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与白英回了荷风院,等着更完了衣,丫头们上了茶,三娘便把小丫头们都打发了出去。只让白英伺候着看书。
“这个常嬷嬷也是当年祖母的陪嫁?”三娘问道。
白英拿起一柄团扇轻轻扇着风,闻言答道:“是的,听我娘说起过,当年老夫人身边的四个陪嫁大丫鬟如今还在老夫人身边伺候着的就只有李嬷嬷和常嬷嬷了。”
“这常嬷嬷只是个二等嬷嬷,平日里也不常出现在祖母面前,可是有什么缘故?”
白英偏头想了想道:“好像是听说,这常嬷嬷当年本也是在老夫人面前得意的人,后来还被指给了一个管事,却不想还没有过门儿那管事就得急病死了,常嬷嬷守了望门寡。府里就传言常嬷嬷命薄克夫,注定是孤煞的命格,是个不详之人。老夫人便远了她,只让她做一些不近身的活儿。”
三娘若有所思,又问道:“那你可知道她与李嬷嬷之间究竟有何恩怨?”
白英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答道:“听是听说过,可是也是传言,做不得数。”
三娘道:“无妨,你说来便是。”
“听说李嬷嬷当年有一个哥哥,因着胎里就带了病这里有些问题,到了三十岁还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白英指了指头道。
三娘点头,示意白英继续说。
“李嬷嬷家里是老夫人娘家世仆,父母很是有些本事。他们见儿子三十岁还没有成亲便把主意打到了当年的常嬷嬷身上,常嬷嬷虽也是老夫人娘家家生子却是父母早逝只有一个哥哥相依为命。常嬷嬷的哥哥是个老实人,也心疼妹子,便不同意这门亲,更是花钱打点关系让常嬷嬷到了老夫人身前伺候。常嬷嬷慢慢的也得了老夫人的信任,李家便不好把主义打到常嬷嬷的头上。这样过两年,常嬷嬷和李嬷嬷都成了老夫人房里的一等大丫鬟,李嬷嬷的哥哥却在一个冬天不慎掉进结了冰的池子里冻死了。而常嬷嬷却让老夫人的母亲做主许了一门好亲,打算等老夫人嫁过来后让她与那管事成亲当个管事娘子。却不想……”
三娘闻言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三娘拿着书翻了几页,又道:“既然你家与常嬷嬷都是老夫人娘家出来的,相必也是彼此之间知根知底的。我有件事情想交给你去办。”
白英闻言马上道:“但凭小姐吩咐。”
三娘让白英附耳过来,细细交代了她一番。
白英闻言心中很是一惊,却是没有插话,认真听完便点头道:“小姐这般信任奴婢,奴婢一定不负小姐所托把这件事情办好。”
三娘便让白英退了下去换白芷上来伺候。
到了晚间,三娘照旧谴了小丫头们下去,只留了白英在跟前伺候。
“小姐,常嬷嬷那边奴婢已经去过了。”白英服侍三娘上了床,轻声道。
三娘靠在床头道:“她可是明白?”
“奴婢瞧着她是明白了,她还让奴婢代她谢过小姐。”
三娘点点头:“当年她既然能得到祖母的信任,想来也不是愚钝之人。”
“奴婢还听说一件事。”
“哦?”
“昨日西城的何家,因着家主涉嫌贩卖私盐已经被收了监,何家老夫人为了疏通关系救出牢里的当家现在急着变卖手下的产业。何家大少爷却怕老夫人把何家名下的产业全数变卖了将来给他剩下个空壳子便也偷偷地卖起了家中的房产。听说我们家大老爷已经经过何大少爷的手买了何家在近郊的一所别院。”
三娘想起今早在松龄院听到的老夫人与金氏的对话,原来这夫妻俩都瞄上了人家家中的产业。只是听说这位大伯平日里喜欢呼朋唤友参加文人聚会,流连青楼楚馆,花钱很是如流水,平日里手中也没有什么现钱,很多时候还需要孙氏补贴。这回却能有这么大手笔买下一所别院?
