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一行回到京师时大约巳时左右,骆养性在宫门外拜别皇帝后回署衙,抓紧落实锦衣卫整改方略去了,崇祯还是回了武英殿。
王承恩搀扶着皇帝下了马车,李二喜匆匆赶了过来,跪下禀报:“皇爷,自昨日起,温阁老等一众阁臣几次请见,奴婢特请圣断。”
崇祯起身向殿内行去,边走边思衬。
自己这个冒牌崇祯来到大明已经数日,之所以一直没见文臣,主要是因为对历史上崇祯期的阁臣心有厌恶。这些人绝大部分根本不具备阁臣的能力,都是某某党,某派势力代言人。内斗起来个个精明无比,让其治国理政却束手无策,所以崇祯根本不想鸟他们。
这时期只有一个首辅温体仁勉强够用,并不是温体仁才能够用,而是因为他听话。温体仁执政期间得罪太多朝臣,生怕如果有一天免职会遭到严厉报复,没办法只能紧紧抱着皇帝这根粗大腿。也学会了善于揣摩上意,从来不坚持自己的立场,一旦察觉皇帝的意见与自己相左,他会立马改变原有的打算。
他虽然喜欢揣摩上意,但并不是一个会甜言蜜语欺骗皇帝的人,早年做会试主官,体仁曾经录取了前阁老王锡爵的儿子王衡,但王衡却评价他“严峭冷军,人不可得亲”,可见他的性格属于不合群那种。
他的缺点就是对于军事,财政大事一窍不通,只擅长处理内政事物。表面上是孤臣,内里也拉拢朝臣,但因为性格的因素,没几个敢和他做盟友的。但温体仁还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清廉谨慎,平日里下朝回家后便紧闭大门,不见外客,就是想贿赂的也进不了家门。这是因为他知道想抓他小辫子的政敌太多,所以根本不敢给政敌留下任何证据。
来到殿内的御案后坐定,崇祯吩咐道:“传旨,准阁臣觐见”,李二喜领旨疾步而去。
内阁办公地点离武英殿不远,崇祯一杯茶还没喝完,李二喜外面通禀道:“启禀圣上,阁臣温体仁等请见!”。
话音一落,几个身穿绯色官袍年龄不一的大臣的迈步入殿,然后齐齐跪下高声参见:“臣温体仁,王应熊,张至发、郑以伟叩见陛下!”。
“免礼,诸位阁老平身!”崇祯温声道,“卿等有事奏来!”。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皆把目光投向了站在前面的温体仁。这位内阁首辅出列奏道:“禀圣上,前番流贼犯凤阳,焚毁皇陵,天下震动!今之要务就是派人代替圣上前往凤阳,祭告皇陵,以安天下之心!”
”准奏,卿意属意何人?“崇祯问道。
“可以驸马都尉王、太康伯张国纪为使!”温体仁躬身回道。
“可,就以卿之奏为准,卿可待奏对完毕后回内阁拟旨,交于王承恩加盖御章施行!”,温体仁又是躬身领命。
“卿等还有何事?”崇祯问道。
还是温体仁出列回禀道:“今有吏部尚书王永光致仕,凤阳巡抚巡按出缺,请问陛下属意者何人?”
崇祯沉思起来,吏部尚书位置极为重要,虽然不能入阁,但权柄并不下于阁老。
以前的尚书王永光老迈昏聩,崇祯下令将其解职,尚未任命新的尚书,就被崇祯夺魄而入。
至于凤阳巡抚及巡按,崇祯脑海中浮现出了人选。他开口道:“吏部天官一职事关重大,朕还要仔细考虑部事以左侍郎暂且负责。凤阳巡抚朕意陈奇瑜,巡按以御史陈良谟任之,卿意如何?”
温体仁略微迟疑了一下回禀道:“臣不敢涉陛下之人事。但陈奇瑜前番因车厢峡纵贼之事已下诏狱数月,朝臣交相弹劾其罪不可恕,今陛下不知因何又要起复他?恐惹朝臣非议,望陛下三思!”
