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名白杆兵被分作两处,于明军火铳手左右两翼展开了队形。
白杆兵以营为单位,每营有一百人,按例设五营分“左中右前后”,除中营由马氏和秦氏子弟掌管外,其余各营由两家亲信或境内豪族指挥。
五营各营有总旗一人,旗长一人,旗鼓一人,营兵的招募颇为严格,入营者无不是各村寨的健儿。
原先因为财力有限的原因,秦良玉手下的白杆兵只有五千人之数,其余的都是兵刃甲胄不全、武力稍逊的士卒。
崇祯十年上半年,朱由检自帑出资,除了给现有将士按月全额发放月饷、粮米以外,还额外拨付巨资让其征召新兵。
有秦良玉的威望以及巨大的个人魅力,加上丰厚的粮饷、战殁后的巨额烧埋银,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当地土家族青壮争相应募,最终,白杆兵终于扩充到了万人。
白杆兵的构成主要是由石柱宣府司辖区内的土家族人,间杂有为数不多汉人、苗人中的勇猛之士。
土家族人生长于川渝楚交界的高山大川,在与自然洪荒猛兽、中原大一统王朝、内部自相残杀的对抗中练就了一副好体魄和一颗勇敢的心。
身为大明世袭土司的马家,从来便把帐下白杆兵视为安身立命之本,日常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军事训练。
白杆兵除了要训练一般的战斗技能如钩镰枪弩技、短兵相接技、战斗阵法外,还有非常生猛的体能和勇气训练。
“一人搏虎,二十人助之。以必毙为度,纵虎者重罚,猎其他兽亦如之,得擒则倍赏当先者。。。。其追敌缘崖逾壁,务必擒杀之。”
白杆兵的战场纪律比其训练严苛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战斗中,勇敢向前者会得到重赏,怕死退缩和贪功误事者事后会被严惩。
军中盛行连坐法,加之士卒的组成以父子兄弟亲戚为主,故白杆兵每逢战阵必势如疯虎锐不可当。
在后世很多人的印象当中,都以为白杆兵是一支虽然勇猛善战,但兵刃盔甲装备极为简单的军队,实际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认知上的错误。
事实上,白杆兵的装备非常精良,甚至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明军的武备。
在两军对垒时,敢于直面敌人近距离搏杀的士卒除了要有出色的战技和不惜一切的勇气,还非常依赖甲胄的保护。
白杆兵中位居战阵前列的五营士卒,每人都是带着里面衬着棉絮的铁盔,身披三十余斤重的铁质重甲。
这种重甲对弓箭的防御能力非常强,除非被射中面部、脖颈等要害部位,否则以清军的利箭在三十步内也难以穿透。
去年在朱由检的吩咐下,军器监特地为白杆兵多打造出了一千具重甲,以备来年时的关外大战。
已经远远超过原先五营的重甲士卒形同巨大的肉盾,将其余穿戴普通盔甲的士卒保护在了身后。
而白杆兵采用的战术也与明军不同,因为阵型的缘故,白杆兵的战术既简单又高效,对敌的杀伤力十分强悍。
白杆兵的阵型,一般以二十四旗为阵,各旗以二十五人为队,组成旗头一人,依次排列为三、五、七、九人,形成尖锥状队伍,其余士兵列于阵后。
如前排一人倒下,依次补上,以保证队伍的严谨,若前者败倒,则二重居中者补上,两翼亦然。
胜负以五重为限,若皆战败,胜无望矣。
每个旗的旗长和总司长均在本旗或本司队列后阵,旗兵排列如尖锥,而二十四旗则排列成整体的尖锥体。
若是排成成千上万人的大阵,尖锥状的阵型依然不变,只是以人为单位变成了以旗为单位。
现在白杆兵在两翼排出的就是六个近七百人组成的尖锥阵,中世纪时,欧洲战场上,这种阵型叫做“野猪头”。
万历年间的名将戚继光就是借鉴白杆兵的阵型,创造出了著名的鸳鸯阵法。
嘹亮的号角声连天响起,左翼的两白旗、右翼两蓝旗的清军大阵开始缓缓移动,向着两翼排好阵型的白杆兵而来。
针对白杆兵的六个尖锥阵,左翼两白旗万余人马也分为六部,中路两部以一千五百人为一队,其余四部皆为八百人。
多尔衮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派遣重兵从中路强行突破,击溃正面的白杆兵之后再向两翼冲杀。
随着清军进入了佛郎机炮的射程之内,左翼的够的上清军的八门大炮相继打响,一颗颗弹丸呼啸着划过天空,向清军砸了过去。
但这次的炮击杀伤效果并不如原先那样明显,八颗弹丸都是砸在地面上跳跃几下,在造成了二十余名清军的伤亡后停止了滚动。
而军纪严明的大队清军根本不顾伤者发出的惨叫,继续默不作声的向前推进。
早就见识过明军火炮威力的清军采用了比较松散的队形,目的是硬挨明军的数轮火炮轰击后,在距离白杆兵二十步时开始发起冲锋,到时双方如果纠缠在了一起,明军的火炮也就失去了作用。
明军的炮手根本不看毁伤效果如何,只是接连将子铳迅速装填完毕,然后继续发射。
在佛郎机炮打了三轮、共计杀伤一百余名清军后,前队清军已经进入冲锋的距离。
随着各个带队牛录章京的呼喝声,六部的前锋向前发起了冲锋。
为了一鼓作气打穿白杆兵的阵型,多尔衮也是下了血本。
六部清军选锋各自配备了二十名白甲兵,共计一百二十名白甲兵投入了战场当中,这在八旗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
历史上清军数次进入大明境内抢掠财物,每旗派出的白甲兵也不过就是百余人左右,而且这百余人的白甲兵并不是聚拢在一起,而是随着各支小队清军四处寻找战机与明军厮杀。
正是因为这些骁勇善战的白甲兵的存在,所以才每每导致了明军的屡次大败。
要知道两白旗的白甲兵总共只有五百余人,这回一次性拿出来一小半,这可是八旗各旗的震旗之宝。
白甲兵每人皆着三层甲:最里面是棉甲,中间一层为锁甲,最外层是刷了白漆的铁甲。
白甲兵的挑选条件十分严苛,甚至比白杆兵的五营兵还要更加苛刻。
八旗士卒必须至少在历次战斗中杀死两百人以上,才有资格穿上这件象征无上荣耀的白甲。
而六阵白杆兵最前面的第一旗,也是锐不可当的五营劲卒,这些五营兵身穿的盔甲丝毫不逊色与三层甲胄的白甲兵。
论起战力来,这两支天下闻名的强军几乎相差无几,都是猛士中的猛士,精英中的精英,双方的碰撞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