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一座古城,早在西周时便是名邑了,后经东周、战国、秦、前汉,又到本朝,历代对之皆有修缮、扩建,因其位处洛水之北,水北为阳,是故后来被名为“洛阳”。
汉以火德,本朝定都洛阳后,又把“洛”字改为了“雒”字,因称“雒阳”。
洛阳居天下之中,为九州腹地,早在三代时,就已是中原地区的交通中心,后经历代营建,现今的道路更是四通八达。
往大了说,洛阳与四方州郡皆有大道相连,由洛阳向西,经长安,可至西域,向南直通南阳,向东远达泰山。往小了说,洛阳的十二城门与周围八关之间亦皆有通畅的大道,——荀贞这次来洛阳,走的就是轘辕关与洛阳城东门间的大道,路上不但极为顺畅,而且槐杨如林。
离洛阳越近,路上碰到的从洛阳出逃的百姓就越多。
见得荀贞这一支兵马急进,沿途道上的百姓无不仓皇躲避。
百姓虽然躲避,可路上人多起来,难免会耽误行军的速度。
待荀贞等抵至洛阳城东的七里桥外时,已是下午,快到傍晚了。
所谓“大都无防”,洛阳与前汉、前秦时的都城一样,俱是有城无郭。
“郭”者,外城也,也即是说,洛阳没有外城,只有一座内城。
但虽无外城墙,作为帝都,洛阳却也是有“郭区”的,而且“郭区”的面积很大,不仅洛阳的土著百姓很多都在城外的“郭区”中住,国家重要的文化、礼仪建筑也都在城门外的“郭区”里,以是,围绕在洛阳“郭区”外的河水、漕渠实际上便形同成为了洛阳的“外郭”。
洛阳城东有一条阳渠,是在本朝初年挖掘开通的,这条漕渠就是洛阳城东的“外郭”,而七里桥则便是阳渠上的一座大桥,因与洛阳城相距七里,故此得名。在七里桥的桥东,也即阳渠东岸大约一里的地方,建有一座“门开三道”的大门,此门就是洛阳城东的“东郭门”了。
到得此门,再往前行,便是洛阳的外城区了。
洛阳共有十二座城门,合十二天干之数,不过这十二城门并非是一边三座,而是四面多寡不一,最少的北边,只有两座城门,南边最多,共有四座城门,而城西与城东则都是三座城门。
城东的三座城门从北向南依次是上东门、中东门、望京门。
七里桥离上东门最近。
荀贞闻前边部曲回报“已至七里桥门”,驻马前望,果见前头滔滔渠水岸上,平地而起一座占地甚广的雄伟高门。
从在荀贞马边的钟繇遂遥指此门,说道:“贞之,入了此门便是七里桥,过了桥就是洛阳外郭了。”
如是平常时候,傍晚时分正是热闹之时,从田间归家的外郭百姓或由远路而来的外地士人、商贾,往往会把桥上挤得水泄不通,而当下,桥上依然热闹,却不再是归家的百姓,也不见有外来的士人、商贾,反而俱是从城中、郭中逃出的洛阳吏民。
七里桥外的这道“郭门”本是有兵士驻守的,可眼下从城中出逃的吏民太多,些许兵士压根就管不住,放眼望去,远处的桥上、门里、门外俱是密密麻麻的人头,鼎沸的人声遥遥传来。
江禽从前头过来,向荀贞请示:“将军,桥门、桥上人太多,不好过,怎么办?要不要我带人先去把他们驱散?”
荀贞点了点头,见江禽要走,又叫住他,叮嘱说道:“桥下是水,人太多,你不要搞的鸡飞狗跳,免得有人坠河。”
江禽应诺。
荀贞传下军令,命三军暂停,由江禽先带人过去清道。
其实也用不着怎么清道,看到这么几千步骑甲士突然行至,桥上、门里、门外的百姓早就惊乱,过了桥的四散而逃,没过桥、离岸西近的纷纷又逃了回去,只留下桥上的一些,江禽带人过去只不过略微吆喝了几句,便将之悉数驱走,空出了宽阔的桥道。
守门的兵士可能也逃走了,又或者因见荀贞兵马势众而不敢上前问话,却是在无一人过问的情况下,荀贞率带四千甲士顺顺利利、通通畅畅地穿过桥门,行过桥路,进入了城东的郭区。
过了桥,离洛阳就只有六七里之远了。
在这个距离上,洛阳的城门、城墙已可清晰入眼。
墙高门伟,望之高耸雄壮,已令人惊叹,而尤令人惊叹的,却是城内宫省区的宫殿和门阙,遥望之,也不知是何宫、何阙,远高出城墙之上,明峻挺立,郁郁如与天连。
如后世的北京城又被称为“四九城”一样,汉世的洛阳亦有俗名,又被称为“九六城”。
只不过,北京的“四九城”之称指的是北京有四个皇城门、九个内城门,而洛阳的“九六城”之称指的则是洛阳城池的东西、南北之长,洛阳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因此俗称“九六城”,——四面城墙的长度加在一起,周长达二十九里,占地极广,极是雄伟了。
荀贞、戏志才、钟繇等随中军过了桥,兜马至道边,看余下的部曲络绎渡河。
许仲、辛瑷、荀成本在军中各部压阵,这时相继来到荀贞马前,询问道:“君侯,前边即是洛阳了,我等是直接入城,还是先择一地驻军?”
