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除了道,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德。何谓德?提到德,有不少人就想到这个人心好,为人好,品德好,好像就应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样。那么《道德经》中德是指什么?
《韩非子·解老》中说:“德者,道之功。”《管子》中也有:“虚无无形之谓道,化育万物之谓德。”古人一般认为:道指本体,德指本体之功用。如此说法,我认为有些道理,但也出现偏差。
道诞生万物,又蕴含于万物之中,是一种绝对的,永恒的,不变的存在,而德是道化育万物过程的一种顺应事物展的体现。《道德经》中所说德仍是宇宙万物的大德,并非我们通常所说人类中个人品德的小德,虽然小德蕴含在大德之中。道是不变的。《道德经》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可见道是不变的。而德不同,仅是道的作用过程外在体现,应时而变,应物而异,举一例:生态系统中的虎狼捕食草食动物,从德角度来说,虎狼有德,如无虎狼之类,生态失衡。人大量猎取动物,却是无德,因为虎狼为了生存,也保持了生态平衡,而人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享受,虎狼决不滥杀,只要吃饱了,就是猎物在眼前,也无动于衷,而人却不是这样。如果人仅为了果腹不滥杀,如远古人类祖先,就不是无德。
德实际上是万物顺应展,这个展不仅是人类社会,而是整个自然界,整个宇宙,体现出来利于世界有序展一种外在表现。《道德经》中德就是从这个角度出来阐述,故才有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正因为德已不是道,而是道之功,所以当时空不同,物质不同,德亦会随之而变。“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不德,德无固定标准,因时而变,符合自然变化,顺天而行,所有有德;下德僵化,标准固定,生搬硬套,如上例如说,凡虎狼都是坏蛋,所以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才是真正的无德。
所以我们修德,应修上德,应时应物而化,如水无形,自然适合各种形状的容器。大家应该熟悉这样一个问题:说谎是不对的,是无德之事,然而,当病人得了重病,家人和护士却往往说谎,对还是不对,如果你理解了上德,这个问题就不成为问题,如果迷惑,当属下德。
真正做到上德最难点在于你能认清事物展趋势,顺势而行,便是上德,要认清事物展趋势,却又要明白大道,明白大道却已不需要德,“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修行者,时刻反省自身很重要,明白自己有德无德,不怕一事失德,就怕不知道。“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法门。
猜你喜欢
- 红尘三十
- 远古蛮荒后期,当时的北蛮野人侵略成性且强大无比,屡次进攻人族领地,企图霸占更多的地域,得到更多的资源,很快,北蛮野人就碰到了它们一辈子都无法挥去的噩梦存在。除了天机阁和北蛮野人修行者有限的几位高层外,没有人知道吐和飞扬是北蛮野人中的远古显贵的存在。吐和飞扬的祖先是北蛮野人的皇族大先知,预测吉凶和探测
- 昆仑隐修
- 偷渡也是一种技术活;在这个五行为基,光明黑暗划分两极,风雷为劫罚的世界 所有人都在苦苦挣扎,一步步修炼,但有时耗费万载却也未必能有寸进 孔方因缘巧合之下用先天至宝斩出五行分身,却不料实力猛然大增 从此,觉得修炼太慢,斩分身 碰到困住无数修士的瓶颈,继续斩 遭遇危险,斗不过敌人,接着斩 任所有人在修道
- 小盗非道1
- 一个二十一世纪宅男的修道之路 穿越?重生?意义何在 聊斋之中的设定到底为何 现实世界中道门为何没落 新的世界又给他带来怎样的变化 西游记中 或许,他不是一个主角,而是一名观光者 PS:厚颜无耻求推荐、求点击、求收藏…
- 误道者
- 大道之路,唯在“争”字 长生之路,只为抢夺冥冥中一丝造化天机 至人,神明,炼劫 一步一境界,一步一争锋 一少年因有大气运,大福缘在身,被一玄门世家看中,招为女婿,欲夺取其气运,反哺家门,助其女修成上乘大法 一块残玉,暗含天机玄理,误坠荒山,致使在末日世界阵亡的张衍重生至少年身上,他不甘自身命运操诸他
- 蜀道难行
- 魔兽践踏,巨龙咆哮,巫师诅咒,魔法璀璨之光照耀知识灯塔!
- 行者如是
- 一次突发的意外,让大业铺就,春风得意的义勇军少帅穿越到了清朝道光年间,他还能与曾经的战友再次相逢吗?他还能与知心爱人再次相遇吗?他还能玩转那个时代的列强吗?请关注《行者如歌》第二部,天耀中华。
- 陈行者
- 子弹,一颗杀一人。核武,一枚屠一城。而他,一人抵一国。他的代号,国之禁忌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代号修罗》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水道不孤
- 修仙觅长生,热血任逍遥,踏莲曳波涤剑骨,凭虚御风塑圣魂!
- 椰肉cc
- 【2019“玄幻王者”征文】参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