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秦王之外,并没有什么人能够有勇气到抓住太子的错误一直不放的地步。
因此当秦王主动转移话题之后,安国君的误判一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第一个开口的人是秦国相邦范睢“大王,事已至此,大秦也只能够尽起大军和赵括再来一次大战了。”
范睢的这个提议几乎立刻就得到了在场所有秦国君臣的一致通过。
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军功等于一切”的思想早已经伴随着秦国法律的严厉实施而深入人心。
秦国整个国家早已经演变成了为战争而服务的机器,无论任何时候他们都不会畏惧战争,甚至会主动的去迎接战争,开启战争秦王沉声道“那么这一次,大秦又要以谁来作为和赵括对阵的主将呢”
秦王此言一出,大殿之中顿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过了好一会之后,才有一名秦国重臣道“武安君白起乃我大秦第一名将,臣认为他是和赵括对阵的不二之选。”
但立刻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武安君确实是我大秦名将,但别忘了长平之战和负藜之战都是武安君对赵括,结果又是如何
事情可一可二不可再三,这一次不应该再让武安君作为主将了”
在过往的年代很少发生的事情这一次发生了,白起的主将身份遭到了十分严厉的质疑和反对。
而且,这一次反对的声浪比过往的任何一次都要更加巨大。
胜利者当然是万众拥护,而失败者的典型例子便是今日的白起围绕着主将之位的争吵仅仅是秦国政坛因为接连失败而引发矛盾的一个缩影,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秦国继续失败下去,那么这种失败和争吵还会继续升级秦王沉默片刻,将目光投向范睢“应候,你怎么看”
所有人都暂时安静下来,想要看看这位大秦二号人物会做出怎么样的回答。
范睢看上去显然已经有了答案,不急不忙的说道“回大王,老臣觉得还是要以武安君为将。”
范睢的话语落下,大殿之中便响起一阵低低的惊讶之声。
就连秦王和安国君的脸上都不免出现了意外之色。
作为秦国政界和军界的两大头面人物,范睢和白起之间的关系可不算好,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糟糕。
白起之所以能够一步步从秦**队底层崛起到成为现在赫赫有名的大秦武安君,这背后其实是有一个“伯乐”对他不余遗力的支持,这个白起的伯乐就是前任秦国相邦魏冉。
而范睢,就是踩着魏冉的尸体上位秦国相邦的。
一直以来范睢都不余遗力的对白起进行打压,像长平之战时也是因为实在王龁打不开局面,范睢才无奈松口,不再阻止秦王派白起去长平前线。
所以现在范睢居然开口支持白起出任主将,才会让众人如此惊讶。
秦王的声音也顿了一下,好一会才道“为何”
范睢道“因为赵括太强,如今大秦若是新派将领上场很有可能会被赵括一战而击溃,对大秦反而损失更大”
就在这个时候,安国君的声音突然响起“父王,应候之言儿臣不敢苟同,想那赵括在长平之战时也不过只是一个初出茅庐之将,但还不是帮助赵国在长平获胜
要儿臣说,既然武安君在面临赵括之时一败再败,那干脆不如就派上更加年轻的将领,说不定反而能够让大秦因此受益。”
秦王目光转移到安国君身上,淡淡的说道“既然你这么说,那么想必你已经有人选了”
安国君正色道“父王,将军蒙骜来自齐国,得当年齐国大将匡章真传,不但战阵经验丰富而且也是功勋卓著,绝对是主将的绝佳人选”
“蒙骜”
秦王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并没有立刻发表言论。
蒙骜确实是如今秦国中生代将领之中比较出色的一个人,但由于之前王陵王龁司马靳司马梗等一批人的存在,蒙骜其实很少有独立领兵的机会。
说起来蒙骜最近还添了一个孙子,好像名字叫做蒙恬
安国君对范睢的反驳立刻又引来的范睢的反驳“安国君,蒙骜虽然经验丰富,但之前从未有过率领大兵团作战的历史,若是直接将大秦数十万大军交到蒙骜手中,未免过于激进了。”
安国君不以为然“赵括在长平之战之前甚至都没有统领过一兵一卒还不是赢了”
