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小说家》第七十八章 藏得很深的制书坊

    出了后堂,冯梦龙状似随意地在园子里左逛右逛。
    好在秦楚馆占地面积颇大,楼阁建在四个角落,用廊檐勾连着,中间是一个颇深的碧湖,不论在哪处楼阁里耍玩,都能透过窗子看到湖景。
    冯梦龙站在湖边向着四处望了望,感叹秦楚馆在设计上也算是费了不少心思。
    碧湖的周围布置着亭台水榭和假山花草。
    他走到一株柳树下,发现园子里的假山造得颇为高大,植物也选择了能够让人藏身其中而不被看出的那些。
    他抬起头,想试着从这个角度看看坐落在四角的楼阁,却发现自己的视线被诸多景物遮得严严实实。
    一直走到开阔处,或是登上拱起的石桥,他才能看到楼阁。
    冯梦龙的脸上露出深思的表情。
    这样的设计,倒是隐蔽住了那些在园子里穿梭的人,即使是坐在高处的楼阁里往下看,也很难发现他们。
    他点了点头。
    青楼嘛,总要有点小秘密的。
    重新回到隐蔽处,每看见一个假山或者亭子,他就仔细地观察一番,或是寻找可能存在的机关。
    可惜,走了许久都一无所获。
    难道秦楚馆里确实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他走出假山的包围,来到湖边,准备沿着碧湖走一圈就回去。
    “冯相公。”身后突然传来一声低唤。
    他回头一看,竟然是侯慧卿。
    想起年节那会的遭遇,他赶紧退后几步,生怕她又靠到自己身上。
    “冯相公怎么为张老爷做事了?”
    侯慧卿脸色平静,曾经明亮的双眸此刻变得暗淡无光,衣衫松松地挂着,纤手微露,指节分明得仿佛只剩皮骨。
    她到底怎么了?
    “你……有什么事吗?”
    “冯相公来此处,有什么事吗?”侯慧卿盯着他反问道。
    “我今天就是帮各位小姐姐们写曲子的。”冯梦龙拂了拂袖。
    侯慧卿轻轻点头,声音却压得更低:“冯相公,你看这碧湖旁的那处石山带土,是不是好似浑然天成一般。”
    好端端地怎么说起假山来了?难道她是来跟我一起欣赏美景的?
    冯梦龙抬头看了看:“好像是挺自然的。”
    侯慧卿望着他认真道:“若是冯相公走近些瞧瞧,怕是更加动人呢。”说完,她也不顾冯梦龙有没有回答,径自转身离去了。
    这是个什么情况?奇奇怪怪,神神秘秘的。
    冯梦龙望了望她离去的背影,又望了望她说的那处假山。
    不如,去看看?
    他走到假山前细细观察起来,可是似乎也没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垒起的石块,松松的土堆,蜿蜒的藤蔓……
    等会,这个藤蔓怎么还打结了?
    他眉头一皱。
    藤蔓或许会绕圈生长,但绝不会自己打结。
    他伸手轻轻拨了几下,发现不管怎么动拨动,这根因为打结而被固定于石块上的藤在静止的时候,始终指着一个方向。
    碧湖对面的土坡。
    冯梦龙环顾四周,并没有什么人,他赶紧快步走到土坡前,在背阴一处布满绿藤的地方,找到了一个洞口。
    原来是在这里,果然有点问题。
    只是,侯慧卿怎么会知道?又为什么来提醒我?
    不会是张潜易安排的吧?
    他摇摇头。
    罢了,管她是为什么呢,张家在这里设了一个洞,难道就没想到会被人发现?
    他瞬间想好了万一自己进入洞中的事被张家发现后的借口,然后拨开绿藤,见四下无人便迅速闪入。
    洞里漆黑如夜。
    他从随身带着的锦囊中取出一个火折子吹亮,才稍稍看得见渐进的路。
    这条道平坦坚硬,明显被人修整过,只是似乎是个下坡,直到走完一段差点让他刹不住脚的路,才感觉到地面渐渐平缓起来。
    洞的尽头是一扇虚掩的门。
    他举起火折子照了照,好像并没有设置什么机关,于是大着胆子推门而入。
    关上门的瞬间,他感觉自己被这扑面而来的巨大黑色吞噬,火折子的光亮在这里犹如一盏快要熄灭的灯。
    他闭上眼睛,努力唤起心中温暖的回忆,来抵抗这压抑且逼人的黑暗。
    定了定神,他睁开双眼,摸索到墙边,在火折子的帮助下找到两盏悬挂着的玻璃风灯。
    点亮风灯,他才感觉自己终于喘上了一口气。
    提着其中的一盏慢慢往里走去,却发现此处竟然摆了不少制书所用的木材和刻刀。
    看了一会,他更加确定这里就是一间制书坊。
    奇怪,怎么会把制书坊安置在这么潮湿阴暗的地方?不怕木材受潮吗?
    况且,翻刻并不会被定罪,何必把制书的地方藏得这么深?
    冯梦龙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先看看桌子上的书版是不是自己的书。
    翻了一会,他果然在其中一张上找到了预想中的书版,因为板子太多,便齐齐地堆在桌角。
    好像这里除了书版也没有别的东西。
    洞里整得这么黑,估计是因为最近严打翻刻,不敢顶风作案,所以没人来了吧。
    他正要转身离去,却忽然瞥见不远处立着一扇大坐屏。
    这张潜易还挺注重房间设计的,在这样的地方,还摆了张屏风。
    他的脚步一顿。
    不对,事出反常必有妖!
    没有犹豫,他立即走到坐屏前,举着风灯查看了片刻。上面什么都没有,只刻了一首贺知章的《咏柳》。
    他心中满是疑惑,一边喃喃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边转到坐屏背后,准备再检查一番。
    等等!
    他的目光被眼前的一面墙吸引了。
    墙面上中间部位的青砖有三排颜色深了许多。
    他数了数,每排深色青砖的数量是九块,呈一字排开。
    心中有什么一闪而过,他赶紧回到坐屏前,发现自己漏掉了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也是,从前背诗的时候,记得最深的就是名句,前一句写了什么,常常就被忽略了。
    这首诗中出现了三个数字,“一”、“万”、“二”,难道对应着墙上的三排青砖?
    可是“万”指的是哪个数字呢?
    他的眉头皱得更紧,眼神在最后一句上打转。
    “二月春风似剪刀……不会吧,难道是剪刀?”
    他的脸上闪出一个难以置信的神色。
    算了,试它一试!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