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谌问荀贞打算何时出兵争徐,荀贞正待回答,门外忽有人来报:河内急信。
却是河内袁绍遣人送来了私信一封。
荀贞即令将信呈上,展开观看,看罢,心中想道:“这件事终於来了!”抬头看向堂上,见戏志才、荀攸等人都在看着自己,等自己说话,遂令左右把信递给戏志才,叫诸人传看。
戏志才看罢,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荀彧看罢,双眉紧蹙。
荀衍、荀谌兄弟看罢,面面相觑。
荀攸看罢,神色未变,只是在把信递还给荀贞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袁本初不足与谋。”
荀贞接住信,随手放在案上,问向诸人:“诸位都看过此信了,对袁将军在信中的所言,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荀彧自看过信始就深深不满袁绍信中所言,如鲠在喉,遂当先开口说道。
他挺身正坐,严肃地说道:“天子虽尚未归洛,而董卓已败退长安,今董卓又废五铢,铸小钱,倒行逆施,长安百姓民不聊生,民怨沸腾,而关东州郡,现今无不以反董为号,天下之势不可逆也,由此可见,董卓之败只是早晚的事,而如按袁将军信中所言,则天下将危。”
荀贞点了点头,问戏志才,说道:“志才,卿何见也?”
戏志才轻笑了一声,说道:“观袁本初此信,满篇读下来,我只看到了两个字。”
“哪两个字?”
“‘无谋’。”
“噢?”
“袁氏四世三公,为国所重,当董卓乱朝之时,天下志士无不跷足以望之,何以?无它,唯望袁氏可解国难、扶汉室而已,不辞千里而奔从袁本初者如云。山东起兵,共讨董卓,袁本初为盟主,怀国仇家恨,而却安兵不动,已失天下人望,今其复又欲行废立事,可笑可笑!”
却原来,袁绍此信中,讲的不是别事,正是他想要废掉当今天子,改立刘虞为帝。袁绍在信中说:我与韩文节共谋长久之计,要使海内见中兴之主,如今长安名义上有幼君,却不是汉家血脉,而公卿以下官吏都媚事董卓,如何信得过他?以我与韩文节之见,当前应举二事,一则派兵驻守关津要塞,使董贼衰竭而亡,二来便是东立圣君,如此,太平之日指日可待。
在信末,袁绍询问荀贞的意见。
当初灵帝末,灵帝喜欢幼子刘协,想立为太子,可一直没能立成,灵帝驾崩后,他的嫡长子刘辩继位登基,便是后世所说的“少帝”,刘辩的舅舅是何进,所以刘辩是得到何进、袁绍等支持的,可最终刘辩却被董卓废黜,刘协登基成为了当今的新天子。可以这么说,刘协的这个帝位本来就是没有得到袁绍和一些士人的认可的,那么袁绍在这个时候,提出废掉刘协,改立天子,看起来好像是“不可思议”、“胆大妄为”,可从袁绍和那些本就不认可刘协的士人们的角度去看,却也是顺理成章,可以理解的。至於袁绍信中所说:长安的今天子不是“不是汉家血脉”云云,这显是污蔑之词,只是为了给废立天子找到一个借口。
袁绍以己度人,他觉得他不认可刘协,韩馥亦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他就认为荀贞做为“士人一党”,做为“袁党”的一员,应该也是会同意他的这个建议的,所以写了这封信来,虽是在信末“礼貌客套”地“询问荀贞的意见”,而实际上他是期望能得到荀贞的“支持”。
荀贞现今为一郡太守,在群雄中,地盘虽不大,只是普通,但他帐下精兵强将,又有光复洛阳之名,故而,袁绍是很看重荀贞的支持的。
听完戏志才的意见,荀贞又问荀衍、荀谌兄弟:“二兄以为如何?”
荀衍、荀谌的年龄都比荀贞稍大,因而荀贞称他两人为“兄”。
荀衍说道:“天子无失德,虽西迁长安,而罪不在天子,此董卓之罪也。袁本初妄提废立,难道以为他是伊尹和霍光么?”
荀谌同意荀衍的意见,说道:“昔年郑国和息国因言语不和而失和,息侯伐郑,而最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国将亡。‘不度德,不量力’而欲行废立,袁本初可谓今之息侯。”
荀贞问荀攸:“公达,卿以为呢?”
