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领旨!”
内阁三名阁老一脸郑重的先后拱手回道。
虽然皇帝天马行空的做法让几人感到有些愕然,但随即便是心中窃喜不已。
内阁虽然位高权重,有着对部寺题本提出不同意见的票拟权,但本身却没有直属部门,这回手下总算是有了可以腾挪的地方,将来再想办法加强卫生署的权威性,将其他部司的权利一点一点挪过来装进去就行。
朱由检将卫生署置于内阁名下,而不是将其归于礼部之中,考虑的就是使其地位的特殊性得到朝臣的重视与认可,到时候卫生署所有条令的颁布,都将以内阁的名义进行,这样地方官府自然会当做大事来对待。而如果卫生署只是礼部的一个司,那其下发的律令很容易被官员们选择性忽视。
至于温体仁等人如何从其他各部抢权,朱由检早有预估并乐见其成,能抢到多少权利那就看他们的本事了。卫生署权力越大,对将来在大明全面推广医疗卫生制度越有利,只要抢权时别耽误公事就行,分权更能预防和减少强势部寺滥权的行为。
说话间,接到旨意的六部尚书先后来到了昭仁殿中,顺天府衙门因为距离宫城较远,所以陈奇瑜还未到来。
时至未时末,几名小太监给诸位大佬们奉上茶水后,又端着时令水果和点心摆放在每个座椅之间的小几上,朱由检笑着招呼一众臣子先垫垫肚子,等陈奇瑜到来后再行议事。
众臣对于皇帝推行的诸多体贴臣子的细微举措都是暗赞不已。这几年随着局势的彻底扭转,不管是太仓还是帑都变得充盈起来,皇帝的性子也变得宽厚仁慈,将许多从前的规矩也做了改动,昭仁殿摆放座椅,上水果点心茶水,这几样都体现了皇帝对大臣们的尊重之意,这可是历朝历代的文臣武将从未享受过的待遇。
众人一边享用茶水点心,一边与邻座之人小声议论着最近听到的各种趣闻,一时间不大的昭仁殿内一片嗡嗡声。
在座诸人中唯有坐在首位的温体仁正在闭目养神,根本不屑与他下手位的王应熊交谈。
朱由检笑吟吟地看着阶下众人,伸手捻起一块牛舌酥侧身回头往后一递,正聚精会神注视着皇帝一举一动的王承恩顿时吓了一跳。
“大伴,吃块点心垫垫肚子,有规矩在,你只能站着了,接着!”
朱由检用如同对待家人一般的语气笑道。
王承恩无意间与朱由检对视一眼,皇帝目光中的暖意让他眼圈一红,心情激荡之下便想要跪下谢恩,但又怕被殿下的重臣们看到后多说闲话,遂将身子深深地弯了下去,双手高举过头接过点心,然后慢慢直起身子,手捧着那块牛舌酥,眼角已是泛起了泪花。
说话之间陈奇瑜终于赶到了宫里,在向朱由检以及殿内众臣拱手告罪一声后寻了个空位坐了下来。
这是他就任新职以来第一次进宫参与议事,眼见得殿内除了阁老便是尚书,全是正二品以上的高官,幸亏有皇帝赐下的东阁大学士头衔,要不然自己这个正三品府尹虽然有单独面圣的权利,但却根本没有资格参与到重大事情的会商中来。
“大伴,将题本发于众卿传看一下,之后众卿议一议此事!”
王承恩捧起御案上的几本题本走下御阶,分别交到温体仁等几位阁臣手中后回到了朱由检身侧。
几名御史的题本很快就被殿内众臣传看完毕,王承恩将题本收回来后放回到朱由检面前。
“启奏圣上,臣以为,此数份题本虽内容略有夸大之嫌,但其定论却是直指要害!南京诸臣于朝廷政令向来以不从为荣,并将此视之为极具风骨之举,而此举却于朝廷之威望损伤极大,以至于大明最为富庶之地,不管是庶民士子还是贩夫走卒,都只知有南京而不知我皇也!臣不欲多言,但臣以为南京留守当尽快裁撤!”
温体仁首先表态,坚决支持御史们题本中给出的结论。
在温体仁的印象当中,隐约记得皇帝在无意中提到过有将南京部司遣来京师的想法,这次皇帝突然将重臣召集遣来后,将几乎不可能发生之事通过御史们的笔表达了出来,这不就是明摆着有了决断了吗?
什么不忍言之祸,就南京那帮怂人,也就仗着手中有钱有粮才处处和朝廷唱反调,就算借给他们一千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另起炉灶,安享富贵荣华才是那伙人的根本目的。有钱有粮是不假,兵呢?没兵哪来的李唐之藩镇割据?南京守备太监是干啥吃的?那可是皇帝的家奴。
殿中的重臣都是官场中的老油子,朱由检这套把戏谁还看不出来?这时候就算与南京利益集团有勾连的人也不敢站出来唱反调,御史们的结论可是太吓人了,那可是逆,谁敢保证以后会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一旦与逆沾上边,皇帝可是谁的情面也不给的。
温体仁之后众臣纷纷表态,全都同意裁撤一事,但有人却对如何安插南京诸官提出了疑虑。这种情形早在朱由检的意料之中,他召集重臣前来商议裁撤一事,不过是摆出证据后堵住悠悠众口,而真正要会商的是安置官员、重新划分行政地域的问题。
“温卿所言切中时弊,时移世易,南京留守有司现已无存在之必要,朝廷政令必须于大明境内畅行无阻!既是众卿都无异议,那内阁诸卿回去后拟旨裁撤吧!现都察院李卿与亲军俱在南京查办江南罢市案,朕会下旨给李卿与亲军,凡与策动民乱有牵连者均要依律严惩!接下来诸卿议一议南京留守有司官员安插之事吧,诸卿有何提议都可畅所欲言,只要是一心为公之建言,朕自会从善如流!”
虽然朱由检心中早有预案,但他依然要摆出一副兼听则明的姿态来,以便让群臣对大事有更强的参与感,他也希望能从中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好办法,以对自己的预案有所补充和裨益。
“既是圣上有允,那臣便做个抛砖引玉之人吧!臣以为,南京诸位同僚虽大多为材质高洁之辈,有许多亦是资历深厚者,但其中亦不乏于大事之上有过失误之人,并因而导致朝廷相关策略之上进退失据、极为被动。而此间种种事例实是不胜枚举,故臣以为,圣上欲安插事宜上须得慎之又慎为好!”
礼部尚书张国维率先发表了个人意见,用先扬后抑的策略对南京诸人展开了攻击。
南京礼部尚书林欲楫资历深厚,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及第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初年至崇祯六年曾任礼部侍郎,后因欲为袁崇焕翻案而触怒皇帝,被打发到了南京任礼部尚书一职。
轮名气和科场资历,林欲楫远比自己深厚,这要是回到京师礼部,自己这个尚书之位可以说会受到严重威胁。同处一个衙门中办公,对方也是尚书,一旦因争权有了龃龉,对自己的名声前程都是相当不利。但眼下裁撤合并已成定局,那当务之急便是想办法如何阻止对方返京,或者合并后如何掌控部里的主导权了。
内阁的温体仁等人并未抢先表态,合并一事对内阁根本没有任何影响,所以他们几人都是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待此事,等大局已定时再站出来帮忙也不迟。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