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本也是一个侯国,光武皇帝封他的姐夫邓晨为西华侯,后因无嗣而国除,复改为县。
说起西华,有一个人不得不提,此人名叫戴封,济北刚人,本朝和帝时人。这个人真是一个“至诚君子”,未出仕时在路上遇到盗贼,财物悉被略夺,唯余缣七匹,贼没有发现,戴封追上去给他们,说:“知诸君乏,所以送给你们。”贼惊道:“此贤人也。”尽还其器物,后来出仕,对策第一,被擢拜议郎,再迁西华令,时汝、颍有蝗灾,独不入西华界,汝南督邮行县到,蝗虫跟着大至,这可能让这位督邮很没面子,当天就离开了,而他一走,蝗亦顿除,一境奇之。起蝗灾的时候通常大旱,这一年不例外,又逢上大旱,戴封祷请无获,乃积薪坐其上以**,火起而大雨暴至,於是远近叹服,都认为他是有德行的人。
戴封的故事,荀贞是听荀衢说的,听后也是啧啧称奇,为何独西华无蝗他搞不清楚,但是这场暴雨他却可以肯定是来得凑巧,如果来的不凑巧呢?他当时很想问问荀衢:“若是戴封被火烧死了,还会‘远近叹服’么?”儒家讲“天人感应”,“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因为光武皇帝之故,本朝盛行谶纬之学,天人感应之说更是被绝大部分的儒生奉信,所以这个问题荀贞最终还是没有问出口。
屯兵西华城下,荀贞不觉回忆起了在他求学时发生的这一段小故事。连着两天,他陪着皇甫嵩出营登高,观望西华城防和城外兵营的动静。五天后,朱俊、孙坚率部来到,汝南太守赵谦随军至。赵谦年有四十多岁,这阵子他连战连败,东躲西藏,麾下郡兵死伤殆尽,十不存一,日子过得艰难,气色很不好。荀贞与他相见,以子侄辈的礼节行礼,并奉上荀爽的问候。
听到荀爽的问候,赵谦自觉没有脸面,长吁短叹,拽着胡须,苦笑说道:“连战连败,全郡陷落贼手,生灵涂炭,愧对天子厚望,我没有颜面活於世间了!”赵谦是蜀郡人,口音很重。他家世代簪缨,其祖赵戒历仕安、顺、冲、质、恒五帝,司空、司徒、太尉都当过,其从父赵典,与李膺、荀昱等并列“八俊”,历任两千石,延熹九年,举荀爽至孝,其弟赵温胸有大志,初为京兆郡丞,叹道:“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嫌郡丞一职低微,遂弃官归家。
皇甫嵩安慰他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汝南贼二十万众,公以些许郡兵支撑到现在很是不易。我等对汝南地形不熟,公向有清名,深孚汝南民望,还要多赖公之助才能破贼定乱。”
赵谦说道:“一切皆从将军军令。”
……
朱俊来到,两军会合,皇甫嵩前几天已试过汝南黄巾的战斗力,并在这几天里尽观城内外黄巾的防守布置,可以展开攻城了。
让朱俊部休整了一天,次日,以皇甫嵩部为主,朱俊部为侧翼,出动了万余兵马开始进攻。
欲要破城,先得把城外的黄巾兵营给打掉,要不然在攻城时会腹背受敌。黄巾军城外兵营的主将是刘辟,副将是吴霸,面对汉军的进攻,两人带兵出营,与之厮杀。西华城头,彭脱、龚都、何仪诸将齐至,观望战事。为防他们出城袭击,傅燮带了五千人守在城外,严阵以待。
果如皇甫嵩、陈到所说,这刘辟、吴霸当真骁勇非常,面对万余汉军的进攻,他两人丝毫不惧,刘辟亲率部众正面迎敌,身先士卒,驱马扬尘,持矛奋战,呼喝不断。吴霸率五百骑兵居外策应,以为奇兵,每当刘辟部被汉军攻出一个破绽,他便率众疾击,将之打退。正奇相和,非常难缠。从下午战到黄昏,汉军没有能占到什么便宜,黄巾军也没打胜,各自收兵归营。次日再战,一如昨日,汉军猛攻多次不能破阵,反被刘辟、吴霸觑空反攻了两次。
这天战罢收兵,诸将聚於皇甫嵩帐中,商议战事。
傅燮蹙眉说道:“贼势盛,刘辟、吴霸皆勇将,我军仓促难克,不如徐徐图之。”
一句话惹恼了帐中一人,这人长身奋眉,大声说道:“战在神速,何徐图也?”
众人观之,却是孙坚。孙坚带兵从南路来,与荀贞一样,他是朱俊部的先锋,一路上攻无不克,接连克复了吴房、灈阳、上蔡等县,并接到了汝南太守赵谦,又旋即与朱俊合兵打下平舆,战功远过荀贞,连战连捷,正气盛之时。他自恃常胜,哪里肯退缩避让?
傅燮皱眉说道:“孙司马所言固是,奈何贼兵势众,贼将勇悍,如何取胜?”
