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勇卫营回到武英殿后已是申时末,崇祯在宫女的伺候下洗了个澡,用罢晚膳天色也已暗了下来。
这时的娱乐活动非常匮乏,睡觉吧太早,现在也就晚上7点半左右,不睡吧又没什么事做,总不能和几个太监谈人生谈理想吧。
朱振卿心里一动,倒是想起了几件事,对王承恩吩咐道:“明天你安排几个聪明伶俐,识文断字的手下去皇庄帮刘朝。那边那么大摊子,虽然没开始,但一旦忙起来,他一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记住,不是让人去争权的,那边以刘朝为主。再就是,给骆养性传话,让各地锦衣卫所探访民间奇人,能工巧匠。但凡在当地名气响亮的,不管是什么木匠,铁匠,石匠,种田能手,兵器铸造等等,只要打探清楚,确有本事者,会同当地官府一律邀请入京,就说朕有大用。记住,是邀请,不是强解。入京者每户给与安家银二十两,家人愿意跟随进京的统一安排住处。还有就是让锦衣卫着人去江南一带,探访一个叫吴有性的名医,着其入京觐见。”
吴有性可是一个医学界划时代的名人。历史上崇祯后期全国瘟疫横行,南北直隶,山东一带甚至十户九死。往往一巷百余家,没有一家能活下来,一门数十口无一幸存。医生们都用治疗伤寒的药方治疗,毫无效果。
吴有性亲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然后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了全新的《瘟疫论》一书。他针对瘟疫提出的理论,打破了传统中医对瘟疫的认知和疗法,并且针对疫情提供了药方,如达源饮,三消饮等,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这可是大才,一定要人尽其用,自己能给他提供更好的平台,让他的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吩咐完后,崇祯就去偏殿睡下。
在京师东城的一户人家,左佥都御史李邦华正在吃晚饭,同桌的还有老妻和儿子。
虽然是贵为左佥都御史,但他家的规制不大,两进的院落,前院是跟随他多年的老仆一家居住,李邦华一家三口住在后院。他只有一子一女,女儿早已出嫁,只余老妻和在国子监读书的儿子李若彬。儿子年已十八岁,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去年考取了生员,今年秋天准备参加顺天府乡试,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中试。
儿子已经定亲,亲家是兵部主事金铉的小女儿,是个娴静温柔的女孩子,只要儿子今年乡试中试,那明年就成亲了。
古人讲究食不言,吃罢晚饭,李邦华照例去书房看书,儿子则回到自己的房中温习。
李邦华年已六旬,老来得子,对儿子还是很满意的。聪颖好学,沉稳大气,自己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在他身上。
天色已暗,老仆早已点起蜡烛,李邦华坐在书桌旁拿起一本书,并未观看,而是陷入了沉思。
时局动荡,自己蒙圣上捡拔,从南京工部右侍郎的闲差拔擢到左佥都御史的位子,虽然级别相差无几,都是正三品,但权力可是相差天地。上任到现在,自己不负圣望,也弹劾了不少贪官污吏,可这局势并不因自己的努力而得到些许的改变
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随时有倾覆的可能。唉,圣上聪敏节俭,勤于政事,就是性子急了点。但愿圣君能力挽狂澜,拯黎民与水火吧。
正在沉思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老爷,我有要事禀告!”,屋外是老仆刘忠的声音,李邦华开口道:“进来吧”
刘忠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个方方正正一尺左右的木匣。他从小跟随李邦华,如今已几十年,说是仆人,其实李邦华对其与家人无异。
“刘忠,你拿的什么?”,李邦华皱眉问道。
身为左佥都御史,监察百官,职权甚重,许多官员打着各种旗号送银送田地送店铺,但都被李邦华拒绝。己身不正难以正人,这是他的原则,看见木匣,他以为又是某人趁着天黑送来的钱物,所以心里不快。
自己早就告知家人,所有送上门的礼物不管是什么一律不许收取,怎么这次刘忠如此不晓事理?正要发火,刘忠开口道:“老爷,方才我在门房听到外面有人拍门,我打开院门,空无一人。只听黑暗中有人说了句什么诚意伯罪证,然后就看见门前这个木匣子,我不敢做主,所以来请老爷定夺!”。
“哦?快快拿过来!”,李邦华说道。
刘忠把木匣递上,李邦华打开,里面是几张纸,好像是口供证词之类的,因为下面都按着红红的手印,李邦华作为御史台的高官,也参与过不少会审,所以一看就明白。
他拿起来迅速的翻动扫视,片刻后看完,吩咐道:“你回去吧,此事不要让任何人知晓!”,刘忠应声退了出去。
等刘忠掩门走后,李邦华坐下开始思衬起来,这是一份诚意伯府巧取豪夺,致死致残人命的证词。证据充足,受害者家属都按有手印。问题是,这是谁送来的呢?要调查这类案件,可不是一般人就能得到证据的,这需要高超的手段,大量的人手,难道是和诚意伯有仇的人做的?不太可能,因为文臣不可能豢养恶仆,那样有碍清誉。
勋戚如今势力大不如前,顶多养几个护院打手之类的,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势力。
武将现在日渐骄横,看不起这些没落的世家。
到底是谁做的呢?心里忽然一动,他知道是谁了,也只有那个机构才有如此大的势力。不过,这几年锦衣卫不是日渐衰弱吗?怎么突然如此敬业呢?难道是皇上?
