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共有九个郡国,国多郡少,郡有三个,分为魏郡、钜鹿郡、渤海郡,国有六个,分为常山、中山、安平、河间、甘陵和赵国。此九郡国中,魏郡和钜鹿郡辖县最多,都是下辖十五城,赵国最少,只有五城。人口也是赵国最少,九个郡国里边,濒海的渤海郡人口最多,城虽只八,人口却足足百余万,其余七郡国人口皆六七十万,唯独赵国不足二十万口。
赵国虽然城少人少,但是战略地位却十分重要,其地西临太行,南临漳、邺,北通燕、涿,东有郑、卫。前朝太史公云:“邯郸,漳、河之间一都会也”,邯郸,即赵国之国都。
光和七年九月九r,正值重阳,这一天风和r丽,天高云淡。
邯郸城东的丛台上,有四五个人正登高远望,中间一人黑衣带剑,携佩茱萸,右边两人一个高冠儒服,一个官衣印绶,左边两人士子打扮,一个年约二十,一个年有四旬。
高冠儒服之人有二十多岁,也带着茱萸,顾盼瞻望,说道:“这就是赵武灵王建筑的丛台么?”
邯郸不但是今之赵都,亦是战国时之赵都,赵武灵王为观看歌舞和军演在邯郸城东大兴土木,建筑了很多的台池,因其楼榭台阁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是有名的一处古迹名胜。
官衣印绶之人的年纪也不大,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多岁,他亦携插茱萸,腰中黑绶铜印,年纪虽轻,却已是一副朝廷六百石吏的打扮,接口笑道:“武灵王建丛台之初,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故扬名於列国,於今却只剩下了些残垣断壁。”
他指了指脚下的高台,说道:“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脚下的只是个寻常的土丘呢,又哪里会想的到数百年前此地竟便就是天下闻名的武灵丛台呢?”转顾台上左右,感叹地说道,“如今空空荡荡,只有风沙尘土,台面崎岖不平,多少年前却是宫殿台池,多少美人在其中歌舞。”又远眺台前的田野,“眼前的这片平原旷野如今是农田,想当年却是演练之场,多少的赵国男儿在这里举起矛戈,跟随着旌旗、伴随着鼓声呼喝演武,为他们的王扬耀武姿。”
历经岁月沧桑,风吹雨浸,天灾**,昔r闻名海内的武灵丛台於今和巨鹿城西的沙丘离宫一样,早无旧观,秋r之下,只有那被风沙侵蚀后余存的半砖残瓦似还在诉说着昨r的辉煌。
左边两个士子里,年约二十的这人眼神灵动,时而看看左右,时而看看前后,透着一股好奇的味道,他说道:“我听说本朝初年,世祖皇帝拔邯郸、破王朗后,置酒高会,和马侯登过此地丛台,……,只是,这残砖烂瓦的却有何看处?”
这人口中的世祖皇帝说的自就是光武帝了,马侯则是马武,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最中间黑衣带剑之人年纪亦不大,二十四五,他展目极望,感受着吹面的秋风,目光掠过田野,投注到远处的青山,悠悠说道:“当r世祖克邯郸、斩王朗,得河北吏民拥护,从此奠定中兴之基业。赵国本非强国,而因赵武灵王胡服骑sè之令成为了战国之雄。世祖皇帝虽然与赵武灵王相隔了数百年,但想来却应是有英雄相惜之感的吧!此地虽早是遗迹废墟,然在世祖皇帝看来,却也许都是丰功伟绩。”
穿着官衣,带着印绶的年轻人笑道:“世祖看此地是丰功伟绩,那么贞之,你看此地是什么呢?”
关闭广告
这几个人却正是荀贞、戏志才、荀攸、宣康、李博。
官衣印绶之人是戏志才,儒服高冠之人是荀攸,年约二十、眼神灵动之人是宣康,年有四旬的是李博,黑衣带剑之人则荀贞。九月天时,远山郁郁,大雁横空飞过,留下几声清鸣。荀贞目望远山,转顾近台,神思往年,遥想起此地昔r的盛况,不觉心驰,没有回答戏志才的问题,而是曼声吟道:“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
荀攸低吟品味:“乐将宏愿付青山。嗯,好句,好句。”
荀贞一笑,回头瞧了眼台下,许仲、典韦、陈到、陈褒、辛瑷诸人衣甲带刀,正与原中卿、左伯侯等亲兵卫士们在台下等候。下午的阳光晒在他们的衣甲上,熠熠生辉。
“时辰不早,我等该归城去了。”
荀贞打头,登高的诸人随同他转往台下行去。
将至台边,荀贞顿了下脚步,复又回头眺望了一眼远处的青山,笑道:“‘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诸君,九月九r,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他把插在衣上的茱萸取出,放在鼻尖嗅了一嗅,“今儿个咱们出城,游邯郸宫,上邯山,登武灵丛台,却只是佩茱萸、登高处了,尚未食蓬饵,饮菊花酒,征战半年,终於得闲,今晚你我不醉不散!”
