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系神豪》167、《二十二》(第二更)

    影片画面在缓缓流淌,没有那么撩动人情绪的画面,最大程度的降低杂音,减少刺痛。

    在镜头里,与此说拍的是“当年被迫成为慰安妇的受害者们”,不如说,拍摄的是老人们。

    以陈大娘作为开始……

    一个个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老人们,出现在镜头里。

    她们分布在天南地北,大都住在农村。

    基本上都老态龙钟,裹着脚,走路都颤颤巍巍了。

    岁月会抹平很多伤痛。

    如今的她们,就和村里普通的老太太没什么区别,不管当年发生过,现在生活还是要继续。

    一位说话都含糊了,脑子不太清醒的老人,偶尔会唱起流畅动人的山歌。

    ……

    参加过抗战的红色娘子军被敌人俘虏为慰安妇,老来却依旧硬气,坚强,只是说起当年,眼神会一点点软下来。

    ……

    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说自己亲手杀过两个鬼子,子弹擦着头发丝过去,当时才十三岁。

    ……

    影片中没有刻意提起那段历史,只是偶尔会有零星的几句,从老人们口中说出来,却也都不愿意多提。

    那是生命中的至暗时刻。

    镜头穿插。

    已经被时间遗忘也遗忘了时间的村子里,还残留着当年敌人入侵时的据点。

    坚固的炮楼倒塌了,破破烂烂的,偌大的院子早就荒废,被郁郁葱葱的野草占据,再无半点战争的气息。

    两只野鸽扇着翅膀,扑腾扑腾飞起。

    一位阿婆走过,说这里当时就是鬼子们的碉楼,他们可坏了,不把人当人。

    佝偻的身影,满是皱纹的面庞,语气已经很平静了,只是却能感受到那种内心深深的伤痛。

    ……

    情绪在一点一点累积。

    偌大的放映厅里,开始陆陆续续,有压抑的啜泣声响起。

    电影的镜头语言越是平静,就越是压抑。

    没有捶胸顿足,没有嚎啕大哭,也没有咬牙切齿和咒骂哭诉,但反而是如此,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反差感。

    虽然已经看过一遍,那种平静中夹杂着哀伤的情绪,还是让陆豪眼睛有点红。

    眼角余光看向石磊,发现他同样也是如此。

    只不过,石磊瞪大着眼睛,努力不让泪水掉下来。

    陆豪若无其事的塞给他一包纸巾。

    石磊默然接过,擦了擦,忽然问了一句:“你真能把这部电影去岛国放”

    他贴身保护陆豪,一般情况下,陆豪见的每个人,说的每句话,他都能见到,也能听到。

    只是,石磊牢牢恪守着一个职业保镖的原则,从来不多嘴,不多问,即便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也都烂在肚子里。

    平心而论,自从见到陆豪和两个女人都吃过饭后,石磊心里其实是有点别扭的。

    虽然后来也想开了,不能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

    更何况,陆豪似乎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学校的那个女孩子,他从来没和人过过夜。

    直到现在,看到这部电影,石磊忽然觉得,这老板……有点厉害了。

    作为一个商人,能去做这样的事情,很值得敬佩。

    陆豪自然是不知道石磊此刻的心路历程,听到他的话,只是认真点点头。

    “当然。”

    说着,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回头我带你一起去,你千万保护好我。”

    石磊嘴角微微抽搐。

    想什么呢

    又不是打仗,谁敢暗杀你

    不过,再看了陆豪一眼,却是默然点头。

    两人小声聊了两句,大屏幕里的镜头,开始变得更加沉重,而且,让人愤怒了起来。

    此时影片已经接近尾声。

    是一段插叙的采访。

    在镜头前,一位研究“东亚慰安妇”问题的教授,翻开历史资料,逐字逐句的念着。

    ——“《远东审判案》第103册51章342页,当时敌军情报部门发给陆军总部的一份文件中写道:用中国女人做慰安妇,会抚慰那些因战争而产生沮丧情绪的士兵,他们在战场上被中**队打败的心理,在慰安妇身上能得到最有效的校正。占有中国女人,便能滋长占有中国的雄心。我们必须更多的征用中国女人做慰安妇,从精神和**上安慰我们的军人,树立他们必胜的信心。”

    一字一句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