想到这里,李邦华心中豁然开朗。他迅速走回书桌后坐定,在早就铺好的奏本上提笔疾书,一刻钟后,一份弹劾诚意伯的奏章写完。李邦华拿起奏本又看了一遍,发现没有缺漏,把墨迹吹干后,将奏本塞入袖中,然后自去卧室休憩。
第二天卯时左右,崇祯醒来,王承恩招过宫女来服侍他穿好衣服便去传膳,崇祯伸腿弯腰做起了广播体操。
太阳大早晨就**辣的直晒下来,干热无比,只活动了一会,刚换好的衣服就已湿透,只得再去沐浴更衣。
换好衣服后崇祯觉得神清气爽,一番折腾用过早膳后已是辰时了,正要吩咐王承恩着人去锦衣卫传旨,外面李二喜禀报,骆养性请见。
进殿行礼后,骆养性禀道:“禀圣上,臣已着人于昨晚将书信投掷于李邦华家,留下话见其老仆拿着木匣进去后方才离开!”
“没其他人看到吧?”崇祯懒洋洋的问道。
“请圣上放心,臣的手下做事还是精细的。再说天色已晚,李佥都御史门前一向冷清,没人看到!”骆养性禀道。
“那就好,此事办的不错,锦衣卫一旦振作起来,办事效率朕还是满意的!正好朕要派人去找你,有几件事朕要你去做!”
“敬请圣上吩咐!”
崇祯将昨晚对王承恩吩咐的几件事又重新讲了一遍,最后嘱咐道:“你要叮嘱各地卫所勤勉认真,这几件事关乎朕以后的布局,甚至能影响到剿贼与民生的大局。要认真探访,是否有真材实料,不得懈怠敷衍。事成合朕心意者,朕不吝升赏!”
骆养性发誓赌咒的领命后便要回署衙,崇祯估摸着朝臣的奏本应该到达通政司了,就让他暂且留下等候吩咐,然后遣人去拿奏折。
崇祯有一搭没一搭的跟骆养性叙话,小半个时辰后,李二喜和另一个小黄门抬着装满奏折的筐子回来了,放下筐子后,李二喜从最上面拿起一本呈给崇祯后禀道:“皇爷,这是您嘱咐的左佥都御史李大人的奏折,奴婢特意放在上面!”
崇祯拿过后赞许的看了他一眼,夸了一句,李二喜眉开眼笑开心至极。
崇祯打开李邦华的奏折大致看了几眼,因为心里早就有数,看了看就放下。
他开口道:“骆养性,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臣恭听圣裁!”,骆养性哪敢替皇上做主,不敢接话,只做乖宝宝状。
崇祯沉吟半晌,心里琢磨该怎样处置这个诚意伯。
要说巧取豪夺,致死人命,这事在那些勋戚里时有发生。虽然勋戚到现在逐渐式微,文臣们瞧不起他们,因为这百余年来府里没有拿得出手的人物,所以连对武将的影响也越来越小。
名义上勋戚掌管京营,可平日里只顾敛财,根本不管操练,导致几十万人的京营已经没有丝毫的战斗力。即使如此,依旧有人仗着祖上的余荫横行霸道,欺压良善,在民间风评甚恶。
尤其诚意伯府,在刘孔昭继任爵位后,劣迹斑斑,吃相极其难看。只要他看上的店铺,想方设法下套子谋夺过来,搞得好多正当商人破家毁业。
其名下的田地多大十余万亩,相当一部分是趁天灾**,以低价强行购入。历史上李自成打进北京,皇帝吊死后,一些勋戚都是开门投降,枉顾大明对他们两百余年的恩德;
“传朕口谕,诚意伯刘孔昭草菅人命,非法夺取他人财产,数额巨大,民怨沸腾!着既削去诚意伯爵位,其府中伤人性命者斩立决!其所夺于良民之财产,查明后尽数返还受害者!剩余财产充公,全家发配琼州,遇赦不赦!以后但有类似者以其为例,绝不宽宥,着锦衣卫执行!”
王承恩刚要去内阁传旨,崇祯忽然想起昨天校阅勇卫营时自己的许诺,叫住他吩咐道:“你去顺便让内阁拟旨,将昨天朕在勇卫营对官兵们的承诺写明,用印后颁发天下”,王承恩领命,骆养性跟着他去内阁领旨办差。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