孙坚昂然按剑,对皇甫嵩、朱俊说道:“明日请以坚为前锋,必破贼营!”这两天与刘辟、吴霸交战,孙坚、荀贞都没上阵。皇甫嵩壮其胆勇,也知他是朱俊麾下的第一勇将,当下应允。
次日,孙坚整部出营,皇甫嵩、朱俊派出了一万精兵在他后边,为他后阵策应。
皇甫嵩等人登上望楼,观他进击。荀贞没有上望楼,而是主动请令,带着本部人马停驻在营门外边,为孙坚等将掠阵,万一遇到危险,他好立刻救援。
荀攸、戏志才等文士没有出营,战场上刀枪无眼,荀贞担心他们会出意外,把他们留在了营中。许仲、刘邓、荀成、江禽等率步卒诸曲立在左边,辛瑷带着骑兵立在右边,荀贞在典韦、陈到、原中卿、左伯侯等的簇拥护卫下,站在步、骑之中,极目远眺,观瞧孙坚出战。
此时下午,阳光灿烂,万里无云,远近绿野,一条河水从西华北边流淌而过。
汉军和黄巾军的军营相隔约有七八里,从荀贞这个位置看去,因为天光正好,可以看到敌营里高高的望楼,迎风招展的旌旗和如一条长龙也似出营迎战的黄巾兵卒。两边营中战鼓不绝。
他收回远望的视线,往前边看去。
只见孙坚部出营一里后停了下来,在军候、屯长等军官的指挥下,千余人列成了一个方阵,盾牌在前、弓弩在中、矛戟在后。列成阵势,随着战鼓之声,复又缓缓向敌兵前行。
孙坚骑着青骢马,披甲持矛,带着祖茂、吴景、韩当、程普诸将行在最前。
於其后,是皇甫嵩、朱俊派出的万人精锐,这万人精锐跟着孙坚部出营,等孙坚部列好阵,继续前进后也跟着前行,不过只又前行了两里就停了下来,没有再往前走,而是布阵等待。如果孙坚败敌,那么他们就掩杀上去,趁胜攻营,如果孙坚失利,那么他们就接应孙坚归营。
战斗将要展开,鼓声、号角和远处黄巾军兵营中士卒们络绎出营的动静、掀起的尘土使得气氛有些压抑。原中卿仰头望了望日头,抹了下额头,说道:“这才刚四月,天就这么热了?”忍不住问荀贞,“荀君,孙司马今日能破贼么?”
荀贞心道:“我怎么知道?”
前两天的战斗他没有参加,在望楼上旁观,汝南黄巾的战斗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实比颍川黄巾强得多,刘辟矛甲驰马,悍勇无匹,多次亲带兵冲击,凡其至处,汉军无不靡碎,万余汉军不但不能破他之阵,还曾差点被他破阵。吴霸来去如风,侵略如火,带着他那五百骑,在交战的战场上驰骋自如,每当汉军略占上风之时,他就会奔突冲袭,每次都能将汉军的攻势打退,将局势扭回。荀贞大概计算,这两天被刘辟、吴霸手杀,死在他俩手下的汉军兵卒不下五十,其中包括一个军候,两个屯长,当之无愧的虎将两个。
黄巾军兵营中战鼓沉闷,不断有兵卒出营,於营前列阵。可能是看出了汉军这次是想以少量的精锐首发冲阵,刘辟、吴霸将出营的兵卒也分成了两个部分,前队较少,约三千人,大多披甲,显是精锐,后为主力,通过军旗、列阵的长度和厚度,荀贞粗略计算,大概有一万人。
在前队的侧后方有数百骑兵,其首领是一个黑甲持矛的骑士,此人便是吴霸。
荀贞心道:“吴霸似乎擅长突袭,从他列阵的位置来看,应该和前两天一样,若是文台得利,那么他就会再次从侧翼发起突击。”因为相距太远,没有找到刘辟的军旗,也许他还没有出营,也许在后阵。
两军列阵完毕,举枪相对前行。鼓声隆隆,彼此相距越来越近,在大约还有百步的距离时,汉军营中骤然鼓声大作。荀贞默听鼓音的节奏,却是皇甫嵩下了军令,命孙坚突击。
鼓声中,荀贞看到孙坚扭脸向后叫喊了声什么,随后策马举矛,向敌阵冲锋。
( 三国之最风流 p:///0/622/ )
猜你喜欢
- 风之清扬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邮件反馈
- 风之清扬
-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 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 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 新书启航
- 风流龙哥
- 王子,本是东北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混混,因缘巧合之下拜在偷偷下界的天蓬元帅门下,成为修真界万年以来最年轻的地仙,一年称霸东北,三年统一中国黑道 被人算计,用十颗核弹送回三国时空,且看一手创立天下会的王子如何称霸三国,收小弟,拉大旗,征服三国一个又一个的绝世美女,貂蝉、甄宓、蔡文姬、孙尚香、大乔、小乔等诸
- 三国晓渊
- “叔,你说我父亲已经在家等着我了“是啊,我的好侄儿,你快上车吧”某中学门口前的这番对话,无异于是一场噩梦的开端。背着沉重书包,稚气未脱,还一脸天真无邪的少年就这么毫无防备,匆匆忙忙的坐进了前面停放着的一辆黑色轿车本站提供三国晓渊的作品《风流少年玩转天下》最新好看的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无广告干扰,并提
- 小李相国
- 我就想写三国的人,单独列开的写,大概就是这么事情,没别的了 分为三篇,曹魏篇,蜀汉篇,东吴篇。
- 无伤
- 穿越三国乱世,身为白马将军的儿子,公孙续是否能眼睁睁看着威震天下的白马义从就此消失?他能否改写这段历史?开光系统在手,武将,美女统统臣服,枭雄,英雄一一踏平!重写这三国史书!公孙续:我的理想是打到国外去!让他们给我的白马义从养马!
- 卧龙游三国
- 一次实验中,潘龙的DNA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能变大缩小“我能力大无穷“我能一跃千里“那我能一统三国成就千古帝业吗”主角从孤身一人,到拥兵百万,一路收兵收将,终成帝业!书友群qq:426261641—喜欢热血打斗的可以看卧龙的另一本书《三国之单挑猛将,此书已完结,对的,已完结,书中上百场单挑,让你看个
- 持刀斩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