邯山,邯郸城东的一座山。邯郸宫则在城西北一里多地外,是前汉的赵王如意所建,现虽也已经湮没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然在本朝初年时尚存,光武帝破王朗后就在此宫里住过。邯郸是河北名城,名胜古迹很多,只是时间有限,荀贞等人今天只游玩了这几处地方。
几个人里边李博虽才能最低,然年纪最大,却胜在年长,人很沉稳,适才在台上大多数的时候他都是在含笑倾听荀攸、戏志才、宣康和荀贞说话,一直没有怎么开口,此时闻言笑道:“是啊,苦战数月,今终得闲,身上不觉一轻。《诗》云:‘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荀君,不瞒你说,未从军前我读前人事迹,只觉征战之事慷慨激昂,建功立业、马上取封侯,乃是大丈夫所为,颇向往之,今从君转战数州,历与贼血战,我才知征战之苦、沙场之险啊!现在天下诸州大部已定,总算能得些安闲了!”
他的这番话引起了诸人的同感。
戏志才捏了捏自家的脸颊,笑道:“半年征战,去赘肉七八斤。”转顾荀贞,笑道,“颍川、汝南、东郡、冀州诸战,君常身先士卒,犯险前驱,先后负创多处,……。”指了指台下的许仲等人,“君卿诸人亦泰半多次负伤,阿偃等更阵亡疆场,从君出征的颍川子弟十亡其三,如今战事虽停,夜半时还常有金戈铁马、战鼓号角入我的梦中,回首历战,恍若隔世也。”
提起程偃,荀贞不免伤神,叹了口气,说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问李博,“给阿偃等阵亡诸人的父母、妻子之礼物可送走了么?”
“已经送走了。……,给君郡中亲、友的礼、信也都已经遣人乘快马送去颍川了。”
“这就好,这就好。”
下了高台,许仲、典韦诸人把荀贞等的坐骑牵来,众人翻身上马,沿着田间小道,行出田野,上至官道,打马奔驰,向西而去。西边前方的地平线上,遥见有一雄城,便是邯郸。
驰马道上,原野后移,疾风拂面,秋阳晃眼。
邯郸越来越近,荀贞的思维却不觉越来越远,回忆起了下曲阳战后发生的种种事情。
——
1,携佩茱萸。
重阳节在战国已经形成,至汉代已与后世没什么不同了。
《西京杂记》中记称:“九月九r,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曹丕《九r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r。九为阳数,而r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於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邢台县志》中记载:“此地民间有馈糕、酒於嫁女,曰‘迎九’的习尚。士人携酒肴,登城聚饮。”邢台即东汉之襄国,是赵国的一个县,在邯郸北边。
( 三国之最风流 p:///0/622/ )
猜你喜欢
- 风之清扬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邮件反馈
- 风之清扬
-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 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 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 新书启航
- 风流龙哥
- 王子,本是东北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混混,因缘巧合之下拜在偷偷下界的天蓬元帅门下,成为修真界万年以来最年轻的地仙,一年称霸东北,三年统一中国黑道 被人算计,用十颗核弹送回三国时空,且看一手创立天下会的王子如何称霸三国,收小弟,拉大旗,征服三国一个又一个的绝世美女,貂蝉、甄宓、蔡文姬、孙尚香、大乔、小乔等诸
- 三国晓渊
- “叔,你说我父亲已经在家等着我了“是啊,我的好侄儿,你快上车吧”某中学门口前的这番对话,无异于是一场噩梦的开端。背着沉重书包,稚气未脱,还一脸天真无邪的少年就这么毫无防备,匆匆忙忙的坐进了前面停放着的一辆黑色轿车本站提供三国晓渊的作品《风流少年玩转天下》最新好看的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无广告干扰,并提
- 小李相国
- 我就想写三国的人,单独列开的写,大概就是这么事情,没别的了 分为三篇,曹魏篇,蜀汉篇,东吴篇。
- 无伤
- 穿越三国乱世,身为白马将军的儿子,公孙续是否能眼睁睁看着威震天下的白马义从就此消失?他能否改写这段历史?开光系统在手,武将,美女统统臣服,枭雄,英雄一一踏平!重写这三国史书!公孙续:我的理想是打到国外去!让他们给我的白马义从养马!
- 卧龙游三国
- 一次实验中,潘龙的DNA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能变大缩小“我能力大无穷“我能一跃千里“那我能一统三国成就千古帝业吗”主角从孤身一人,到拥兵百万,一路收兵收将,终成帝业!书友群qq:426261641—喜欢热血打斗的可以看卧龙的另一本书《三国之单挑猛将,此书已完结,对的,已完结,书中上百场单挑,让你看个
- 持刀斩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