“奴婢听奴婢的婶娘说,外院的冰窖今年只储存了往年十分之一不到的冰,有时候外院用的冰还是从内库取的。”
今年荷风院中用冰很是紧张,内院的管冰窖的厨房那边总是克扣份例,原来是还要顾着外院的用度。而外院管着采买的正是金氏身边的林嬷嬷的儿子,内院厨房的管事顺德媳妇的丈夫。三娘便有些明白了。
“你平日里到是可以与府中的亲戚多多走动一些,咱们这荷风院本就闭塞,多探听些消息,若是有事情发生我们也可以早做反应。”三娘轻声嘱咐白英道。
白英也轻声应了。
这次是白英主动探听外院的消息报与三娘听,对于这种现象三娘自然是乐见其成的,这也说明当初她的考量并没有错,白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派系意识。当年爸爸就说过,所谓派系,其实就是对你的手下予以重用,只要没有严重的利益冲突,他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你派系中的一员。
###
今日又是一个大晴天,一大清早天就已经全亮,到处是刺眼的光线。孙氏起的很早,今日伺候起居的除了两个大丫鬟还有新进松龄院的那个小丫头半夏,和一个叫沉香的刚提进里屋近身伺候的未留头的小丫头,半夏的娘老子就是孙氏院子里的三等嬷嬷刘嬷嬷。
常嬷嬷如往常一样进来给孙氏梳头。
“这盘桓髻还是你梳的最好。”孙氏对着镜子称赞道。
“奴婢倒是不敢当这个最字,奴婢的娘就比奴婢会梳。”常嬷嬷从首饰盒中挑出了一只三翅莺羽的衔珠金簪给孙氏戴上,一边笑着说。
孙氏仔细回想了一下,笑道:“你这么一说我到是想起来了,你娘老子原也是伺候我母亲梳头的,当年母亲也是极爱梳这盘桓髻的。”
常嬷嬷笑道:“老夫人真是好记性,居然还记得奴婢的娘。当年奴婢就听娘说过,太老夫人每次会客不喜欢梳博鬓到是喜欢梳盘桓髻,却不想到了后来让各府的夫人回去之后争相效仿。”
孙氏很乐意听常嬷嬷说起以前娘家的事情,闻言便道:“说起来当年我也很是眼馋你母亲的梳头手艺,想让母亲把她给了我,母亲没有同意,说我还小还哄我说你母亲不会梳小姑娘的发式。不想到了后来,你娘虽是不在了,母亲却让你到了我跟前伺候。”
常嬷嬷道:“奴婢与奴婢的娘都是有福气的。”
因着提起了从前,孙氏觉得与常嬷嬷又亲近了几分,便又和常嬷嬷聊起了很多当年还在闺阁中的事情,常嬷嬷也配合着回忆。
“我还记得你娘的绣活也是很好的,平日里母亲的鞋都是她绣的鞋面,当年还给母亲绣了一个双面绣的小炕屏让别府的夫人们很是艳羡。”
“奴婢虽说把奴婢娘老子娘的梳头手艺学了个十之七八,可她的绣技却是半点没有学到。记得当年小姐想让我给你绣个鞋面子,我却硬是把那黄鹂绣成了鸭子,这事被灵芝她们笑话了好些日子。”
孙氏闻言大笑出声:“对对对,我也想起来了。我还以为你的绣活肯定如你母亲一般很好,却不想……哈哈哈哈……”
常嬷嬷假装不服气道:“小姐可别再笑话我了。您可不知道,自那以后我苦练针线,这二三十年的练下来,现在也是略有小成了,如今可不是当年绣鸭子时的手艺可比了。”
孙氏闻言不信道:“都说三岁孩儿看到底,你的针线也就是那点斤两了。”
常嬷嬷急道:“可不是也有言说勤能补拙么?您要是不信,奴婢把绣活取来让您过目。”
孙氏笑道:“那就取来看看吧。”那表情却像是想看笑话。
常嬷嬷立马起身出去了,很快便又提着个包袱回来了。
常嬷嬷把包袱放到了一旁的小几上,拆开包袱结,里面是一些绣好了的鞋面,荷包,汗巾,还有一双做成了的软底绣花鞋。
孙氏看了一眼那些绣品,却是一愣。这些东西都做工精致,孙氏拿起一个绣着“喜上眉梢”的荷包,只见那梅枝上的梅花像是真正的花瓣飘落在了荷包上,两只喜鹊更是连身上的羽毛都纤毫毕现。
孙氏又拿起那双软底绣花鞋,那鞋面是绣的花间黄鹂,无论是花还是鸟儿都是活灵活现。
“这鞋?”
