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勉励过孙宽等人几句之后,朱由检并没有再前往其他工坊查看。
他特意叮嘱了张继孟等人要切实把控好各种军需的质量,并以重金酬功机制激发工匠们的积极性后,便带着王承恩回了皇宫。
本来他还打算去亲自看一下自生火铳以及佛郎机炮制造过程的,但孙宽等人刚才的表现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以他所处的时代和现在的身份,一举一动都会成为焦点,也会影响到匠工们的正常生产,一切还是按照规矩来才好,还有很多大事等着他操心呢。
果不其然,回到乾清宫没多久,外面的太监来报:首辅温体仁、吏部尚书周云、新任顺天府尹倪元璐联袂请求觐见。
朱由检在偏殿换过常服之后来到了昭仁殿,温体仁等人连忙起身,目视着朱由检落座之后,三人躬身拱手行礼,然后才转身来到座位上坐好。
“几位卿家进宫所为何事?朕适才正要召集诸卿前来宣布,如此正好。大伴,遣人出宫传旨,在京大学士、各部寺主官尽皆进宫议事吧!”
王承恩答应一声出了殿门,几名小太监给温体仁等人奉上热茶后退出殿外。
“启奏圣上,今日上值之后,吏部堂官来至内阁有咨,乃有关丙辰科进士选官一事,故而臣便会同其一同入宫奏禀此事!”
首辅温体仁起身施礼后奏道。
距离崇祯十年的贡榜眨眼间已是一年,中榜的进士们已经在京师各部观政期满,现在到了放官的时候了。
“选官派官向来是历朝历代最为紧要之事,尤其是州县主官,直面百姓乃其为官之日常,其一言一行俱是代表朝廷,也代表天家,故须格外从严责之!内阁既吏部要晓谕此次选派之官,为官一任,须造福一方,其代天牧民,意非视天下百姓为猪羊,而是要替天子管束与照看好亿万子民。若有人赴任后终日悠悠林下懈怠公务,抑或是残民以逞者,不论其有何资历、背景、读过多少诗书,眨眼间便会化为泡影!此乃朕之警示,到时勿怪朕言之不预也!”
朱由检收敛了笑容,神情郑重地扫视着在座三人,以极其严肃的语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自新政实施以来,京师各衙门旧有的懒政怠政之风气有了极大的转变,处置公务的效率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然而毕竟大明太大了,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情况下,地方州县衙门那种千百年来形成的慵懒散作风依然普遍存在,只有在部分派驻了监察御史以及锦衣卫的州县,这种情况才有了较大的改观。
只是现在监察御史一职极度缺乏人手,目前只能要求地方主官以及正要赴任的官员们以身作则,带动所属衙门的风气向好的一面发展。
“老臣谨遵圣喻,择日定要将圣上之谆谆教诲晓谕诸人,使其勿要自毁前程,而是要去争做后世留清名之辈!”
“臣定会要求部内各司职官,严格考核各地方官之政绩官声,一旦发现有害群之马,即刻上奏后依律将其严惩!”
温体仁与周云起身施礼接旨,并表明了无条件服从皇帝之意的态度。
进士们赴任之前都要被召集起来,听从首辅以及吏部尚书训话,所以温体仁和周云才会如此表态。
朱由检的上述言论到时将会被加工之后,再灌输到大明未来栋梁们的耳朵里,至于是不是走心就不好说了。
但狠话必须要讲,这牵扯到对皇帝讲话的态度问题,也是重臣必须要表明的。
“两位卿家切勿以虚言敷衍。自古朝代之更替,吏治败坏实乃祸乱之源,故选任官员须慎而重之!值此天下初定之时,百姓所需之父母,其德行应为首要之务。为官者不可缺少仁心,否则其能力再强,但对之下百姓毫无怜悯之心,那其行事必会无所顾忌,必会单以邀功请赏为己任,此般能者,实则私心大与公心,此辈绝不可取!故选官当以有德者为先,切记切记!”
朱由检的这番话也是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有感而发。
为官四则,德勤廉能。
对于眼下刚刚开始安定下来的百姓来说,休养生息才是最主要的。
这个时期不需要能吏,需要的是品德高尚、能将百姓疾苦放在心上的地方官,等到局势彻底稳定,需要发展地方经济时,才是官员们展现个人能力的时机。
温体仁与周云自是再次表明了定要从严要求的态度。
“自去岁衍圣公溺亡之后,曲阜知县获罪去职已有半年多,如此文宗圣地父母官岂可久悬,此次当选派一名德才兼备之人担此重责方好。朕闻丙辰科进士名曰庄元洲者,素以德行出众闻名乡里,更兼其去岁进士及第,足以说明其才堪大用,此次选官吏部要委以重任以砺其志,勿使良才埋没才好!”
皇帝这番言论指向已经很明确了,周云自是心领神会地点头应下。
说话间,内阁王应熊与张至发率先赶到昭仁殿中,行礼之后坐倒了温体仁下手位置。
“倪卿就任顺天府之后,可是于任上有所感?卿亦是朝廷之干臣,声望素著,朕自是望卿于本职熟知后,拿出相应方略,于任上做出一番实绩,使顺天府能成为天下州府之样板,卿何以教朕?”
在安排完选官一事后,朱由检转向倪元璐笑着开口道。
对于这位与历史上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自杀殉节的名人,朱由检内心深处充满了好感,这次陈奇瑜自请督师关外粮道寻立战功之后,朱由检便顺势将倪元璐拔擢到顺天府尹这一重要位置上。
他之所以一直未曾重用这位现在正值壮年的名臣,实在是因为顾忌到了温体仁的心情。
倪元璐才略出众、正直敢言,曾公然与阉党、东林党鼎盛时上书痛陈其执政弊病,故而一直深受排挤。
温体仁成为首辅后,因为嫉其才而一直压制他,二人不睦是朝野皆知之事。
现在温体仁首辅位子数年内已经无人可以撼动,现在再拔擢倪元璐,对于老温来说应该已经无关痛痒了。
“启奏圣上,臣对圣上简拔之恩铭感五内,自会尽臣之全力以慰圣心。臣就任顺天府半月有余,现下正在完成陈学士在任时之相关工程、协同司农寺做好农田试种。此次面圣,乃是为与京畿各州县重整巡铺所而来。若臣之浅见能得圣上恩准,京畿地带之防火防盗之事定会较之现下有极大改观!”
身材瘦削,颌下一部短髯的倪元璐起身施礼后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