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用文直等六人为部郡国从事,以文直总揽,徐宣等人各监一郡;又填补州府吏员中的缺额,除少数职位外,余所缺者皆以合适的人选充任。这是荀贞入州府后办的第二件和第三件事。
文直等人有的尚在广陵,陈应则在淮浦。
等他们奉檄皆至,荀贞给他们统一送行,与文直一起亲把他们送到城门外,对他们说道:“范孟博为清诏使,案察冀州,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今诸君巡州部,望以此自励。”
范孟博即范滂,党人的“八顾”之一,奉命案察冀州,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赃污的,皆望风皆印绶去。戏志才用朱穆的故事来比拟荀贞当下,荀贞则用范滂的事迹来勉励徐宣等人。
徐宣等人皆道:“诺!”
送走了徐宣等人,荀贞自与文直等回转州府。
回到州府,荀贞又勉励文直了几句,叫他且归己曹,熟悉一下将要负责的工作。
把州府的事情处理得暂时告一段落,荀贞又把主要的精力投入了军务之中。
首先,军资这一块儿。
陶谦这几年在徐州搜刮颇狠,诸如粮、布之物,皆不缺,足可供应万人三年之需。
兵器、甲衣、军械诸物亦不少,堆满了州府的武库,粗略计算,用之装备个万余人不在话下,只是荀贞现在不但没有扩军的打算,而且在接收了大量的下邳、徐州和丹阳兵俘虏后,他反有裁军之念,所以这些兵甲、军械一时间却是用不上的,只是令武库令妥善保管,常常检验。
其次,便是俘虏这一块儿。
下邳兵、徐州兵、丹阳兵等等各类降卒加在一起,总计三万多人。经过下邳、东海的历战,除去战死和重伤导致残疾的,荀贞的本部部曲现还有近两万之众。也就是说,加上降卒,现有五万多兵士需荀贞去养,这个数额太大了,荀贞需要进行精简,留其勇者,汰其老弱。
荀贞令许仲、荀成总负其责,经过这么些天的紧张甄选,精简的工作已经到了尾声。按照荀贞的意图,降卒最多只留用一半,即一万五千人左右,余下的悉数交给江禽,转为屯田部队。
在许仲和荀成选、汰降卒的期间,此战中诸将所立下的功劳被统计了出来。
经过和戏志才、荀攸、荀彧等人的多次商议,荀贞确定下来了封赏的名单和封赏的内容。
等到许仲、荀成把降卒精简完毕,荀贞召集各营别部司马以上的将校军吏,齐聚於镇东将军府内,——此府却是由戏志才、荀攸在郯县城中选取的一座现成宅院,稍作改动布置,便将之投入使用。荀贞已有州府居住,却又为何要再设一个镇东将军府?这可不是因为荀贞找个由头,给自己“置办宅院”,而是因为他需要有一个地方用来给镇东将军的幕府吏员办公。
荀成、许仲、徐荣以下,别部司马以上的诸校尉、军吏毕至,皆披甲,按照军阶高低,分成了十几排,乃至把宽敞的将军府正堂都快占满了。
人虽多,尽管皆虎狼士,在战场上无不陷阵冲锋,使敌胆寒,可此时此刻,却鸦雀无声。
若是闭上眼,甚至感觉不到堂上有人。
负责维持纪律的明威校尉夏侯兰立在诸将校军吏之侧,却是毫无用武之地。
能让这么多横行军阵的猛将们如此老实的,当然只有一人,那便是荀贞了。
荀贞高坐堂上,环顾诸将、校尉和别部司马们,说道:“下邳、东海历战,君等多有功,功则当酬。令:渡淮水、取下邳、拔襄贲,护军功也;下曲阳、克厚丘、以攻郯县,抚军功也。吾已上表朝中,举二将军为偏将军。曲阳、厚丘之得,徐将军功高,宜为裨将军。”
偏将军、裨将军是最低一级的将军名号,比中郎将高。
说完对许仲、荀成、徐荣的封赏,荀贞接着说道:“志才机深智远,公达谋略周备,无二君之运筹,或难决胜於千里。今表志才监军中郎将,公达参军中郎将。”
戏志才本是监军校尉,荀攸本是参军校尉,现两人的军职名号虽未变,但都升了一级。
荀贞继续说道:“臧君北拒黄巾,南迎义兵,安民尽忠,应加褒奖;中军陷下相,取下邳,武勇有谋;雍奴以别部渡淮,又攻曹豹,奋强突固;骑军驰骋千里,克强逐北,无坚不摧。今表藏君护军中郎将,中军抚军中郎将,雍奴荡寇中郎将,骑军鹰扬中郎将。”
臧霸被表为中郎将是诸人早有预料的,“护军中郎将”,此前是许仲的军职名号,荀贞现在给了他,显是一种对他的笼络。赵云被表为抚军中郎将,接任的是荀成此前的军职名号,可见荀贞对他的信爱。至於刘备,本身有功劳,关羽渡淮克徐,这一份功劳又算在他身上了一部分,故而亦得一中郎将职。辛瑷於此战中虽然没有太高的战功,但不是他的过错,此番数战,多是攻城,本就非骑兵之所长,他作为骑兵的最高长官,在步军多人升迁中郎将的情况下,若还仅仅只是个校尉,肯定不合适,所以荀贞也拔擢他作了一个中郎将。
