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的捷报于十日后快马送达京城。一起送来的还有此次战役的具体战况,以及从竹山县城内缴获的一些战利品,包括张献忠使用的金印一枚、缕金龙棒一根、令旗令箭各八件、张献忠使用过的镀金双龙铁棍一根,上面还刻有“八大王金鞭”五个字,还有镀金大刀一柄,上面刻着“天赐飞刀”四字。
朱由检好奇的检视了一下这些战利品,对于张献忠的了解倒是更加深了一层。
镀金什么的倒也罢了,你说你一个流贼,居然还用双龙棍,还用什么金印,怎么不连龙袍冠冕一起准备好?
高迎祥那么大的势力还没准备登基呢,你一个附于骥尾的苍蝇就敢想三想四的,谁给你的自信和勇气?难道是一个姓梁的女人,对着你唱了首歌你就做起梦来了?该不会是潘独鳌和徐以显那两个败类给他出的馊主意吧?
这个逆贼确实死有余辜,本想等卢象升能把他生擒来,然后和高家兄弟一样切成若干小块放太阳底下晒干呢,没想到居然自尽了。
梁姓女子给的勇气用到了这里,总算比被切成肉干要强出好多。
战报上没有提到朱由检最关心的李定国的名字,想来是官军除了张献忠以外,对其他人并不在意。李定国或许殁于阵中,或许是不知所终。其他孙可望、刘文秀之流朱由检并未放在心上,死活都无所谓。
朱由检从内心是希望这位后来抗清时的汉人名将能逃出生天,因为他本身不像张献忠、李自成等人那样,具备巨大的破坏力和影响力。读书明理之人做事不会太过分,更不会视人命如草芥,但这种仁慈和仁义会严重制约着李定国的发展。
但愿他能活着吧,要是有他的消息就派人将他擒来便可。
自己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很多事并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除非自己是神仙。
对于方孔能招降刘国能,并顺势定计擒获罗汝才、贺一龙一事,朱由检真是不怎么相信。
只能说方以智的这位老爹运气不错而已,刘国能是离着他近所以才去向他请降,若是换了别人做湖广巡抚,刘国能照样还会去请降。
方孔并非文才武略出众之人,说穿了,本身他就是个才具平庸的官僚。你说让他去设计逮住以智计出名的曹操罗汝才,真是有点天方夜谭,朱由检觉得反过来还差不多。
不行,得让人问问刘国能,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对于这位老旧官僚,居然能培养出方以智这种大才来,朱由检也是暗自称奇;他其实更相信方以智是个天才,与他老爹的培养没有半点关系。
若是按照方孔这种老旧思路,方以智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其他杂书是绝对不允许翻看的。
虽然方孔的奏折把招降擒贼一事写的妙笔生花,但朱由检很是好奇,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既然前面有张文耀的例子,那刘国能就一样授个游击,部下精选整编后暂归卢象升麾下听命好了。投降的人格外忠心,历史上的白光先、高杰就是个例子,不过高杰现在没有出现,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罗汝才、贺一龙就地斩首就行。这些贼人出身草莽,心中没有半点忠义,不像张文耀和刘国能这种在官军里待过,至少是懂得服从和听命之人。至于左金王蔺养成和老回回马守应不见踪迹,那就命人搜剿便是,料这两人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高迎祥、张献忠身死、革左五营覆灭、李自成逃亡,历史上推翻大明的流贼已经基本肃清了,自己这也算是改天换命了吧?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得心中暗自得意。
前世自己一个普通人,穿越过来做成如此大事,心中自是满满的成就感。
眼前的对手就剩下建州了,以自己现在掌握的实力来说,对付建奴问题不大,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灭掉皇太极了。
朱由检其实倾向于慢慢熬死对方。
以建奴现在不过百十万的人口来算,经济体量连后世江浙一带一个发达乡镇的百分之一都赶不上。
辽东恶劣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严重的制约了建奴的自身发展。并且各种资源极度匮乏,所需战略物资都要靠外界输入,只要严密封锁住建州物资的出入,不用数年,这个半奴隶制的部落就会土崩瓦解,到时只要派遣少量精兵,轻而易举就能将之降服。
依着建奴极度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若不是数次从大明掳掠去大量的人口和匠人,他们现在还处于穿兽皮、用骨箭的时代。
可这样做的话,将来自己的事一旦写成书,会被无数看书的人痛骂,指责自己为何不跃马提兵踏平建奴,什么什么笑谈渴饮啦,壮志饥餐啦,那样自己会觉得好尴尬呀好尴尬。
若想花时间来熬死困死,倒是会少牺牲掉很多大明士卒的生命,可缺点也是很明显,这就代表着封锁期间,还要捏着鼻子继续喂养辽东将门这些祸害。
可要是强攻的话,现在还不到时候。连年的大战过后,将士们需要得到充足的时间来休息。
后世网上人尽皆知的用船运兵到金州一带,从侧翼骚扰的方法来对付建奴的方法,朱由检其实并不看好。
首先,这种骚扰方法要动用一只精兵,人数太多不行,人多了粮草物资怎么补给?至于说用船运粮,现在内地还有无数的百姓等着郑家运来的粮食糊口呢。
那么问题来了,你派数千人过去干嘛呢?
