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因是降将,虽得荀贞信用,现今於荀贞帐下位仅次荀成、许仲两人,为裨将军,监广陵一郡兵事,而其实并不为别将亲近,之前受他节制的陈褒、文聘,以及现仍为其部下的关羽、苏正、文魏等,多只是从命而已,私下与他几无往来,独陈褒甚敬重他。
徐荣自知身份,对此倒是并不介意,反正只要荀贞信任他,部下肯听从军令,对他而言之,这就即可了,而且他也并非孤家寡人,除了关羽部等外,他的手下也还是有他昔日的旧部的,比如部曲将吴明、军侯夏庆等,都是跟随他很久的老乡,军伍之余,时常相聚,亦得其乐。
他想对荀贞说的为难事与这些无关,他想说的是“如今手下快要没兵了”的事儿。
荀贞最近的两次调兵,一次往兖州派兵,一次往九江派兵,都主要是从广陵抽调的,先是调走了陈褒,接着又调走了文聘,这就导致广陵的驻兵急剧减少,现下只有约两千人了。用此两千人守境尚行,若是对外用兵,那便是大大不足,完全不够使用了。
听完了徐荣的为难诉说,荀贞点了点头,说道:“君虽名将,难为无米之炊,我自知也。我已令幕、州两府扩建部曲了,前日接幕府上报,已从伯禽的屯田兵中料得了三千劲士,并遣了得力的干吏正在淮泗招募精勇,高堂隆诸君也已回到泰山,正为我募取悍勇。至多到下月初,早则本月底,初步的扩军便可完成,到时我会优先拨给你,以补充广陵兵力。”
徐荣喜道:“若是如此,最好不过!”
荀贞沉吟片刻,说道:“君既提及此事,我正有一件事想要与君商议。”
“敢请将军言之。”
“幕府中有人建议我,不如重申正卒之役,改募兵为征兵,君意可否?”
“募兵”、“征兵”是两种不同的兵役制度。
前汉时,承袭秦制,采用的是征兵制,以帝国内编户齐民中的适龄男子为征兵对象,除宗室、贵族子弟等有诏命免除服役的,以及身高不足六尺二寸,即“罢癃”的,其余都要服役,最早是十七岁便到应征之龄,文帝时推迟到二十,昭帝以后皆以二十三为始,法定的服役期限为两年,第一年称为“正卒”,主要是接受军事训练,在地方服役,役满一年后,或先行归田,以后再应征,或接着当一年的“卫士”或“戍卒”,卫士服役於京都,戍卒服役於边疆。
到了本朝,虽没有明文取消征兵制,一些郡县依然会把适龄的男子之户籍改为军籍,比如而今刚到郑玄门下求学未久的崔琰,他年轻时好击剑、尚武事,之所以后来折节读书,便是因在他二十三岁那一年,他的乡中长吏把他的户籍从不服役的“小男”改为了需服役的“正卒”,
依按汉家律法,“能通一经者”是不需要服役的,崔琰因此而感到了耻辱,从而才发奋求学,但因光武帝罢省内地的郡国兵,征兵制在内郡基本上已经废弛,所以崔琰虽是被“乡移为正”,却并没有参加正卒的训练和编入郡兵。至於边郡,因为面临的军事压力大,故而在这方面要比内郡执行得严格,正卒的征用、训练活动仍在正常进行,然地位也已远不能与募兵制相比。
追溯本源的话,募兵制实际上於汉初时已有,到武帝时及以后,此制渐盛,再到本朝,特别是在中央和内郡,更已成主流。
首先,羽林、虎贲郎、南北宫卫士、北军五营、城门兵、司隶校尉属兵,包括灵帝时的西园八校尉部等等屯驻、戍卫京城的中央部队都是招募而来的。
其次,因内郡已普遍停止正卒之役,这就导致内郡的武装力量不足,平时尚好,一旦出现贼患,各州郡县的长吏们就必须得要充实本地的兵力,兵从何来?征兵制已废弛,亦只能由募来,也就是说,州郡的武装力量大多也是招募而来的。诸侯讨董之际,山东诸州、郡的长吏们纷纷自行募兵,行之如素,无人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实际即是缘於此一不成文的惯例。
征兵制与募兵制相比较之,各有利弊。
总体来说,募兵的素质高於征兵,这是募兵之利。征兵制下,适龄男子从军不仅得不到赐钱,还要自备弓弩衣装,而募兵制下,除衣粮弓弩由国家供给外,还要领取相当数量的赐钱,要他们效命用力还得常有赏赐,因此一般说来,募兵可能会带来财政上的紧张,此是征兵之利。
但话说回来,之所以本朝会募兵盛行,却是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的。
在政治上不能有限地控制土地兼并的现象,使越来越多的土地集中到了少数人的手中,导致失地的流民日多,使征兵对象锐减,反过来,却增加了募兵的对象,此其一;农民的经济负担因调制等的推出而增加,贫苦农民为求生计,乃应募为兵以获得赐钱,此其二;随着地主势力的增强,宗族、宾客对大地主的人身依附也越来越强,使得私人部曲规模渐渐扩大,一些豪强地主为谋求功名,率领私人部曲应募为兵,给募兵制的盛行推波助澜,此其三。
徐荣虽非农家出身,却也是从底层成长起来的,他不太懂政治,却深知底层百姓的不易,听了荀贞的此问,他欲言又止。
荀贞笑道:“君有何言,尽管说来!”
