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关外的战斗连场打响的时候,关内的京畿一带仍旧是一副太平安定的模样。
早春二月,返青的冬小麦让略显荒芜的北方原野上呈现出了勃勃地生机,田地里随处可见农人的身影,农户们正在给自家的庄稼锄草浇水施肥,以求夏粮能有个好的收成。
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谚字字句句都透着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此时朱由检乘坐的马车正在驶往军器监的路上,王承恩弯腰侍立在不断摇晃地车厢一角,不是偷眼看一下靠着软塌闭目养神的皇帝。
自从昨日接到四轮马车已经试制成功的消息后,朱由检便迫不及待的想亲眼目睹一下这种划时代交通工具的真容。
马车虽然很早以前便在中国诞生,并且很快成为了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但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奔驰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一直是两轮马车。
四轮马车直到清末才由西方传入中国境内,但还没等国人使用多久,随着汽车的诞生很快就被淘汰掉了。
相较于四轮马车,两轮马车有着很明显的几个缺点和劣势。
首先,两轮马车的负载量很小。
由于与地面接触只有两个轮子,马车载重量太大就会增大压强,导致路面车辙更深,一旦马车陷入较深的车辙当中,要是再想把马车拖出来可就相当费时费力了。
其次,马车的负载部分全部压在牲畜上,加大了牲畜的负担,使得拉车的牛马等牲畜无法全力拉车。
其三,车辆行驶极不稳定。
由于无法要求牲畜的身高和轮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所以车子始终是倾斜的,导致车厢中的人和货物摆放也倾斜。
而拉车的牛马等牲畜在发力奔跑时,四条腿来回摆动,它们的背脊始终处于一上一下的振动状态,因此车厢也被迫一起一付,导致车厢里的货物不稳。
其四,每当路途当中需要停车歇息时,必须拿个东西放在前面扛着车辕,以便把动物卸下来休息。
这在平时也可能就是在车上多放木架等支撑物,这些粗老笨重的物事肯定会占用不小的空间,从而使得载人和装货的数量大大减少。
两轮马车的最大问题便是马车的转向问题。
这个旷世之难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始终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在想到改进两轮马车之后,朱由检费劲脑力冥思苦想后世时所学的知识,终于在一个难以入眠的深夜中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
这篇短文中提到了四轮马车和两轮马车的最关键的问题:转向系统。
虽然文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物和制作流程,但却提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思路。
四轮车前两个轮子是装在一个车架上的,而后两个轮子则是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后面的车架架在前面个车架上,中间由一根立轴连接。
所谓的四轮车实际上是两个两轮车的组合。
这就是著名的四轮车转向问题。
大明并不缺少能工巧匠,他们缺少的只是一种思路和创意。
只要有人把创意和想法说出来,这些心灵手巧的匠工们就会把你的创意转化为实际的物品,甚至更胜你的想象。
就在朱由检凝神思索的时候,马车停了下来,军器监到了。
事先得到通知的工部尚书范景文和左右两个侍郎、挂工部尚书衔的毕懋康、已升任军器监监丞的毕懋康的门人张继孟,以及他醉心与研发而无意科举的两个侄子毕登辅、毕登翰等人,全都站在军器监的大门处迎接朱由检的到来。
“臣等参见圣上!”
范景文等人拱手作揖行礼道。
而张继孟等人则是行了跪礼。
前段时日,朱由检已经下旨申明,除非祭祀大朝等重大场合,日常四品以上官员见到皇帝无须跪拜,一律以揖礼代替。
这项开明的举措受到了所有高官的一致好评。
皇帝此举明显是带着尊重之意,而文人们最向往的就是唐宋时,大臣与皇帝“站”而论道的样子。
“众卿免礼!今日朕是来看四轮马车的,只是不知实物与朕所想一致否?”
一身便服的朱由检笑着摆了摆手后开口道。
“启奏圣上,实物已是于数日前打造完毕,几名工匠又经过些许改动后方才宣告完工!至于是否入得圣上之法眼,臣也不得而知,但此物较之以前之两轮车确实是有天壤之别!”
范景文笑着拱手回道。
自从皇帝遣人将四轮马车的构想告知工部之后,范景文可是异常重视。
作为大明少有的技术性高官,范景文对四轮马车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只要道路条件良好,四轮马车巨大的运输能力将会使得更多的货物在大明各地流通开来。
因为范景文知道,在皇帝的授意下,硬化道路的利器已经制出来了,如果再配上四轮马车,那大明境内的主要道路将会变成繁忙的坦途。
宋应星主持的水泥烧制工艺已经大功告成,并且已获得了朱由检的首肯。
但由于窑炉太少的原因,水泥现在的日产量不是很高,两座窑炉每天只能产出约几百斤的水泥。
已经生产出来的水泥现在都已在仓房中储存起来,并做了防潮处理,达到一定数量后,便要按照朱由检的吩咐,先把运河通州码头到京城这一段的路面加以硬化,加快南北货物运输的速度,降低运输成本。
现在新的几座大型窑炉正在门头沟附近建设着,等到这些体积更大的窑炉建好并投入使用,将来水泥的产量就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
“毕卿,四轮马车前后车架之间的立轴使用何种物事供其运转?”
朱由检背负双手漫步向军器监内行去,范景文与毕懋康左右落后半个身位紧紧跟随,王承恩落在两人身后,其他人则是远远跟在后面。
一行人的前后左右都有便装校尉怀揣利器监视着四周,远处的高墙上有弓弩手的身影隐现。
对于这种如同窗户纸般一捅就破的东西,朱由检并不担心工匠们造不出来,他最好奇的是立轴里面的轴承是用什么东西代替的。
目前大明的车床还造不出铁或钢制的滚珠,那工匠们又是用的何种材料呢?
“回禀圣上,圣上所问之物事确是极为要紧之物,若无此物,马车虽然造出但也无法运行。为激发工匠之巧思与干劲,老臣便于监中悬赏五百两纹银以求之,最终一名叫做孙宽的匠人想出了一个方法:用质地极硬之铁力木车成滚珠以使其运转,试行之下果然奏效!此举可谓是解了四轮车之最为棘手之难啊!”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