洛阳乃是京都,许仲、荀成不知荀贞的心意,不敢擅自做主,眼见天色已暮,秋冬天短,很快就要入夜了,所以提前过来询问下步行止。
荀贞转望洛阳,看了片刻,回过头,对他三人说道:“等下我先入城,汝等可於上东门、中东门外择一地扎营,等我军令。”
无诏书而擅带私兵至洛阳已是不妥,如再无诏书而擅带兵入城则更是不该,——事实上,洛阳十二城门,每门各有一“候”,皆有数百戍兵屯驻,统归城门校尉管领,无有诏令,荀贞纵是想带兵入城也是万万难行,除非他用武力强行攻入,但如果那么做,也就等同造反了。
许仲、荀成、辛瑷应诺,各归本部,自等部队悉数过河之后,往上东门、中东门外择地驻扎。
荀贞心道:“阿褒也不知找到董卓部曲,探听清楚董卓带了多少兵马来洛了没有?”迟迟不见陈褒回报,想来应是仍未探查清楚。
他转对戏志才、钟繇说道:“志才、元常,天快夜了,我们先入城去吧?”
洛阳与别的城邑一样,晚上皆有宵禁,经了前几天的宫城大乱,也不知宵禁提前了没有,还是趁早赶着入城为好,以免城门关闭,就得等到明天才能进城了。
戏志才、钟繇点头应是。
当下,荀贞没有带太多人,只点了典韦、赵云、原中卿、左伯侯、严猛等十余勇武亲卫,又特地叫来刘邓、魏光伴从,文士则只带了戏志才、栾固,余下的左右、亲卫皆留下从军而行,一行不到二十骑脱离了大部队,由钟繇在前引路,驰行奔向洛阳城门。
时人有诗云:“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讲的就是洛阳上东门外的风光。上东门外道路宽敞,沿路两边种植的尽是杨树、松柏,由此向北眺望,可见城北的北邙山。
适时天暮风凉,道边树木飒飒,前头洛阳雄浑,侧眺北邙森森。
荀贞策马迎风,胸中情绪潮涌。
穿越到这个时代十几年了,这是他头次来到洛阳,但心中却无半点激动,有的只是深深的担忧。
( 三国之最风流 p:///0/622/ )
猜你喜欢
- 风之清扬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邮件反馈
- 风之清扬
-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 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 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 新书启航
- 风流龙哥
- 王子,本是东北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混混,因缘巧合之下拜在偷偷下界的天蓬元帅门下,成为修真界万年以来最年轻的地仙,一年称霸东北,三年统一中国黑道 被人算计,用十颗核弹送回三国时空,且看一手创立天下会的王子如何称霸三国,收小弟,拉大旗,征服三国一个又一个的绝世美女,貂蝉、甄宓、蔡文姬、孙尚香、大乔、小乔等诸
- 三国晓渊
- “叔,你说我父亲已经在家等着我了“是啊,我的好侄儿,你快上车吧”某中学门口前的这番对话,无异于是一场噩梦的开端。背着沉重书包,稚气未脱,还一脸天真无邪的少年就这么毫无防备,匆匆忙忙的坐进了前面停放着的一辆黑色轿车本站提供三国晓渊的作品《风流少年玩转天下》最新好看的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无广告干扰,并提
- 小李相国
- 我就想写三国的人,单独列开的写,大概就是这么事情,没别的了 分为三篇,曹魏篇,蜀汉篇,东吴篇。
- 无伤
- 穿越三国乱世,身为白马将军的儿子,公孙续是否能眼睁睁看着威震天下的白马义从就此消失?他能否改写这段历史?开光系统在手,武将,美女统统臣服,枭雄,英雄一一踏平!重写这三国史书!公孙续:我的理想是打到国外去!让他们给我的白马义从养马!
- 卧龙游三国
- 一次实验中,潘龙的DNA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能变大缩小“我能力大无穷“我能一跃千里“那我能一统三国成就千古帝业吗”主角从孤身一人,到拥兵百万,一路收兵收将,终成帝业!书友群qq:426261641—喜欢热血打斗的可以看卧龙的另一本书《三国之单挑猛将,此书已完结,对的,已完结,书中上百场单挑,让你看个
- 持刀斩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