徐荣说道:“荣昔在家乡,多见因应征正卒而致破家者,徐州虽比幽州为富,近年来屡经战乱,民户凋残,明将军此前数举政,务以休养百姓为要,今如大行征兵,恐失明将军本意。”
徐荣与刘备、张飞同州,他也是幽州人,家在辽东,是边郡,仍在实行征兵制,故此於征兵制对贫苦百姓的负担有亲眼之睹。
汉家虽说是“三十税一”,田租似是不高,可好处却不是落在了贫民身上,而是被地主豪强得去了。贫民无地,只能租种地主之田,通行的私租租率是百分之五十,乃至一半多,除此之外,国家征收的“三十税一”也是由贫民上缴,贫户负担之重,由此可知,不但田租重,还要交口钱、算赋、訾、刍稾等税,国家出现财政危机时,还要不定时地接受“征调”钱帛。这些是财物上的缴纳,国家和地方有事时,还需应劳役。
林林总总,如果再被征兵,等於说是还得自备弓弩衣装,即使不用他们自备,可至少他们要离家一年,亦即其家中在一年内都将缺少一个壮劳力,这对百姓的负担将会太大,也难怪徐荣说“多见因应征正卒而致破家者”。
固然,如实行征兵制的话,会减轻州里的负担,可也正是考虑到了百姓的负担,所以荀贞才没用接受幕府中吏员的这个提议,他这时拿这个问题来问徐荣,真正的用意是想考量一下徐荣有无怜民之心,毕竟徐荣虽是军人,可越是军人,越得知道顾惜百姓,不然难成“王师”。
听了徐荣的回答,荀贞笑道:“君言甚是,与我意正同。”心中定下,将来如到了出兵扬州之时,可用徐荣为一方面之将。≈;/p≈;
(),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 三国之最风流 p:///0/622/ )
猜你喜欢
- 风之清扬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邮件反馈
- 风之清扬
-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 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 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 新书启航
- 风流龙哥
- 王子,本是东北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混混,因缘巧合之下拜在偷偷下界的天蓬元帅门下,成为修真界万年以来最年轻的地仙,一年称霸东北,三年统一中国黑道 被人算计,用十颗核弹送回三国时空,且看一手创立天下会的王子如何称霸三国,收小弟,拉大旗,征服三国一个又一个的绝世美女,貂蝉、甄宓、蔡文姬、孙尚香、大乔、小乔等诸
- 三国晓渊
- “叔,你说我父亲已经在家等着我了“是啊,我的好侄儿,你快上车吧”某中学门口前的这番对话,无异于是一场噩梦的开端。背着沉重书包,稚气未脱,还一脸天真无邪的少年就这么毫无防备,匆匆忙忙的坐进了前面停放着的一辆黑色轿车本站提供三国晓渊的作品《风流少年玩转天下》最新好看的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无广告干扰,并提
- 小李相国
- 我就想写三国的人,单独列开的写,大概就是这么事情,没别的了 分为三篇,曹魏篇,蜀汉篇,东吴篇。
- 无伤
- 穿越三国乱世,身为白马将军的儿子,公孙续是否能眼睁睁看着威震天下的白马义从就此消失?他能否改写这段历史?开光系统在手,武将,美女统统臣服,枭雄,英雄一一踏平!重写这三国史书!公孙续:我的理想是打到国外去!让他们给我的白马义从养马!
- 卧龙游三国
- 一次实验中,潘龙的DNA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能变大缩小“我能力大无穷“我能一跃千里“那我能一统三国成就千古帝业吗”主角从孤身一人,到拥兵百万,一路收兵收将,终成帝业!书友群qq:426261641—喜欢热血打斗的可以看卧龙的另一本书《三国之单挑猛将,此书已完结,对的,已完结,书中上百场单挑,让你看个
- 持刀斩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