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船队近一年来载着明军士卒不知道多少次来过这边探查了,不管是水手还是士卒都已经对辽东近海的海面熟悉无比。
按照事先的部属,装载着官军的十余艘舰船分别在须弥岛、云从岛、皮岛、鹿岛、獐子岛等五座近海岛屿附近下锚,随后根据岛屿的大小,官军分别派出百余人或者数百人的分队,乘坐轻舟抢滩登岛,去往几座岛屿上搜寻建奴驻军。
李定国以及手下的五十名士卒分别坐在了六艘小船中,随着两侧负责划船的士卒奋力挥动船桨,一艘艘轻舟破开微漾的海面向前疾进。
身穿红色棉甲、头戴八瓣帽盔、背上插着一面三角形黑色认旗的李定国稳稳地立在船头,双目炯炯地注视着前方越来越近的岛屿。
在顺利地投到正在收拢败兵的刘国能手下不到半年后,经过各种选拔和裁汰,他和李三便随着大队人马来到了登州,并且在这里一待就是近一年的时间。
原本在李定国的认知当中,所谓的官军其实和他们这些义军相差仿佛,也都是以抢掠滥杀为主,军中上官老卒苛待刚入伙的新人是司空见惯之事。
遇上战阵,像他和李三这样刚刚被征募地士卒肯定会被排在前面充当炮灰,运气不好的话,说不定一场大战下来,自己和李三便会阵亡当场,至于义父和兄弟们的仇那肯定是没法去报了。
想来想去,李定国有些后悔投了官军,时常暗自琢磨着怎么设法逃出去。
让他没想到的是,刘国能收拢征募完原先的义军败卒没多久,朝廷兵部以及五省理臣卢象升便派来了数十人,开始核查刘国能部士卒员数,并且将一些老弱奸猾者裁汰出营,就地安置在竹山屯田打粮。
这让本来还打算多收拢人马好混个大官的刘国能尴尬不已。
不过朝廷的人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在核对完员数之后,将刘国能部定员在了三千人,给了他一个游击将军的封号,并将原天雄军的数人安插在军中担当中级将官。
刘国能也知道这是题中应有之义,自己也没有造反的念头,所以对此倒也没表现出不满来,当然,他也不敢不满。
在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兵部官员表示朝廷的军械物资很快便会送达,在这期间队伍要勤加操训,不得懈怠等等,随后在留下了三名锦衣校尉作为军纪官后,兵部官员才离开竹山去往他处。
接下来的便是接受军械粮草物资,整军操训的日常事宜了。
令李定国感到意外的是,接下来的日常操演都是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的,而且在几名军纪官近乎严酷的监督下,他所知的军营恶行逐渐被纠正并完全消失。
在那些天雄军将官的示范下,军中的风气变得积极向上,除了违反军规之外,上官不会随意打骂处罚士卒,粮饷都是按月发放到个人手中,这些举措都使得李定国和李三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对朝廷和官军的看法。
李三偷偷地跟李定国说过好多次,这是他从军以来头一回拿到足额的粮饷,并且每顿都是吃得饱的好饭食,不是那种咬不动、嚼不动的糙米黑面,要是知道现下的官军是这般模样,他早就投过来了。
在操训了三个月之后,刘国能部接兵部的指令,安排手下轮流出营,去追剿一些不服王化的土匪和残余流贼。
而每次临阵时,带队的将官都是立于阵前,亲自带指挥并带队冲杀,士卒们也是按照各自所属列阵,并没有拿新人打头阵的情况出现。
这些屡屡刷新李定国旧有观念的举措,让他心里对朝廷和官军的敌视无意识中淡化了很多。
他在看到那些被剿杀的土匪流贼屠村灭寨、奸银掳掠的恶行后,心中的愤恨之情已经超越了报仇的念头,至少他现在所在的队伍中,是决不允许掳掠奸银的。
曾经有一名士卒因为剿贼之战时闯入一户大户人家,强抢女主人的金饰与其他财物,出门时正巧被军纪官叶天闲发现,结果被喝令拿下后查明原因,叶天闲当场就将他斩首示众,所抢的东西也物归原主。
再就是战斗过后,将官们总会吩咐士卒收殓埋葬被杀害百姓的尸体,这种举措更是激发了李定国心底深处的认同感。
这才是官军,是他李定国心目中官军该有的样子。
正在破浪疾行的船只猛地一顿,李定国的身子向前倾了一下,让他从沉思中惊醒过来。
他乘坐的小船已经冲上了碎石遍布的滩头。
李定国迅速抬眼四望,视线可及之处人影皆无,他随即登上船头纵身跃到了碎石滩上。
在东江镇总兵毛文龙被袁崇焕砍下脑袋的九年后,大明官军再次登上了皮岛。
皮岛原是水草丰盛之地,多年来一直被朝鲜当做养马之地,后来毛文龙率明军将此作为据点,并陆陆续续收拢了数十万逃离建奴苛虐的辽地汉民。
为了养活这几十万人口,毛文龙在下令将汉民们分别安插到附近的石城岛、鹿岛、长山岛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毁林造田,试图以此来缓解人口剧增下的粮食危机。
面积颇大的皮岛三面环山,高崖峭壁、乱石危岗,可供船舶靠岸的地方不多。
也就是探查过多次的缘故,明军才选好了现在的踏足之地,若是贸然而来,想找合适地方登岛也不好找。
随着十余艘小船陆续靠岸,士卒们纷纷跳上滩头,并快速向自家队正的认旗下集结,卸下士卒的小船再次回返,去接应下一批的登岛队伍。
鉴于皮岛太过出名,建奴很可能会驻扎不少军队的缘故,刘国能派遣了五百人登岛,然后分成左中右三路,以地毯式的行进横扫整个岛屿。
“夜不收前出二十里哨探!李定国,你带手下前出十里!何万年,你带手下距前部五里处接应,各部到达后隐匿行迹,等候大队前来!”
随着第一批登陆部队一起抵达的千总陈志在观察了周边地形后,随即向李定国和另外一名队正何万年下达了军令。
他来自于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原本是一名把总,后被调派到刘国能部并擢为千总。
“属下听令!”
几名装备着五花八门兵器盔甲的夜不收率先向前疾行而去。
李定国与何万年接令行礼后转身而去,回到各自列阵的手下面前简单吩咐几句,李定国带着亲兵李三,会同五十名士卒组成了四个鸳鸯阵,跟随夜不收的背影向着东南方向行去。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