“前次奇瑜虽有纵敌之大罪,但实因身边诸人受贼贿赂,替贼发声之故。其此前剿贼之方略还是有可称道之处,如今在诏狱数月,应能反思其过。只要自知其过,朕认为其人还堪用。这样吧,朕待会遣人去诏狱,令其自数前罪之因,如其幡然醒悟,朕可令其戴罪立功。如若不然,卿等有何可荐之人?”崇祯说完,目光从众人脸上掠过。
自温体仁一下诸人,听到皇帝的最后一句话后,脑子迅速转动,皆在考虑自己夹袋中有无巡抚的人选。崇祯微微一笑,也不催促,自顾自端起茶杯轻啜一口后放在御案上,王承恩赶忙端起茶壶续满。
崇祯心里清楚,眼下的凤阳就是个火炉,以大明官员的尿性,就算巡抚位高权重,但谁也不敢去火炉上烤。这帮阁臣治政能力不行,可抡起争权夺利,趋利避害来个个都是行家里手。
果不其然,不一会,众人皆躬身拱手,齐齐说道:“恭请圣裁,臣等别无异议!”
“那温卿回去后拟旨吧!还有一事,前番陕西巡按李应期弹劾陕西巡抚甘学阔畏敌怯战,龟缩于西安不出之事,着免去甘学阔巡抚一职,贬为平民,陕西巡抚人选卿等可荐之。朕乏了,内政诸事,以温卿为主,你等退下吧!”崇祯挥手道,他实在不愿与这群废柴打交道。
历史已经证明,这些如木像泥胎般的文臣,从未给崇祯皇帝出过一个有利军国大事的好主意,自己既然来到大明重生为帝,一切还是要靠自己,目前这帮人根本指望不得。将来自己如果能力挽狂澜,平定内外,有些人的才能倒是可以一用。
众人面面相觑。以前的皇帝可是非常勤勉,平台召对甚是频繁,虽然自己对政事并无多少建树,但经常面见圣驾,还是很让朝臣艳羡,毕竟如果不是重臣,很难得见天颜。只有在大朝之时,方才能远远看一眼皇帝。
可自从凤阳皇陵被焚毁后,皇帝先是避而不见诸臣工。好容易见到,还未就国事发表一番慷慨激昂的废话,好引起皇帝的好感,就被下逐客令了。虽然各人心存疑惑,但圣上既然已经赶人,诸人只得行礼后退出,回了内阁。
陕西是贼寇的起家之地,虽然在洪承畴的大力剿杀下逃亡河南、湖广。但陕西境内还是小股流寇不断出没,攻击县城,侵犯城镇。这样情况下,当地官府根本无法组织正常的生产活动。
陕西巡抚必须要有一位强势人物来镇住场面。不能使小寇变巨寇,只有局势稳定住后,百姓有了安全感,才会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才会不让流民扩大化。
流民少了,贼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想到这里,朱振卿觉得,该让历史上那位悲壮人才登场了。自己的到来肯定不会让其重蹈历史覆辙,朝臣对其进行的各种弹劾都会置之不理,更不会像历史上的崇祯皇帝那样不要命的催迫其克日剿寇,致使其直接仓促成兵,死于战场。
“王承恩,派人去吏部,查阅孙传庭现居何职,然后召其觐见!”,崇祯吩咐道。
王承恩遵旨后去殿外安排小黄门道吏部传旨,李二喜疾步入内,禀报骆养性求见,片刻后骆养性急急进殿,参拜后奏道:“陛下,现已查明,门头沟村霸占炭矿致死人命者,乃诚意伯府所为。并查得其侵占百姓良田,强抢妇女,非法夺取良民经营之店铺等不法之事若干,请陛下定夺!”
“具体细节可有查探清楚?”崇祯问道。
“具已查明,被致死者家属曾去顺天府告状,但顺天府被诚意伯动用关系逼迫,最后不了了之”骆养性禀道。
“他府上这几年有几条人命?”崇祯继续问道。
“人命三条,致残者两人!”
“为何不见御史弹劾?”
“诚意伯刘孔昭与左都御史闵洪学交好!”
“朕知道了,你把收集的证据想办法让左佥都御史李邦华知悉,去安排吧!”崇祯挥手道,骆养性接旨匆匆离去。
这时王承恩已回到皇帝身边,朱振卿问道:“勇卫营何人提督?”
”禀皇爷,曹化淳曹公公现提督勇卫营,刘元斌,卢九德为监事太监,勇卫营计有官兵六千余员,皆是京营里挑选出来的,用以拱卫皇宫!”,王承恩倒是知之甚详。
“用过午膳后,朕要去勇卫营巡视。不要大张旗鼓,和去皇庄一样就好,你去通传一声”崇祯觉得应该去看一下直属于皇帝的军队是什么样的。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