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尔哈朗笑着说道。
眼见众人都望向自己,济尔哈朗心下得意不已:“咱们这回还是照旧用挖壕围困之术,不过不是只围锦州,而是把松山也围起来!只要这两座大城围住,城里的明军主力无法顺畅出城,剩余堡城中的明军便不足为惧!”
多尔衮略一思忖之后冷笑道:“我还以为有何等妙招呢,原来不过如此!就算围住松锦,其他堡城的明军虽少,但火器却是未必少,成亲王去年不就是吃过亏吗?皇帝不会以为不打松锦,先破除其他堡城便会轻而易举?成亲王,这事儿你最有发言权,你说说,松山南边这几个堡城可是好打?”
面对多尔衮语气中的嘲讽意味,岳托神色坦然的开口道:“论起火器犀利,大兴、兴平两堡不差于松锦多少,明军编练的新军都在这些堡城中,我估计祖大寿手下能打的都进了锦州城,只是现下不清楚祖吴两家的马队在何处,那可是一只不容轻忽之劲旅!”
说起关宁铁骑来,八旗还是比较打怵的,虽然并不惧怕,但若真的对上,那肯定会打起精神来应对的。
由于消息封锁严密的缘故,祖吴两家分裂的消息并未传到建州。
在上次吴三桂在锦州城内重伤之后,吴襄在征得兵部同意后,亲赴关外将妻儿接回关外。
虽然祖家兄弟齐齐出面就此事向吴襄表达歉意并做了解释,并且将肇事的祖泽洪、祖泽清、祖可法当着吴襄的面一顿狠揍,吴襄也是强装笑脸表示这是由误会引起的,但双方心中都明白,这件事之后,祖吴两家再无回到从前的可能了。
老奸巨猾的兵部尚书杨嗣昌趁机向朱由检建议,借着祖吴两家有了顾忌之机,顺势抽调两家部分马队归于卢象升麾下听命,以此削弱辽西将门的实力。
杨嗣昌的建议果然奏效。
随着两家的决裂,祖大寿和吴襄眼见自身实力大减,对于兵部的调令也是表现的顺从无比。
祖大寿将祖宽、李重进等几只参与过入关剿匪的马队排到了关内,而吴襄更是干脆,直接将吴家近五千骑兵全部交由兵部调遣,并声称愿意年齿已长,想入京修养身体。
朱由检慎重考虑后,还是下旨闻言安抚了吴襄,并未答应他的请求。
“呵呵!成亲王之虑虽是不无道理,但皇上并无强攻堡城之意!本王照实说了吧,挖壕围城之后,待探清明军来存放粮草辎重之地,我军便以重兵夺之,一举切断前方明军补给,且所得之粮草物资正好供我军食用之!”
济尔哈朗干笑两声之后,随即将皇太极的战略意图讲了出来。
若是朱由检知道皇太极的这个战略计划,说不得也会表达一下佩服之意。
这个作战计划与后世二战时美军在太平洋战役中施行的蛙跳战术极其相似,其意图就是暂时放弃对方防守严密的区域,转而对其认为非常稳妥的后方发动突袭,在成功之后再反身围攻剩余的敌军。
皇太极的确是满清中最有战略眼光的一人,多尔衮虽然也属于八旗中的佼佼者,但论起才智来还是比皇太极差上一筹。
对于偷袭边墙破口而入的战术,皇太极并不是没考虑过。
但在暗中派遣探马深入古北口、居庸关等关隘查探过后,这个想法被他果断放弃了。
据探马回禀,明军不仅是将原先损毁的边墙重新修缮加固,而且调遣了重兵加以防范,清军探马甚至在险要的关口发现了大炮的身影。
从墙上的旗帜以及巡守的士卒就可以看出,原本几乎无人守御的边墙现在戒备森严,昼夜皆有士卒巡逻,边墙外几条小路遍布巨石杂木,清军若想再如以前那样悄无声息的靠近边墙已是绝无可能。
因为搬动这些巨石乱木可不是瞬间就能完成的,搬动的时候想不发出声响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很容易被明军发现,突袭就会变成强攻。
在无法容纳大量士卒同时进攻的地带,守御方居高临下,占据着绝对优势,那种难度比攻击锦州城还要大上数倍。
皇太极在与济尔哈朗、代善等人商议数次之后,终于订下了这个具有超时代意义的作战计划。
“若是明军于辎重之地布置重兵,那又该当如何?到时我军前出过甚,身后堡城具有明军把控,前有强敌阻挡,后有粮道被断之险,稍有不慎岂不是有全军覆没之危?”
沉默半天之后,还是多尔衮率先提出了异议。
“呵呵呵呵,睿亲王实是多虑了!明**队员数本就有数,锦州由祖吴镇守,其余边镇兵马还需守御本镇,明国皇帝不可能将其调至关外。就算其编练新军都出关与我相抗,可这等新军又有几多?充其量不过五万之数!而松锦以南堡城明军须得把守吧?山海关也要守御吧?这五万人一分散,他能有多少人守着辎重?”
济尔哈朗笑着回道。
“只要我军袭了明军之粮道,之后再分兵由南往北逐个拔除,在我军粮草物资不缺的情况下,松锦能支撑多久?就算锦州城内宽大,粮草存放极多,可剩余堡城本就狭小,既要容兵又要存粮,其中能够几日所食?就算你火器再犀利,大炮再无敌,可士卒饿上数日后还能上阵吗?若其逼不得已出城应战,那岂不是正中我军下怀?只要外围堡城扫清,松锦岂不就是囊中之物?”
眼见多尔衮、阿济格等人仍是一副不太服气的样子,济尔哈朗随即进一步分析道。
作为皇太极极为信任之人,济尔哈朗当然明白多尔衮兄弟的心思。
只要这场大战取得成功,那皇太极的威望便会如日中天,多尔衮兄弟心里的那点野望就会彻底破灭。
倒不是说多尔衮不愿意看到大清的胜利,而是说两白旗不想让皇太极独享定策之功。
但倘若两白旗能针对皇太极的计划提出更好的策略,那将来获胜后皇太极也无法获取最大的利益。
“郑亲王,本王早就遣镶白旗精锐前出哨探,目的也是想断明军粮道,但直接攻其辎重大营之事还是需谨慎为好!一切还是等哨探回来再说!”
“呵呵,睿亲王实是考虑周详啊!不瞒睿亲王,本王也是遣了数路探马前去哨探,就看看咱们派出的人哪一路先得回消息来吧!现下本王宣布,明日大军辰时用饭,之后以蒙古两红旗马队为先导,汉军旗为后队,解送包衣先行前往松锦挖壕围城!”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