荀攸说道:“袁本初不臣之心,昭然已揭。”
戏志才、荀彧等人已经把该说的话都说得差不多了,所以荀攸没有多讲。
荀贞说道:“如此,卿等是都认为:我应该拒绝袁本初此议了?”
戏志才说道:“正该如此。”顿了顿,先环顾了一下堂上,然后复看向荀贞,又接着说道,“袁绍此议如得行,则河内必将独大,久之,不可制矣!”
袁绍的这个提议算是翻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他不但要“挟天子”,——刘虞一旦被立为天子,肯定不能再待在幽州,或是去洛阳,或是就在冀州,那自然便是将会身处袁绍的势力范围,为袁绍所控制,——而且袁绍还是更进一步,要“废立天子”,要得个拥护之功,一旦他的此策得以实行,确是如戏志才所说,那他必将会在群雄中独大,无人可与抗衡了。
闻得戏志才此言,荀彧兄弟倒也罢了,荀攸深以为然,说道:“确然如此!”
荀谌提出了一个问题,说道:“若是即便不得将军支持,而袁绍一意孤行,又该如何是好?”
荀彧沉吟说道:“刘幽州素有忠仁之名,想来纵便是袁本初提出此议,他也肯定不会接受的。”
戏志才笑道:“正如休若所言,今天子无失德,罪在董卓,刘幽州汉家宗室,久负盛名,向来爱惜名望,以我料之,断然不会昏了头去听袁本初此议的。”
荀彧是从刘虞平时行事的风格出发来做的分析,而戏志才的这句话虽说得隐晦,在座诸人皆聪明人,却也都能听得明白,他这却分明是“诛心之言”了,他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在说:刘虞如果接受了袁绍的此议,那他往昔的“盛名”必然会不复再有,刘虞既一向爱惜名望,那他肯定就是不会接受袁绍的此议了。
荀贞以为然,他是知道历史走向的,也正因此,听了荀彧、戏志才的分析,才更佩服他两人的“先见之明”。
荀攸这时又起身离席,伏拜堂上,正色说道:“袁本初空拥高名,而已显不臣,为扶助汉室,攸敢情将军早定取徐之策。”
( 三国之最风流 p:///0/622/ )
猜你喜欢
- 风之清扬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邮件反馈
- 风之清扬
-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 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 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 新书启航
- 风流龙哥
- 王子,本是东北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混混,因缘巧合之下拜在偷偷下界的天蓬元帅门下,成为修真界万年以来最年轻的地仙,一年称霸东北,三年统一中国黑道 被人算计,用十颗核弹送回三国时空,且看一手创立天下会的王子如何称霸三国,收小弟,拉大旗,征服三国一个又一个的绝世美女,貂蝉、甄宓、蔡文姬、孙尚香、大乔、小乔等诸
- 三国晓渊
- “叔,你说我父亲已经在家等着我了“是啊,我的好侄儿,你快上车吧”某中学门口前的这番对话,无异于是一场噩梦的开端。背着沉重书包,稚气未脱,还一脸天真无邪的少年就这么毫无防备,匆匆忙忙的坐进了前面停放着的一辆黑色轿车本站提供三国晓渊的作品《风流少年玩转天下》最新好看的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无广告干扰,并提
- 小李相国
- 我就想写三国的人,单独列开的写,大概就是这么事情,没别的了 分为三篇,曹魏篇,蜀汉篇,东吴篇。
- 无伤
- 穿越三国乱世,身为白马将军的儿子,公孙续是否能眼睁睁看着威震天下的白马义从就此消失?他能否改写这段历史?开光系统在手,武将,美女统统臣服,枭雄,英雄一一踏平!重写这三国史书!公孙续:我的理想是打到国外去!让他们给我的白马义从养马!
- 卧龙游三国
- 一次实验中,潘龙的DNA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能变大缩小“我能力大无穷“我能一跃千里“那我能一统三国成就千古帝业吗”主角从孤身一人,到拥兵百万,一路收兵收将,终成帝业!书友群qq:426261641—喜欢热血打斗的可以看卧龙的另一本书《三国之单挑猛将,此书已完结,对的,已完结,书中上百场单挑,让你看个
- 持刀斩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