常嬷嬷有些不好意思:“当年奴婢连双鞋都做不好实在是汗颜,这些年来奴婢每年都要照着当时那双鞋的式样做上一双,这双正是前几天做的。”
孙氏闻言拿手量了量那双鞋的长度,点点头道:“你有心了。只是这么些年,我的脚倒是瘦了一些,不知道还合不合脚。”
常嬷嬷道:“奴婢每年做鞋都会找双小姐穿的鞋做模子,因此这鞋也应当是合脚的。”
孙氏闻言心中满意:“既如此,我便穿着试试吧。”
常嬷嬷闻言喜出望外:“那,那奴婢伺候您试鞋?”
孙氏点头,常嬷嬷便上前帮孙氏把脚上穿着的鞋子退下换上那双绣着花间黄鹂的。
孙氏穿上后试着走了几步,点头道:“确实是合脚的,便留下吧。”
猜你喜欢
- 天泠
- 【女主重生,双洁,互宠,一生一世一双人】她是国公府的嫡长女楚青辞,生而尊贵,天资卓绝,为世家贵女之首。然慧极必伤,不仅自幼心疾缠身,还成为了他人的垫脚石,死得不明不白。她是尚书府的痴傻儿端木绯,父丧母亡,与胞姐相依为命。不仅是尚书府的耻辱,受尽耻笑辱骂,还无故被堂姐推下池塘,溺水而亡。一朝重生,楚青
- 莫等闲
- 名门闺谋嫡女二嫁弃夫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古代重生言情络作者莫等闲所写,主角安子衿顾璟。这本全文讲述了前世安子衿错付了真心,而真心待自己的夫君却被心爱之人害死,登上高位的他还要将她赶尽杀绝,重活一世,她定要祸国殃民扰乱朝纲,心如蛇蝎兴风作浪 被血浸透了的男人发髻也凌乱了,脸上的惨白映衬着嘴角血迹的嫣红,甚
- 天泠
- 天泠
- 听晰
- 俞文静在a市聋儿语训中心上班,是一名专业的语训老师,用她的专业与耐心,让听障儿开口说话。上班时,她是文文静静的语训老师,下班后,她是酒吧里妖娆的舞女,她在酒吧里跳舞,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兴趣爱好。聂辰景,聂氏总裁,为了证明爱情,他与父母断绝关系,与女友在外租房子并生下爱的结晶,女儿因早产听力损伤,在六
- 佚名
- 西迟湄
- 成婚两年终有喜讯,不想却是催命符原以为青梅竹马情深意重的夫君,竟然禽兽不如,与人联手葬送她以及腹中胎儿的性命毒药穿肠,是姐妹情深的妹妹一口一口喂到了自己的口中,她饮恨而亡时光倒转,苍天垂怜,她又回到命运的转折点,看她如何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隐藏的真相浮出水面竟是如此不堪,亲人一个个心如毒蝎为名为利
- Loeva
- 赵琇有个哥哥是侯爷,亲的她家世、容貌、才学、女红、能力,样样都不缺但她知道在别人看来她仍旧是个半路上道的侯门千金与那些根正苗红的大家闺秀不能比可是…谁要跟她们比?
- 温油宫
- 古代架空 看似温和实则表里不一攻X寡言木头受 主受 多副CP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