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皇帝的夸奖,温体仁心中也是小小地得意了一把。
他从皇帝说话的语气和神态上判断出,皇帝的话是出自真心的。
自己孤臣、直臣的形象再一次得到了确认。
世人都说自己谄媚,在皇帝面前毫无底线,没有一丝直言敢谏的大臣风范,事事处处都顺着皇帝的心意。
可这天下不就是皇帝的吗?顺从皇帝有错吗?
身为大臣,不去迎合皇帝,非要摆出一副诤臣的模样,处处和皇帝对着干,其实还不是为了自家那些利益?
听皇帝的话、想皇帝之所想,替皇帝背黑锅,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现在局势已然彻底稳定下来,民生将会是皇帝接下来更加关注的主要事项,这几年的所作所为证明,平民百姓才是皇帝最重视的一个群体。
今上既然爱民,那就顺着这个思路去做事就好。
至于会因此得罪多少官员,引来多少骂声,那就让他们尽情地骂吧。
骂半天,老子还是首辅,你们照样扑街。
自己以及后代子孙的荣华富贵都是皇帝给的,难道你们想让老夫做忘恩负义的贼子不成?
自己得罪的人多了去了,想回头已是绝无可能,还不如一条道走到黑算了。
哼哼,这些蠢货根本没看明白,从这几年的行事风格来看,皇帝性情大变,原先总会听从群臣意见的那个皇帝已经彻底变了,再也不是那个容易被蒙蔽的主了,一旦触了皇帝的逆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温卿还有何策继续讲来!”
温体仁的两项建议终于让朱由检郁闷的心情稍稍舒缓了些许。
“臣谨遵圣喻!除却上述两条之外,臣以为,节流需从源头抓起。先大明境内尚有驿站千两百余处,待全面恢复后将达近两千处。而依照此前之规,每处驿站需备马六十至八十匹之多,车辆三十架上下,期间所耗可谓极其繁重,甚至可以说,驿传之大半耗在此处!值此天下太平,边患渐消之时,紧急军情已是极为少见,蓄养马匹过多已无必要。臣建议,驿站马匹数量减半为佳!再者就是,节流之外便是开源!臣建议由朝廷拨款,扩修驿站,仿客栈酒楼之经营方式,以其利养驿传,就算其利甚微,亦比只出不进要强出些许。此乃臣父子之浅见,是否采用还需圣上裁定!”
温体仁讲完之后冲着朱由检施了一礼,面上已是疲态尽显。
毕竟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了,站了半天也是腰腿酸胀。
“卿之所议极是恰当!卿心忧国事,所提亦是直指有害民生之处,实是诸臣之标尺!卿且坐歇息,以上所述容朕与诸臣工议之!”
朱由检目送着温体仁慢慢转身回到座位上坐下后,目视其余诸人开口道:“适才温卿之述切中驿传之时弊,其建言亦是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不知诸卿对此还有无其他补充之处?”
其实他心里对温体仁的几项提议是非常认可的,尤其是最后一条,彻底颠覆了他对大明官员顽固守旧、僵化保守的这种认知观念,让他对未来的全面改革充满了期待。
温体仁关于将驿站半商业化的建议简直是神来之笔,这种超前的头脑和意识、开放的思想和行为,不去做生意实在是可惜了。
众所周知的是,历朝历代的驿站都是建在城与城之间的道路一旁,除了转送传递各地的紧急情况以外,另外的的一个主要功能便是,给来不及赶到下一座城市的过往官员提供临时落脚点,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使其免受风餐露宿之苦。
但对于占据着黄金地段的驿站来说,这项功能却有浪费资源的嫌疑。
在过去的年代里,官员的出行是受到严格限制的,除了赴任、离职、致仕、调任、巡视这几条之外,不管是一品高官还是从九品的低级官员,在任期间是不允许离开自己职权范围之内的。
而与之相反的是,路途上最多见的就是商贾。
为了赚取利润,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每天都有大量的行商奔波忙碌着。
很多时候,为了赶时间抢占商机,商人们以及他们雇佣的马夫脚夫经常会错过宿头,路宿于荒野之外成了众多行商的家常便饭。
每逢雨雪狂风等恶劣天气,商贾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货物被淋湿泡烂,然后血本无归。
损失钱财还是小事,更令人可怕的是,半夜熟睡正酣时遭遇盗匪,轻则货物丢失,重则人死财无,这种事例千百年来屡见不鲜。
商贾们不是不想住进让人踏实放心的房子内,就算花些银钱大多数人也不会计较,但是谁会在荒草野坡中开店呢?
在交通不便的过去,没有人会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开设酒楼客栈的,除非是孙二娘那样的人物。
而驿站的存在恰恰解决了这个令商贾们头疼的问题。
因为驿站是朝廷开设的,是官方的,没有土贼敢袭击驿站、劫财杀人,那样做的结果就是等着被官军给彻底剿灭。
官府的威严是不允许被侵犯的,你有刀有枪也不行,官军手中的刀枪比你的更加锋利。
驿站是不允许行人商贾入驻的,就算有些心思灵活的商贾找到驿丞后递上银钱,也只会被允许在驿站的墙外歇息过夜,这就是阶级的划分。
士农工商,老祖宗早就排好定位了,你有钱也白搭,能让你在驿站外面睡个安稳觉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当然了,官绅士绅们的商队可以进入。
除了冒用勘合以外,比如主人给路径之地的官员写上一封信问候一下,收到信件的官员就会明白什么意思,只要派人给驿站的驿丞打个招呼,会来事的商队掌柜再拿出一点心意,那你可以堂而皇之的入驻官家客栈了。
但大多数小本经营,或者有些积累但却没有人脉的中等商贾们却享受不到这个待遇,作为从九品下不入流的驿丞却往往以官府中人自居,压根瞧不起这些商贩走卒,而这些大多数却会成为半商业化驿站的主要客源。
驿站新政的实施将会为商贾们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安全场所,从此这些人再也不用担心货物损毁失窃,甚至人财两失等情况的发生。
相信这项举措会受到热烈欢迎,但这其中不包括官员以及相关利益群体。
想到这里的同时,朱由检突然灵机一动:何不将类似于后世运输公司之类的车马行办起来呢?
也不知道自己交代过的四轮马车研制到什么阶段了,那可是提高运输能力的利器,年底这段时间一直没太关注,等抽个时间得去一趟了。
要是想办运输公司,那四海商行在这方面可是有着巨大的优势。
分支商行几乎遍布大明各地的四海商行已经成为了大明商业领域的巨无霸,并且发展势头非常地迅猛。
四海商行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将中短途以及长途货运运作起来。
四海商行的旗帜下,没人敢打什么主意。
现在不管是官场还是商场中,很多人都知道四海商行是谁的产业了。
“启奏圣上,臣有话要讲!”
突然之间,一道低沉有力的声音打断了朱由检的沉思。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