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烨与国防院的几位部长,商讨了好几天,终于草拟了一份军事改革的方案,交给朱由检后,朱由检觉得不满意,让他拿回去修改,反复修改了三次,朱由检才基本满意。←頂點小說,
既然是关于军事方面的改革,国防院的高官又集体参与草拟方案,朱由检准备直接公布执行,但李春烨认为,这次的军事改革,恢复了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隐隐有提升军人地位的嫌疑,加上伤亡士兵的抚恤金比较大,最好能让百官们知道。
反正以后这些制度需要文官们去执行,不让他们知道是不可能的,朱由检也就同意了李春烨的建议。
草朝会上,李春烨宣读了军事改革的草案。
这次的军事改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伤残亡军人的抚恤问题。
大明新军已经初步建立了军队的职业化,将士在服役期间,不仅国防院会提供粮食和武器装备,还有基本的俸禄,相当于在做工,单位除了提供吃住,还发给酬劳。
虽然普通士兵的俸禄极低,每个月只有半两,但要养活家中为数不多的人口,差不多足够了。
如果将士在战争中立了功,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奖励,这样士兵们才渴望在战斗中立功,得到更多的战争奖,让老婆孩子生活得更好。
既然是战争,就可能有伤亡,一旦军人伤残或者死亡,其家人的生活必然受到影响,本来家中死了男丁,就是凄惨的事,加上生活也会陷入窘境,这就是士兵们的最大牵挂。
大明朝廷为了让军人没有后顾之忧,早就建立了一套伤亡军人的抚恤金制度,一旦士兵伤残或者死亡,朝廷会拨给钱粮或者钱财,保障士兵家庭的正常生活,让兵在战场上无牵无挂地为国立功。
这种制度本身不是欺骗士兵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否则,士兵一旦知道自己伤亡后,他的老婆孩子连饭都没得吃,谁还愿意安心打仗、勇往直前、为国捐躯?同伴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但大明伤亡士兵的抚恤金制度,一直比较混乱,不同的军队、不同地方的军队,抚恤金的标准不一,而且很多地方的抚恤金都是由地方官府发放,这就给贪墨带来机会,以致发放到户的抚恤金,越来越少。
特别是万历之后,朝廷入不敷出,便开始拖欠士兵的军饷,甚至连抚恤金都拖欠,这极大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大量的府兵几乎等同于普通的老百姓。
这次的抚恤金制度改革,就是建立全国标准一致的抚恤金制度。
抚恤金标准全国统一,可以防止发放过程中的克扣现象,士兵要是阵亡了,军队会给士兵的家庭发送一份士兵阵亡通知书,士兵要是伤残了,在出院之后,也会领到一份有医院签发的伤残等级证书。
根据新的《伤残亡士兵抚恤金制度》,士兵及其家属都能知道抚恤金的具体数额,死亡了多少,一级伤残多少,二级伤残多少,三级伤残多少,为了宣扬大明律法,每个县的城墙上都会贴出相应的告示。
士兵及其家属都有知情权,知道抚恤金的具体数额,发放的人员自然不敢克扣。
原来京师军的抚恤金比较高,地方军的抚恤金比较低,一方面是是因为大明的赋税收入不足,另一方面是京师军上前线比较多。
现在不同了,大明的赋税收入大大增加,已经超过了两千三百万两,而且由于新式火器的广泛使用,士兵的伤残亡大大减少,已经具备了统一发放抚恤金的条件。
至于京师军上前线较多,就更不是问题了,上前线才会有伤残亡,才有可能领到抚恤金,不上前线打仗,哪有什么伤残亡?士兵在训练中的伤残亡现象,也是存在的,但不会太多,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保障《伤残亡军人抚恤金制度》的实施,国防院还成立了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由伤残军人组成,主要是监督《伤残亡军人抚恤金制度》的落实,还负责处理有关的纠纷。
这些经过战场血与火洗礼的伤残军人,比别人更能体会伤残亡士兵家庭对抚恤金的需要。
监督委员会成员不再发放抚恤金,而是计入公务人员发放俸禄,这样不会增加财政负担,也就是说,这些伤残军人基本上是义务为同伴们追讨抚恤金。
由于北五省的军队战斗比较频繁,士兵伤残亡的人数比较多,暂时在北五省设立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由各省总兵管辖,以后逐步在中五省和南五省设立监督委员会。
伤残亡军人抚恤金制度的改革,实际上只是一个规范化的过程,朱由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杜绝发放过程的黑洞,更重要的是为了宣扬大明的律法,有法必依,他要让老百姓相信朝廷,相信朝廷制定的律法,律法就摆在那儿,谁也更改不了。
抚恤金制度以前就有,只是当时没有统一的标准,执行起来比较混乱,是滋生贪墨的温床,如果谁要是反对这项改革,那就说明你还想浑水摸鱼,从原来的混乱中捞一笔,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贪墨本来就是见不得光的事,谁敢明目张胆进行下去?而且还是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大明的《反腐律》就摆在皇帝的案头。