两名秦国的大人物围绕着这一次的主将人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范睢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用老人,以稳为主。
而安国君的意思同样明显,那就是提拔新人,赌一把大的两边其实都有可取之处,但也同样有着明显的缺点。
范睢的人选白起已经连续败在赵括手下两次,怎么看也觉得第三次能赢的机会渺茫。
安国君的人选蒙骜从来没有打过大仗,一出来就要面对当世第一名将赵括,风险更加不用多说。
在场的秦国大臣们也同样是分成了两派,各自支持白起和蒙骜。
终于,秦王制止了这场争论“好了,都不必再说了。”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等待着秦王做出最终裁决。
秦王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寡人决定以白起为主将,蒙骜为副将,王龁、尉缭为裨将,率军二十万和赵括所率领之三晋联军抗衡,务必要粉碎赵国对大秦的觊觎,让天下诸侯知晓我大秦之威”
秦王的话就是最终命令,无人能够违抗,所有在场大臣纷纷起身,恭敬答道“谨遵大王之命”
秦王这一声令下,秦国整个国家的战争机器又一次的开动了起来。
秦国武安君白起和赵国武信君赵括,这对年纪相差悬殊但却同样是各自国家头号支柱的大将,即将展开他们在短短三年内的第三次大战究竟这一次谁会获胜呢
至少在这一刻,这两人的心中都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猜你喜欢
- 陈一鸣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诸葛婉君
- 一门三圣,君子六艺传天下 鬼谷无双,唯有胜者留其名 非攻墨门,机关术至尊飞升 逍遥道家,陆地神仙冯虚御风 林洛穿越成为赵国一末流衰微剑派的大弟子 眼下师傅暴毙身亡,门派仅剩他和师姐两人 外有强敌窥伺,内有未婚妻师姐对掌门之位虎视眈眈 好在有穿越者专属金手指,这下舒服了【这是婉君2013年时候写的老书
- 贰蛋
-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这才是男人该有的生活!赵洞庭穿越成皇,为这个小目标不断奋斗。
- 莫语
- 睡梦中苏玄正统御三军,王霸之气,威震八方,可却被人打醒了.
- 羿萱
- 东周后期,诸侯群雄纷争,各国混战不休。逐渐形成“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期间更是流传出一本名曰《战国策》的千古奇书,据传得此书者得天下。一时风云乍起,各路人马夺之 她本是个穿梭在枪林弹雨中的一名战地记者,奈何世事无常,命运颠覆,是前世还是今生,卷入了这场纷争,身负国恨家仇,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一点点成长
- 景君大帝
- 焦尾琴鸣
- 精通多国外语的海归翻译官顾书尧因为车祸,穿越到了民国时期,成了乡绅小姐顾舒窈。顾舒窈家世好,皮相佳,还有一个仪表堂堂、年轻有为的少帅未婚夫。乍一看,可真是人生赢家!只是顾舒窈生在没落的旧式家庭,保守愚昧也就罢了,还差点被裹了小脚,跟洋场名媛完全沾不上边。未婚夫打心底里瞧不起她,在外莺莺燕燕,对她冷嘲
- 熙檬父
- 穿越到战国时代,成为公元前295年,16岁的赵国惠文王赵何 什么,沙丘宫变即将发生,我爹武灵王赵雍马上要被活活饿死 什么,我赵何死了爹之后还要被权臣架空十年 什么,好不容易赶走权臣夺回权力,还要被秦昭襄王嬴稷压制几十年,到死不能带赵国翻身 赵何怒了 怼他 寡人是要成为千古一帝的男人,谁敢挡路,全部怼
- 不到黄河不死心
- 惊天伟业从小兵干起 现代特种兵穿越到了明末成了一个小边兵,没有任何外挂,有的只有特种兵的体质和一腔兵者热血,时值朝廷腐败,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千疮百孔,大明朝已如风口之灯 管他呢,上天既然让老子来到这个乱世,身为兵者就要执干戈以卫桑梓 看我凭一双铁拳,内惩国贼,外驱鞑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