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欲望:野村情事》第93章 最后的担忧

    第93章最后的担忧

    雪终于停了,外面已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初雪把广阔无垠的大地一律拉平,花园也好,荒村也罢,全都失去了各自的特色,到处美丽得耀眼炫目,使人不能想象这个世界上竟会有几分钟之前发生的那种荒诞的丑剧,不能想象人会有那种种龌龊得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的心地。

    孙耀文和赵老捏两口子的尸体,是中午的时候被村里逃荒外出的人发现的。发现以后立刻跑来香容家报信,香容家里没有男人,狗子年纪还小,所以只有到慧云寺里去找陈默然哭诉。默然听看以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叹了口气,找了辆排子车。他们到野地的时候,香容就扑了过去,有气无力一声嚎啕:“俺哩爹呀,俺哩娘啊,女儿不孝,把您二老饿死了……”。纪氏再世的时候,最疼的就是香容,虽然后来强迫他嫁给肖建,母女差点决裂,可香容知道娘是为了自己好,希望她能够吃的饱穿得暖,天下有狠心的儿女,却很少看到狠心的爹娘。陈默然默默无语,把三个人的尸首搬上了车,抬手摸到孙耀文的时候,发现他竟然还有一口气,赶紧把身上的破大衣脱下来盖在了他的身上,一并拉了回来。现在所有的恩怨都不能再提了,救人要紧。赵老捏两口子的尸体被默然拉到了陈家大院,香容的哭声终于引来了对门的姐姐新荣,孙耀武两口子也赶了过来,进门嗓子一扯就哭开了。孙耀武的哭声一听就知道是虚情假意,扯着公鸡一样的破锣嗓子,只见干嚎,不见落泪。从前跟纪氏的一段缠绵往事萦绕在心头,纪氏年轻的时候风流成性,对赵老捏朝三暮四很少理睬,现在她死了,陪伴她的只能是赵老捏。无论她愿意不愿意,现在也由不得她了。

    香容找来了村里的主事,主持埋葬爹娘的仪式,虽然现在是饥荒年间,死人的事天天都有,但毕竟是有儿女的人,简单的殡埋还是要有的。

    谁也不知道大雪纷飞的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孙耀文会跟他们晕在了一起。没有人去关心这些不得饥饱的闲事。孙耀文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家里的土炕上,身上盖着被子,素兰若无其事坐在炕头上,对他爱理不理,好像他的死活本来就跟她无关。孙茂源却倒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踱步,他干瘦尖削的下巴上,一绺山羊胡子翘来翘去,这个久经风霜的老人并没有让漫长的饥饿击垮,无论他几天水米不进,却仍然能够保持着神采奕奕的表情,两只犀利的目光随时能看穿任何人的心思。他知道,家里谁都可以到下,谁都可以饿死,只有自己不能。他是一家之主,家里的顶梁柱子,他要是倒了这个家就算完了。

    土房里如死一般寂静,皑皑的雪光透过糊着报纸的窗户映照进来,每个人的脸都像死人似的苍白。孙茂源抬手指了指不成器的儿子,对这种朽木不可雕的人材,实在没话可说,最后哎地长叹了一声,一拍大腿低头走出了门去,那意思,你爱咋咋的,以后不管了。

    天终于放晴了,这场春季里罕见的积雪给了饥寒交迫的人们致命的一击,但也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他滋润了土地,让久旱的墒情得到了化解,预兆着来年必是一个丰收年。果然,大雪下过以后气温一路回升,田野里的树叶和小草很快展露了头角。久经饥饿的人们疯狂地扑向了野地,只要是能吃的,有绿色的东西都不会放过,槐树叶和杨树叶刚刚露头就被洗劫一空,这一年,马和菜,灰灰菜,和醋溜菜成了人们饭桌上最美味的佳肴,接下来榆钱下来了,又成了人们饭锅里久吃不厌的口粮,再接下来槐花开了,地理的野草和野菜更加丰富起来。人们欢呼着,像一只只绵羊一样,趴在地里就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六零年过来的人们终于知道了粮食的宝贵,这一年,虽然任何一家再也拿不出一粒粮食,但却没有再饿死过人,人人提前就做好了防范,家家开始储存食物,把松子,酸枣,以及各种野果子和野菜培干,大把大把装填在麻袋里,吊在房顶上,以备不时之需。连着不到两年的饥荒,嘎子沟的住户几乎减少了三分之二,特别是六零年,没有增添过一个人丁。初夏的时候,第一批救济粮到来了,由于数量有限,人们根本舍不得吃,大队研究决定,把稻谷,高粱和玉米,做为种子撒在地里,把小麦作为来年的种子暂时入库,一时间,田野里再一次出现了忙碌的身影,看着地里一颗颗宝贵的禾苗,人人都小心翼翼,恐怕一不小心糟蹋了,锄地的几乎不敢迈步,拿锄头的手时时都在颤抖,当一不小心除掉一颗玉米苗以后,总要蹲下去叹息老半天。

    农民对庄稼的感情,对田地的感情,对粮食的感情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深厚。到了秋天,丰收的庄稼收割以后,麦子种了下去,嘎子沟终于恢复了前几年的平静。

    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过去以后,陈默然再一次陷入了恐惧之中,他坚信,王半仙临走时的话是正确的,嘎子沟必将遭受三灾三劫。至少他说对了一半,蝗灾,旱灾和饥饿,应该算作两灾一劫,还有一灾两劫在等着他们,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降临在人们的头顶上。蜗牛不会平白无故的死去,他相信因果报应,相信天理循环。同时又为嘎子沟的人深深地担忧。

    ( 迷失的**:野村情事  p:///0/556/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