺内。门吏愕然失措,叫道:“荀君、荀君……。”
“我有急事,要面见县君。”
荀贞大步流星,直奔后院的县令舍。敲开门,一如之前,和小任提衣直入。他赋闲在家这大半年,多次赴过县令的宴请,知道县令在哪儿住。小任在前,抽刀逼开拦阻的值夜奴仆,他半步不停,闯到县令的住处门外,立在台前,大声说道:“贞有急事,求见县君。”
停了会儿,室内一人睡意朦胧地问道:“谁?”
“县民荀贞,求见县君。”
室内亮起了烛火,房门打开。一个穿着单薄丝衣,酥胸半露的侍妾跪在门侧,请他入内。
荀贞入内,看了这侍妾一眼,转顾室内,见县令打着哈欠,拥着锦被,半坐在床上。他说道:“贞所言事,不宜妾婢听之。请县君先将侍妾遣出。”
荀家是颍阴的冠族,近几十年来,历任颍阴的县令对荀家都是敬重有加。荀贞前任北部督邮,威震一郡,这位现任县令来的虽晚,也知他的事迹,知道他果决勇敢。故此,在听到是他夜闯入宅后,虽有不快,还是马上起来,请他入室。此时,又听他请求赶走侍妾,县令怔了一怔,方才注意到荀贞神色凝重。他与荀贞算是比较熟悉了,知道荀贞不是个小题大做的人,睡意顿消,知有大事发生,立即令道:“出去!”
侍妾温顺地屈身出门。荀贞令小任:“守在门外,任何人不许近前。”掩上门,跪拜在地,说道,“太平道将反!”
“太平道将反?”县令的脸色一下就变了,大惊失色,揪着被子,身子前倾,“太平道将反?”
“是。”荀贞把自家遇刺、许仲等雪夜赶来诸事简略地讲了一遍,又说了自己的推测,“西乡必是有大变故出现,我家宾客才会夤夜赶来,结合我今夜遇刺,只能是太平道将要谋反。”
“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不是每个人都有应变的才能,虽受荀氏、刘氏等族的提醒,县令知道了太平道可能会谋反,但在他看来,也只是“可能”而已,万没料到,居然真的就反了,而且还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他张口结舌,彷徨无计,连床都忘了下,只会连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
如果荀贞不是穿越者,骤闻太平道将反,或许会和县令一样失措,但他早就知道了,并为之准备了多年,又经过这小半夜的接连变故,比县令镇定许多。他镇静地说道:“贞请县君下檄,开城门,迎我家宾客入城。我家宾客数百,皆勇武能战之士,足能保本县平安。”
“对,对。马上召你家宾客入城!”县令好似抓着了救命稻草,顾不上寒冷,从床上跳下,一叠声催荀贞,“帮我磨墨,帮我磨墨!”
他铺开纸,待荀贞将墨化开,写了一道开城门的檄令。荀贞拿住,出门交给小任,命他即去城门,迎许仲、江禽、陈褒、高素等入城,低声吩咐:“叫他们来县寺见我。你开了城门后,再去高阳里,看我仲兄备好没有,如果准备好了,请他不用理会城里,守好高阳里就是。”
小任接令离去。
……
荀贞回到室内。县令抓住他的手,问道:“召你家宾客入城后,再怎么办?”
“现在可速召县尉、功曹、廷椽、主簿诸吏来见。”
“对,对。”县令立刻命奴仆侍从去“吏舍”召诸吏来见,随后又问荀贞,“再底下该怎么办?”
“紧闭城门,清洗城内。”
“对,对,……,唉,只是吏卒寡少,守城尚嫌不足,如何清洗城内?”
县令是一县之长,不能乱。荀贞看他忧骇不安的,怕他乱了阵脚,安慰说道:“今夜洗城,有我门下宾客足矣。”
“城内纵安,奈何城外?如果妖贼来攻,这么点吏卒,恐怕守不住城啊!”
“明早,县君可效仿虞升卿,设三科募求壮士,不拘亡命奸藏,悉免其罪,使助守城。”
两汉的兵制,西汉承袭秦制,以征兵为主,到了东汉,转以募兵为主,尤其在内地郡县,征兵制基本废驰。募兵制的主要特点是:在需要时,各州郡县的长官可自行募兵,组织武装,以充实兵力之不足。
荀贞说的这个“虞升卿”,名叫虞诩,是安帝、顺帝时人。安帝时,朝歌民乱,他被任为朝歌县长,上任伊始,即“设三科招募壮士”,能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游手好闲者再次之。招了几百人,悉免其罪,使他们相助杀贼。
荀贞连上三策,“召县吏来见”、“清洗城内”、“明晨募兵”,有条不紊。县令渐渐安下了心,感激地对他说道:“幸有君在!幸有君在!”
