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时辰的激战,明军终于从东、西、南三面突进到了盛京皇宫外几百步的地方,大批的明军从各条街巷中朝着大清的皇宫汇集,各种颜色的大小旗帜在烈日下显得格外的耀眼。
此时的盛京城只剩下了北门内数百步的范围还在清军的控制之下,当然,这种控制只是明军按照事先的策略刻意让出来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瓦解清军的战斗意志,使他们在看到还有活路时不再以死相拼,从而减少明军自身的伤亡。
这一点现在已是初见成效。
眼见的大势已去,不知道消息是如何传递出去的,有不少清军和八旗旗丁开始从各个街头巷尾向盛京北门奔逃,先逃过来的人已经开始动手拆掉堵塞城门的砖石,后面陆续逃来的也迅速加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去。
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明军过来拦截围杀。
在初始拆挖时只有一小部分清军士卒和旗丁,他们在城内隆隆的炮声和铳声中,一边拆掉砖石,一边提心吊胆的向周围张望,生怕明军会从街巷中突然杀出来。
随着拆挖的进展以及不断有族人加入,这些八旗老爷们终于放下心来,整个拆挖工程也逐渐开始加速。
不是没有人想到城外会有明军埋伏,但现在只有逃出城外才会有机会活下去,不然的话留在城内只有死路一条。
意气风发的秦军总兵周遇吉站在一处砖石堆上,观瞧着两百余步外清军依托一座牌楼堆起的工事,砖石堆下聚拢着七八名顶盔掼甲的秦军高级将官,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交织的神情。
在一众将领前面宽达近十丈的青砖铺就的大道上,四门佛郎机炮、两门威远将军炮一字排开,黑黝黝的炮口直指清军用砖石麻包巨木垒就的工事,从高处隐约可见工事后面密密麻麻的清军身影。
就在此时,东、西两面不约而同传来隐隐的炮声,这两路的明军已经率先对清军发动了进攻。
攻入盛京的首登之功已被秦军夺得,其他两路现在必须争抢谁先攻入皇宫的头功,不能让所有功劳都被秦军抢了去。
“总制!咱们开始打吧?晚了友军就打进去了!”
“对啊!总制,赶紧下令吧!”
“总制,咱们前面是正门,别路友军都是打的侧门,那些小门一时半会很难攻进去,我觉着要想打进伪皇宫,还是得指望咱们秦军才成!”
听到炮声响起后,一众将领都是一副迫不及待的神情,纷纷出言催促周遇吉下令发起攻击,前面的炮手们也是频频回头朝这边打量着,等待着上官下达开炮的指令。
这些将领可没考虑太多,对于他们来讲,功劳当然是越多,将来的升赏也会更加丰厚,第一支攻入所谓大清皇宫的军队,肯定会引起皇帝的重点关注,这可是一份天大的荣耀。
眼见众将一脸焦急地神情,本来不欲再争抢功劳的周遇吉心里暗叹一声,随即抛开杂念沉声喝道:“开始吧!”
一声尖利的喇叭声吹响,前方的炮手迅速引燃引信,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彻整条街道,四颗实心弹丸、两颗开花弹从炮膛中激射而出,带着轻微的呼啸声向两百余步外的牌楼砸了过去。
已经吃过若干次炮弹苦头的清军早就学乖了,在明军喇叭声响起后,大部分清军或是贴向宫墙,或是闪到一侧,试图以此来规避实心弹丸的弹道杀伤路线。
这种做法虽是可行,但这次明军的炮击目标并非是以杀伤清军士卒为主,而是以轰击砖石麻包搭建的胸墙为主。
四枚实心弹丸在齐射一次后,炮手根据弹着点的方位迅速调整好射角,装填手则是早就把子铳填充完毕,第二波发射的四枚弹丸不再是齐射,而是先后砸向了堵住整条通道的工事。
至于威远将军炮发射的开花弹就根本不用顾忌这些了,两枚炮弹直接越过工事后在青砖地面轰然炸开,弹片加上激起的砖块四处飞溅,将避向两侧的清军炸的惨叫一片。
经过佛郎机炮九轮射击,加上威远将军炮三次发射,牌楼下的工事大部已被弹丸轰塌,工事后面的清军也是伤亡惨重,而随着周遇吉的再次喝令,两百名铳手组成二十人一排的铳阵开始齐步前行。
这次并没有长枪手掩护侧翼,因为两侧需要给前排铳手留出足够轮换的空间,要是再安排上长枪手的话,铳手就无法保证火力的持续打击。
这个小方阵后面跟着的是一百名弓手、二十名掷弹手、两百名刀盾手,他们的主要责任是为了应对最坏情况的出现。万一清军不计死伤的冲上前来,铳手这种远程打击兵种无法应对近身搏杀,若是没有后阵的保护会吃大亏的。
已经在炮弹的轰击下伤亡过百的清军,眼见的明军大炮停止了射击,逼过来的是大队步卒时,刚刚被炸丢了的魂魄又重新回到了身上,一名甲喇章京大声吼叫着,约莫一千余名清军开始列队准备与明军展开拼杀。
就在清军聚拢在一起的时候,大炮的怒吼声再次响起,明军炮手将炮口调高后向清军队伍进行了延伸射击,六枚炮弹越过行进中明军方阵的上空后砸进了密集地清军中去。
这次的杀伤效果将炮弹的威力提高到了极致,四枚实心弹丸落地后在清军队伍中一路向前趟出了一条血胡同,每一颗弹丸都足足杀伤了十余名清军后才停止了滚动。
而落在人群中的开花弹也是毫不逊色,两颗接连炸开的炮弹将二十余名清军掀翻在地。
明军方阵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步伐,在清军一片混乱之际迅速向前推进,很快便到达了距离清军最前阵七十余步的地方,带队的千总一声令下,号手吹响喇叭,整个方阵停止前行后开始整队,此时乱成一团的清军还未从混乱中摆脱出来。
“前进十步!”
在花费了十几息对齐后,明军千总高声喝令,随着短促的喇叭声,铳手方阵和两翼的长枪手齐步前行,往前十步再次站定后摆出了三段击的阵势。
前排清军侧翼的弓手来不及等列阵齐射的命令,幸存的弓手纷纷张弓搭箭向明军射来,而明军的火铳也几乎在同一时刻打响。
两边阵营中的惨叫声接连响起,前排的明军铳手在击发后有人中箭倒地,但铳阵持续不断的火力输出,将五十几步外的清军一个个打翻在地。
明军前三排打完后,铳手们拖着中箭倒地的战友迅速从两侧绕后,给后三排摆好阵势的铳手让出视野,这三排打完再撤,后面的铳手上前如法炮制,而转到后方的铳手不等第一轮打完便完成了装填,这样的阵型流转顺畅的话,清军人数再多也根本无法近身。
后阵的明军火炮再次齐射一轮,铳阵也打到了一轮半,随着这一波弹丸的轰击,胆气已寒的清军在伤亡巨大的情况下再也支撑不住,先是后阵的清军开始有人向后逃窜,很快这种景象蔓延开来,士气全无的大队清军终于全军崩溃而逃。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