后世的很多人可能没去过东北,并且将后世那种人口密集、村镇相连的情况带入到了过去,东三省总人口现在已经是过亿了。
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东北太大了。
尤其后世的黑龙江省,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丘陵,跑上数十里才能看到一个几百口人的小村落,那还是人口爆炸的世代。
满清入关时总人口不过是在三百万左右,那还是之前几次进入大明内地劫掠后的总数。
朱由检估计现在建奴总人口也就在一百到一百五十万之间,其中满八旗也就五十万上下,其余的一百万由辽东汉人、劫掠去的内地汉人以及蒙古人组成。
如此宽满辽阔的大地上才百十万人口,你派人过去骚扰,请问你骚扰谁?你知道去哪里骚扰?你以为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建奴人口密集且不设防的村子,然后冲进去大砍大杀一通?
出去一两百里见不到一个人影,看不见一个村落,而你一次派出几百上千人,要携带多少粮草?这来回数百里地,要是被建奴发现,人家骑兵在平原上能饶得了你?
强攻?不敢;骚扰?你觉得大明的官军能骚扰的了骑射无双的蒙八旗吗?你骚扰几次,沾点小便宜,人家把蒙古人派过去躲起来,你又出来骚扰了,蒙八旗一冲,你还骚扰不?你这是来骚扰还是来送人头啊?
好吧,几千人太少,那派几万人过去,粮草物资就当有运输机天天空投,这几万人过去干嘛?肯定不是骚扰了,这是一只大军,得和建奴硬怼。
行,怼吧,建奴聚齐一半兵力打不过你吗?结果还是送人头去了,然后丢下的士卒兵器盔甲粮草物资,让建奴赚了个盆满钵满,这是大明常凯申吗?
什么?从正面出兵去救,正好合兵一处扫平辽东。
既然能从正面带兵打过去扫平辽东,那还从侧翼派人干啥?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这种想当然的方式纯属异想天开,屁用没有,但却引起后世无数军事小白的狂热追捧。好似穿越过去后,不用船运兵过去骚扰建奴你就是个白痴一样。实际上他们对过去战争所需要的海量物资补给,以及道路的复杂性一无所知,很多人以为过去的道路状况跟现在一样平坦宽阔呢。
毛文龙在东江镇其实对建奴没有产生任何威胁,他最主要的功劳就是收拢了大批不堪为奴的辽东汉人。
至于说他派兵骚扰,一个月出去斩首三级五级,自己死伤好几十,那样做有用吗?
后世穿越书中受热捧的占领海岛,侧翼骚扰的策略和计划,不过是某个大神自己琢磨出来的艺术创作而已。
这更像是三国演义里的火烧博望坡、水淹七军之类的艺术加工和想象,真实的三国里根本不存在。
剿灭献营也属大功,虽然张献忠是自尽身亡,但若不是官军奋勇作战,他肯定不会自尽。
参与剿杀张献忠的人全部官升三级,赏银百两。
但将领们如何赏赐让朱由检感觉有点挠头。
刚刚封赏过才没几日,现在已经是赏无可赏了。
怪自己把调子起高了,这下好了,下不来了。
总不能给祖宽封伯吧?虽然他在这次战斗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还达不到封伯的程度。
要是给祖宽封伯,让他爹他叔他大爷怎么办?周遇吉、曹文昭、左良玉、贺人龙、曹变蛟、李重进、秦翼明等等这些主将能没意见?
周遇吉随着孙传庭剿灭高迎祥,左良玉等人跟着洪承畴剿了陕北之贼,这等大功都没封伯,别人还是算了。
卢象升也无法再拔擢,还有洪承畴、孙传庭在那比着呢,再拔擢就得加太子少保了,可首辅温体仁都没加,这说不过去。
方孔得酌情给赏,虽然也许实际上他没多大功劳,但起码对外界来说,人家又是招降又是擒贼的,不赏难免让人寒心。
加个左副都御史衔吧,酬功足够。
郧阳巡抚在这次战役中毫无动静,也没见卢象升在奏本里提到过,看来才具不堪,得寻机换人。
张献忠居然在竹山和竹溪都屯了田,看来这是想把两地当成根据地啊,这回正好让两地百姓顺势屯垦就好,税赋减免三年就行。
两县的知县佐贰都阖家殉国,让内阁依照惯例追授吧,并遣人查访家人,厚恤之。
与卢象升的捷报先后送达的,还有开封知府路隽的奏本。
周王想要进京面圣。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