荀贞松了口气,心道:“总算安抚住他了。”说实话,刚才见县令惊恐过度的样子,他还真怕他会弃城逃跑。
见县令暂时安定下来,他说道:“诸吏应快到了,县君请更衣吧。”
“对,对。”
荀贞帮着县令穿上官袍,带上冠带,插上宝剑。县令对镜自照,自觉有两分英武,勉强抖擞振作,与荀贞出室,去官寺正堂。
来到堂上,坐不多时。县尉刘德,功曹李艾、廷椽胡勉、才被拔擢为主簿不久的秦干及刘儒、谢武诸吏悉至。
众人分主次尊卑落座,县令正要说话,堂外脚步匆匆。
诸人看去,见十二三人披甲携刀,打着火把,迎风雪至,到堂前,罗列跪拜阶下,齐声说道:“仲(禽、褒、素、巩)等拜见荀君,拜见县君。”
堂上众人不知今夜变故,先被县令深夜召来已是狐疑,现又见这十数杀气腾腾的披甲壮士跪拜堂下,更是惊诧,相顾愕然失色。
一时间,堂内无声,堂下杀气冲天。风卷密雪,扑簌庭树。烛光、火把光,雪光、月光,交融汇聚。极远处,似有骚乱传来。
——
1,荀贞说的这个“虞升卿”,名叫虞诩,是安帝、顺帝时人。
刘陶也做过类似的事儿。
“陶举孝廉,除顺阳长。县多奸猾,陶到官,宣募吏民有气力勇猛,能以死易生者,不拘亡命奸臧,於是剽轻剑客之徒过晏等十余人,皆来应募。陶责其先过,要以后效,使各结所厚少年,得数百人,皆严兵待命。於是复案奸轨,所发若神”。
“汉末各地方军阀纷纷募兵自强,并且行之若素,大概即缘於这样一种不成文的通例。”
2,弃县逃跑。
“(黄巾)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 三国之最风流 p:///0/622/ )
猜你喜欢
- 风之清扬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邮件反馈
- 风之清扬
-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 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 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 新书启航
- 风流龙哥
- 王子,本是东北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混混,因缘巧合之下拜在偷偷下界的天蓬元帅门下,成为修真界万年以来最年轻的地仙,一年称霸东北,三年统一中国黑道 被人算计,用十颗核弹送回三国时空,且看一手创立天下会的王子如何称霸三国,收小弟,拉大旗,征服三国一个又一个的绝世美女,貂蝉、甄宓、蔡文姬、孙尚香、大乔、小乔等诸
- 三国晓渊
- “叔,你说我父亲已经在家等着我了“是啊,我的好侄儿,你快上车吧”某中学门口前的这番对话,无异于是一场噩梦的开端。背着沉重书包,稚气未脱,还一脸天真无邪的少年就这么毫无防备,匆匆忙忙的坐进了前面停放着的一辆黑色轿车本站提供三国晓渊的作品《风流少年玩转天下》最新好看的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无广告干扰,并提
- 小李相国
- 我就想写三国的人,单独列开的写,大概就是这么事情,没别的了 分为三篇,曹魏篇,蜀汉篇,东吴篇。
- 无伤
- 穿越三国乱世,身为白马将军的儿子,公孙续是否能眼睁睁看着威震天下的白马义从就此消失?他能否改写这段历史?开光系统在手,武将,美女统统臣服,枭雄,英雄一一踏平!重写这三国史书!公孙续:我的理想是打到国外去!让他们给我的白马义从养马!
- 卧龙游三国
- 一次实验中,潘龙的DNA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能变大缩小“我能力大无穷“我能一跃千里“那我能一统三国成就千古帝业吗”主角从孤身一人,到拥兵百万,一路收兵收将,终成帝业!书友群qq:426261641—喜欢热血打斗的可以看卧龙的另一本书《三国之单挑猛将,此书已完结,对的,已完结,书中上百场单挑,让你看个
- 持刀斩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