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第一百三十六章 广州聚将

    第一百三十六章广州聚将

    虽然李过在赣州城外小挫张应元一把。但是李过的心中非常清楚,知道这仅仅是一场赌博而已,庆幸的是他赌赢了。但是如果张应元大举追击的话,李过也不能保证,他们能不能逃到广州。

    进入广东省之后,与明军接上头之后。李过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地方官员对李过的态度非常好。

    在韶州一落脚,不过一两日,绍武的命令就到了。

    李过被封为襄阳公,又加封了一级。李过麾下的各级将领都有封赏,爵位好像不要钱的一样砸下来了,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对绍武朝廷来说,爵位这东西,的确是性价比最高的封赏了。

    因为它的确不要钱。

    李过一是有受宠若惊之态。

    绍武还召李过所部入京,这个京是广州。由地方上供应粮草。

    李过就这样心怀忐忑之心,踏上了去广州之路。

    在广州城之中,李过似乎成为了得胜之事,一行人骑兵从大街穿城而过,最后在城外驻扎。然后绍武又请李过入宫宴饮。所以礼遇都是一等一的。

    只是李过并没有发现,在围观李过来广州的百姓之中,有一人在二楼才窗户之上冷冷的旁观。

    不是别人,正是胡澹。

    胡澹见了李过过来,就立即关闭了二楼窗户,仅仅从窗户缝中观察。他记得当初在襄阳,胡澹与李过也是有数面之缘的,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胡澹也不知道李过还记得不记得了。

    但是做他这样的事情,自然是小心无大过。

    “如今两帝之战,一触即发。”胡澹心中默默暗道:“李过来到广州城中,又有什么影响”

    而在绍武的酒宴之上,李过所想的也是这个问题。

    刚刚到广东的时候,还不明白这种礼遇是为了什么,李过觉得自己是势穷来投,本来也做好被打压一阵子的心理准备了,却没有想到这一来,就奉如上宾。礼遇非常。

    如果刚刚开始,李过还不知道为什么,是情有可原的,但是而今再说不知道,就是笨蛋了。

    一国两帝,彼此之间口舌官司已经打到尽头了。

    言语走到尽头,就是刀枪了。

    虽然还没有动手,但是彼此之间剑拔弩张的事态,却是非常明显了,不管是桂林与广东,都在拼命的招揽军队,特别是广州这边,很多海盗土匪,摇身一变都成为大明官军。

    更不要说李过这个名声在外的将领。

    对于这样的情况,李过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忐忑,但是时间长了,反而镇定下来了。

    或许有人还在桂林与广州之间徘徊,但是李过很清楚,他其实没有选择的。

    他的身份尴尬,乃是隆武力主之下,招抚的,

    在政治派系之上属于隆武的人,绍武继承隆武遗产,故而在外人看来,他根本先天上就贴着绍武的标记。他即便是投奔永历那边,也未必能得到重用。

    反过来说,李过对隆武当初推心置腹之举,还是有些感触的。

    “诸位爱卿。”绍武朗声说道:“先帝励精图治,以求恢复,不幸大业未成,身先卒。朕乃先帝之弟。当继承先帝之遗志,励精图治,势将北伐,恢复两京。”

    隆武留给他最大政治遗产,就是恢复中原的口号。隆武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这上面的努力却没有打一点折扣。凡是有眼之人都看得出来。

    隆武死的壮烈,更是为绍武凝聚了不少人心。

    比起永历坐拥,万历,天启,崇祯,三朝遗泽相比。绍武自然大大不如,故而就要在他仅有的资本上大下功夫。他固然自然不可能,但也要用这个口号来凝聚人心,就好像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北伐口号,与老蒋台湾时期,天天喊的勿忘在莒。也是一个道理。

    “只是攘外必先安内。桂王以区区之地,妄自称号,至先帝大业,列祖列宗之江山于不顾,甚至有同室操戈之意,祸起萧墙,诚而今之大幸。诸位将军,谁愿意为朕平此逆贼。”

    李过来之前,也知道这一次大会儿,应该是战前的吹风会。自然立即出列说道:“末将深受先帝之隆恩,无以为报,今日愿为陛下效力,西征逆贼,平定桂乱。”

    李过一说,其他人纷纷应和,一个个出列纷纷表态。

    不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