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鹃,你且坐下吧,朕有事要吩咐与你。朕没记错的话,你今年当是双十过五的年岁吧?自朕与皇后成亲后你便跟在身边伺候,如今眨眼间已过去十二载了,光阴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啊!”
待紫鹃行礼过后,朱由检面带笑容开口道。
在他的眼中,虽然算不上绝色,但身上自有一股温柔气质的紫鹃就像自己的妹妹一样亲切。
天启六年朱由检大婚时,家在杭州府的紫鹃被选中进王府服侍当时的信王妃。随后朱由检登基为帝,紫鹃因为深得周后的喜爱,所以也跟着一起入宫,从贴身侍女一直做到如今的正六品宫正司宫正一职。
“谢过皇上恩典,奴婢站着回话便可!奴婢自十三岁服侍皇后,至今十二载,今年确为二十有五岁。皇上日理万机之下,竟还能记得如此清楚,奴婢心感荣幸之至!皇上骤然谈及旧事,莫不是有事要吩咐奴婢不成?”
紫鹃再次行了个蹲礼后恭谨的回道。
十二年来,朱由检以及坤宁宫里几位小爷的衣食住行大都是由周后和她来伺候,多年的朝夕相处下,在紫鹃的心目当中,皇帝与皇后更像是自己至亲的兄嫂一般,太子、坤兴就如同自家的子侄一样。
今天和往常一样,紫鹃估算着朱由检回宫的时辰,然后便去了后殿灶间给皇帝和几位主人准备午膳,没想到刚做了几道菜式,便被周后派人喊了过来。
尽管不知道今天皇帝有何事吩咐,但性格极为温婉善良,脑子也极其聪敏的紫鹃,凭着敏锐地直觉,从朱由检郑重的语气中觉察到了一丝异常。
她一时之间并未联想到朱由检接下来想要延伸出来的问题,只是内心深处突然感到隐隐地不安起来。
“紫鹃,有感于历代以来有无数宫人晚景悲凉之故,朕欲在宫内施行仁政,其中首要一条便是将二十五岁以上之宫人赐银放还家中,以免其终身不得与亲人相见之苦!
这几日你可将其他事物暂且放下,尽快查证出附和此项者共有多少人数,其姓名,籍贯、入宫年日俱要详尽才好。此事事关诸多宫人之命运归宿,你务必要尽心去做才好!”
朱由检没有勉强紫鹃就坐,而是语气温和的说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打算。
除了王承恩、李二喜以及朱慈的随身太监以外,紫禁城里其余的太监、侍卫是禁止靠近宫内的,所以针对宫人的一系列措施必须由女官们接手。
“啊?!皇上的话可是当真?!奴婢代那些孤苦无依的姐妹们谢过皇上仁德之心!奴婢给皇上磕头了!”
朱由检的话让紫鹃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待愣怔一下之后,欣喜不已的她立刻跪倒在地,向朱由检行了大礼。
以她的见识和思维,从来没有想到会有心胸如此宽广和坦荡的皇帝,做出如此惊人的决定。
毕竟从宫中向外放人是要冒着泄露宫禁秘事的风险的,这也是为何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绝大多数帝王从不放还宫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历史上也只有汉代的皇宫才有放还的例子,自汉以后,绝无仅有。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旦秀女们被选入宫里,就意味着成了皇帝的女人。
尽管绝大多数宫女终其一生不会被皇帝宠幸,可是作为男人们那种自私的心理来讲,谁会愿意把名义上属于自己的女人送出宫去呢?
自从五年前接掌专管刑罚的宫正司宫正一职后,除了极少数犯错甚重的宫人之外,心地善良的紫鹃对于很多年轻宫人无意中犯下的小错,都是采取了最为轻微的处罚措施,并且于事后对她们多加指导,以免她们冒犯到宫中的贵人们。
同为女性,紫鹃对宫里不管是年长还是年幼的宫人们,都是抱着一颗体谅的心态去公正处事,正因如此,她在宫人中的威信很高,绝大部分宫人都对她表现出发自内心地尊敬。
她当然非常清楚宫人们最后的结局和下场,可这种事岂是她一个小小女官能改变的了的,所以当朱由检说出了这个决定后,紫鹃在激动之余,更是替那些年老体衰的宫人们感到由衷地高兴。
“你这丫头!赶紧起来吧。皇上身为一国之君,自当是一言九鼎。紫鹃,今日这殿中没有外人,本宫有些话要问你,你可要照实讲来!”
周后与朱由检对视一眼后,心中顿时明白了丈夫的心意,一种伤感之意忽然浮上了她的心头,随即周后有些勉强的笑着吩咐道。
心中似有所感的紫鹃脸上忽现一丝犹疑的神情,但瞬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她慢慢站起身来,眼神中满是坚毅之色。
“紫鹃,本宫年长你几岁,十余年朝夕相处之下,自是将你视作亲生妹妹一般,哥儿、坤兴他们也都把你当做了姨娘对待。
适才皇上之言你自是心中有数了,本宫决意,此次皇上交代之事办妥之后,将你放还回家,以全你孝敬双亲,与家人团聚之心!
若是你想嫁人,本宫做主,不管是阳武侯还是宣城伯府上,给将来的公爷伯爷做个侧室自是毫无问题!”
毕竟是刚刚才有了决断,心情复杂的周后说到最后,语气变得低沉起来,看向紫鹃的眼神中也是浓浓地不舍之意。
朱由检也是面带感伤的看着站在不远处的紫鹃。
虽说从心里他也不舍得将紫鹃放出宫去,可在这个男女十四五岁便要结婚生子的时代,二十五岁便已经是人老珠黄的年纪了。
正常的男女之欲是五常人伦之一,也是人的天性和最基本的权利之一,谁也无权去剥夺和阻止。
在自己不能将紫鹃收入宫中的情况下,就不能对此熟视无睹,那是极其残忍和不人道的,尤其是对紫鹃这样温柔可人的女子。
人只能活一次,在合适的年纪就该去享受最应该的精彩。
“皇后,请恕奴婢无礼!奴婢恳请皇上、皇后收回承命!
奴婢家中时常有信捎来宫中,奴婢双亲身子甚为康健,家中兄长托了皇上、皇后之福,被召入四海商行杭州分行做事,每月银钱丰厚,加上奴婢时常捎回家中之薪资,家里的日子已是宽裕无比,小弟更是入了县学就学,此等一切俱是沾了皇上一家人的光。
奴婢父母捎来的信中一再嘱咐奴婢,一定要尽心尽力伺候宫中贵人,切勿有违贵人心意,家中一切都好,无须挂念!其实就算家人不嘱咐,奴婢自是心中有数!奴婢虽是自小离家进了宫,可皇后对奴婢的照看比亲人还要周详!
能伺候皇上一家,是奴婢几世才修来的福气,说句大逆不道之言,奴婢心里,皇上、皇后就如奴婢的兄嫂一般,奴婢早就将宫里当做自己的家,这世间哪有亲人无故分离的道理!
奴婢早已想过无数遍,这辈子就待在宫里,就在皇上一家人身边伺候,直到老了不能动弹为止。奴婢斗胆恳请皇上发个话,等将来奴婢离世后,能将奴婢的尸身埋在皇陵附近,好让奴婢在地下也能去服侍皇上一家!”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