拔擢了臧霸等四人为中郎将,荀贞又任命了两个中郎将:“军法既明,临阵乃勇,自掌军法,纤毫无错,是以上下同心,攻无不克,此明威之功也;粮者,军民之胆,无丰产屯田之力,便无三军陷阵之功。此二君当以表彰,各为中郎将。”
明威校尉夏侯兰,丰产便是丰产校尉江禽,两人分别因为执掌军法严明和屯田之功,也各得了一个中郎将职。
荀贞是主将,不必亲自把对诸将校的封赏内容全部颁发,说一下拔擢为中郎将以上诸人的封赏内容就足够了,余下的封赏内容则由宣康宣读。
除此三将军、七中郎将,荀贞又擢任了十一个校尉,分为十个武职校尉和一个文职校尉。
获迁武职校尉的十人是:张飞,得任厉锋校尉;关羽,得任横野校尉;潘璋,得任先登校尉;文聘,得任折冲校尉;阙宣,得任昭德校尉;此外,是孙观、昌豨、吴敦、尹礼、孙康五人。
获任文职校尉的是荀谌,得任辅正校尉。
又改了六个校尉的名号,分别是:把刘邓“讨贼校尉”的名号换迁成了“冠军校尉”,把陈褒“建威校尉”的名号换迁成了“中军校尉”,把陈午“平虏校尉”的名号换迁成了“左军校尉”;把江鹄“建功校尉”的名号换迁成了“前军校尉”;把高素“颍川右军校尉”的名号换迁成了“后军校尉”;以及把臧洪“左军校尉”的名号改换成了“忠正校尉”。
此六个改名号的校尉,除了臧洪是从武职转为文职,余下的刘邓五人却是荀贞给自己部队里边的校尉号定下了一个尊卑次序,即此次改动的:以冠军为最上,以中军、右左前后次之,再次的便是“杂号校尉”了。
校尉之下,荀贞又擢任了四个都尉。
分别是以甘宁为彭城都尉,以黄迁为琅琊北部都尉,以何仪为下邳都尉,以凌操为东海都尉。
甘宁等四人在战前都是别部司马,於此次战中各有功,遂得升迁都尉职。徐州五个郡国,荀贞只任了四个都尉,单单没有任命广陵都尉,他的意思很明显,除下邳、东海乃是新得,需设都尉以负责郡中治安外,他就是要借机把彭城、琅琊两个郡国的治安权也收回到州府手上。
都尉以下,是假校尉、军司马的拔擢任用,分有苏则、高甲、高丙等被擢为了假尉,陈即、姚颁、苏正、史巨先等被擢为了军司马。
( 三国之最风流 p:///0/622/ )
猜你喜欢
- 风之清扬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邮件反馈
- 风之清扬
-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 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 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 新书启航
- 风流龙哥
- 王子,本是东北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混混,因缘巧合之下拜在偷偷下界的天蓬元帅门下,成为修真界万年以来最年轻的地仙,一年称霸东北,三年统一中国黑道 被人算计,用十颗核弹送回三国时空,且看一手创立天下会的王子如何称霸三国,收小弟,拉大旗,征服三国一个又一个的绝世美女,貂蝉、甄宓、蔡文姬、孙尚香、大乔、小乔等诸
- 三国晓渊
- “叔,你说我父亲已经在家等着我了“是啊,我的好侄儿,你快上车吧”某中学门口前的这番对话,无异于是一场噩梦的开端。背着沉重书包,稚气未脱,还一脸天真无邪的少年就这么毫无防备,匆匆忙忙的坐进了前面停放着的一辆黑色轿车本站提供三国晓渊的作品《风流少年玩转天下》最新好看的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无广告干扰,并提
- 小李相国
- 我就想写三国的人,单独列开的写,大概就是这么事情,没别的了 分为三篇,曹魏篇,蜀汉篇,东吴篇。
- 无伤
- 穿越三国乱世,身为白马将军的儿子,公孙续是否能眼睁睁看着威震天下的白马义从就此消失?他能否改写这段历史?开光系统在手,武将,美女统统臣服,枭雄,英雄一一踏平!重写这三国史书!公孙续:我的理想是打到国外去!让他们给我的白马义从养马!
- 卧龙游三国
- 一次实验中,潘龙的DNA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能变大缩小“我能力大无穷“我能一跃千里“那我能一统三国成就千古帝业吗”主角从孤身一人,到拥兵百万,一路收兵收将,终成帝业!书友群qq:426261641—喜欢热血打斗的可以看卧龙的另一本书《三国之单挑猛将,此书已完结,对的,已完结,书中上百场单挑,让你看个
- 持刀斩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