第一项内容没有人反对,大大提高了李春烨的信心,他随后宣读改革的第二项内容。
第二项内容是军人的荣誉问题。
作为大明的将士,一旦有了守土开疆的机会,谁不希望立功?功劳一般都可以转化为物质上的奖励。
国防院认为,仅有物质上上的奖励是不够的,还要建立起精神上的奖励,让大明将士以为国立功、守土开疆为荣,甚至发展到以成为大明的军人为荣,有时候,精神的作用比物质上的奖励更能调动将士们的精魂。
李春烨当然不知道纳粹德国和武士道日本,从精神上激励士兵是朱由检向他提议的。但李春烨从汉民族的实际出发,想到军人的荣誉制度,让朱由检十分高兴,颇有“竖子可教”的感叹。
军人一旦获得了荣誉,就会得到相应的荣誉勋章,荣誉勋章有五级,军官和士兵都可以根据军功获得,其中一级勋章以后每年不得超过两枚。
荣誉勋章仅仅代表军人的荣誉,不再额外增加奖励,没有什么经济利益,除了制作的成本,朝廷也不会增加经济负担。
既然不用花钱,大臣们也没有反对,权当是朝廷激励将士的一种方法。
由于国防院的疏忽,改革方案中,没有对以前的军功加以说明,也就是说,军人荣誉制度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国防院没有设立时间表。
以前的军功当然不会追溯到蒙元、两宋和大唐,就是大明,开国已经两百多年,开国将军们早就不在人世了,他们的后人有没有资格代领这份荣誉勋章,大臣们意见不一。
最后,大臣们一直同意,就从朱由检即位开始,计算武将的荣誉军功。
朱由检登基已经五年,大明发动了两次战争,一次是北伐建奴,一次是南征藏民暴乱。
本来荣誉勋章应该有国防院颁发,但这是第一次,为了让大家凑个热闹,朱由检和国防院都同意由大臣们共议。
首先是北伐战争,大明解决了十多年的国患,这是大明立国以来,战功最大、作战规模最大、收复土地最多的一次战争,作为北伐战争的总指挥,朱由检被大臣们推举获得一枚一级勋章。
朱由检是皇帝,他本来不愿与将士们争功,但他要是不愿接受这枚勋章,北伐的其他将士们也不好论功,再说,他以后还有可能亲自统兵,有了这枚勋章,可以增加在军队中的威望,想想也就同意了。
此外,独自统领北伐的中路大军、后来又独立收回奴儿干都司的袁崇焕也被授予一枚一级勋章。
北海舰队陆战第一师在掩护袁崇焕的大军度过三岔河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师长李长山获得一枚一级勋章。
获得二级勋章的人就更多了,中路军的杜文焕、左路军的满贵、北海舰队司令卫信、留守岭北省的洪承畴等。
低级的勋章估计人数很多,大臣们就没有一一议论了。
南征藏民暴乱的战争,无论规模还是影响力,都远远不能与北伐战争相比,大臣们只是给南征军的两位主帅沐启元、左良玉评定了一级勋章。
为了给荣誉勋章增加一点喜庆效果,朱由检当朝宣布:一级勋章获得者,除皇帝外,见任何人都不用下跪;二级勋章获得者,见正三品以下官员,一律不用下跪;三级勋章获得者,见正四品以下官员,一律不用下跪;四、五级勋章获得者,见从六品以下官员,一律不用下跪。
在朱由检的心目中,这仅仅是一种礼仪,或者说是勋章获得者的一种资格,没有多少实质的内容,后世就没有跪拜之礼,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但是在现在的大明,这是对军人的一种激励,是军人梦寐以求的荣誉。
猜你喜欢
- 朱四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浮沉
- 玩心计,我喜欢,拼关系你能拼得过红三代 耍手腕,我欢迎,你能比得上老子两世的见识 拼金钱,我高兴,咱老妈是全球第三财团的总裁,我用一火车皮一块钱的钢镚砸死你 官场凶险,步步为营;美人如玉,情愫始生 权谋、关系、女人,秦牧纵横宦海 每满500贵宾加更2章 满100PK加更1章 80万字官方群:5506
- 沉沉浮浮
- 赵小飞从来没想过自己竟然也有发达的一天,小说突然受了追捧,收入连翻几倍,就连从来没什么联系的网站大大都邀请自己合租,怎么办?当然是美滋滋的过去住了 可是谁能告诉他为什么大大会这么热衷于撩自己?那双仿佛含了一汪春水的眼睛总是盯着自己就算了,嘴巴还总是说点又甜又骚的情话,他悄悄的问自己的编辑大人“你能相
- 晓芸腿
- 谁主浮沉/人生终有正义在
- 贴吧/晋江2017-03-28完结 文案 时移世异,沿时光长河,逆流而上,他成为历史上最耀眼的帝王们或者与之一一相遇…灿若烟花的短暂相逢,是否每一次的结果都只能是错身而过 虐受不虐攻,主攻强攻文 PS 1。此文超级主攻 2。作者玻璃心,评论请以夸奖为主 3。快穿,结局不定,绝不反攻,不生子 4。虐受
- 咕叽羊
- 后来舒纾和朋友一起讨论过钱钟书的围城,印象最深的是方鸿渐说的那句话“让他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岁月漫长,人潮汹涌,浮浮沉沉的世事中,自始至终,他都是她的三分男孩
- 冰公主
- 一梦浮生晚目录哪里有易云睿夏凝是这本的男女主角,是由作者冰公主所著。一梦浮生晚在线阅读,主要讲述的是男朋友结婚,新娘不是她还被说成是小三,一天之间受千人所指,万人所骂 为此她决定答应易家三少莫名求婚从此她成为万众瞩目的名门夫人 契章 军人要有铁一般的意志,这点冯乐很清楚 他也很清楚自己在开着车 但他
- 尘印/千觞
- 晚安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