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一年九月初六日辰时中,正值夏末秋初之时,风和日丽、天高云淡。
京师德胜门外戒备森严,驰道两侧每隔数步便立着一名顶盔掼甲、手执刀枪的武士,外围还有上千名蓝色罩服的锦衣卫严密监控着周边,一匹匹高头大马驮着军将们来回奔驰巡视这,各色旗帜随着微风轻轻飘荡着,在威武的军卒和各种旗帜的衬托下,整个德胜门内外的气氛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
在军卒们的背后则是一片热闹无比的氛围,数万京城士绅商贾、黎民庶人拥挤在宽敞的道路两旁,一边吵吵嚷嚷交谈着、嬉笑着、喊叫着,一边迎候着剿灭后金之战后大军的凯旋。
德胜门宽大的城门洞外搭起了一座巨大的木棚,木棚的粗大的立柱上饰以锦缎和彩绸,棚下放置一座大案,一身玄色衮冕七章服、头戴九旒冕、腰系朱色大带、服配两组玉佩、足蹬皂色白地官靴的皇太子朱慈端坐于御座上,侍立在他身侧的是贴身小太监赵信,以武英殿大学士温体仁、陈奇瑜、李邦华、杨嗣昌、侯恂、范景文为首的京师四品以上高官、以及在京的勋贵、司礼监秉笔太监、锦衣卫堂上官在内的大铛们云集在大案下首两侧,棚内放眼望去,皆是一片朱紫色的官袍。
年仅十二岁的朱慈受朱由检的委托,率文武百官亲至德胜门外,以盛大的郊迎仪式静候大军的归来。
“报!大军前队已至五里!恭请皇太子殿下示下!”
一骑快马飞奔至木棚外数十步后停下,马上的骑士飞身下马后疾奔入棚,在距离大案前十步左右时停下脚步,单膝跪下行军礼后大声禀报道。
“再探!”
按照事先排定的程序,朱慈例行公事的下令道。
探马再次行礼后站起身来,双手拱过头顶,倒退十步左右后这才转身奔向战马,随后跃上马背扬鞭催马而去。
片刻之后,又一骑探马奔至,这次探得大军前队已至三里之外。
等到第三波探马回禀前队已至两里之外时,温体仁出列恭请朱慈步出棚外,一众文武以品级划分紧随在他身后两侧。
就在朱慈走出木棚没有几步,一阵整齐踏步声夹杂着零星听闻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向着德胜门而来,因为观看郊迎仪式而延伸到最北面的围观者中已发出了阵阵惊叹声。
各色各式军中旌旗迎风招展着,放眼望去,仿佛无穷无尽一般,大军前队的最前端,两位武英殿大学士孙传庭、卢象升、五军大都督、一品夫人秦良玉三骑并辔缓行,身后是骑马跟随的孙应元、周遇吉两人,五千名长枪兵以十人一排高举镶着红缨的长枪齐步紧随其后。
在远远看到朱慈的身形后,身穿大红官服的孙传庭三人勒住坐骑后翻身下马,统领前队的孙应元单臂高举,身后数十步外的长枪兵们停止了前行的步伐,手中的长枪也改成了胸前握持的姿态,整个过程中无人出声,但数千人整齐划一的举止却是散发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场,使得刚才还热闹非凡的数万人变得鸦雀无声。
“臣孙传庭、(卢象升)、(秦良玉)奉旨率十三万大兵出征关外,剿灭不服王化之建州虏寇,臣等与各部官军将士同心力,上下用命,十余万大军抛颅撒血、不畏矢石,皆誓言以忠诚回报君王,并于宁远城外、锦州城外、西宁堡外、沈阳城内外四战四捷!阵斩建州八旗亲王、郡王、贝勒数名,梅勒章京、甲喇章京一下虏寇将领不计其数,歼敌六万余名、俘获四万有余,使辽东跳梁完全覆灭、奴酋葬身火海之中,我大明东北之境从此无忧!
臣等身负皇命督军前线,最终幸不辱命!今率大军回返复命,有劳皇太子殿下亲迎,臣等与众将士皆感不胜荣幸之至!”
孙传庭与卢象升、秦良玉并排而立,在冲着朱慈拱手弯腰行礼之后,位于中间的孙传庭拱手高声向朱慈回禀道。
“卿等自奉皇命率军出征,于半岁期间不顾寒暑之侵,十余万将士皆以忠诚奋勇为荣,与敌浴血搏杀于战阵,更有无数大好男儿血洒疆场,以赤胆忠心舍身报国,此等壮举当为我皇明所永志!
此番卿等终不服圣托,建不朽功业于辽东,灭负隅虏寇于北境,为我皇明之安危立下汗马功劳,为黎民之乐业付出赤血性命,其功之伟,堪比国初!
孤今受父皇委托,迎卿等及大军于郊外,心下亦是与有荣焉!
酒来!”
朱慈言罢高呼一声,四名太监端着覆着红绸的托盘走上前来,盘中分别放置着四只晶莹剔透的玉碗,里面盛着半碗琥珀色的黄酒。
朱慈端起一只玉碗,三名太监齐齐上前,躬身将托盘高举过顶,孙传庭等三人分别取碗在手,太监们退到一旁。
“卿等且畅饮此杯美酒,以示大功之成!诸卿,饮胜!”
说罢,朱慈双手捧碗微扬脖颈,将半碗美酒一饮而尽,孙传庭三人微微躬身施礼后将碗中酒倾进喉中,几名太监再次上前,朱慈等人将玉碗放回盘中,太监们躬身后退数步,随后举步离去。
就在此时,不远处笙鼓齐鸣,大明皇室打击乐队奏响了《平定天下曲》,曲调简单但却有激昂之意,横管、仗鼓、大鼓、云板、笙等等数种乐器,模仿战阵上军鼓号角、兵士拼杀发出的声响,还原着战场上激烈厮杀的场面,在场的数万人尽皆肃立不动,直到短暂的演奏结束。
随后,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两名身材魁梧高大的军卒同样手捧木盘从后阵行至朱慈身前,单膝跪下后将托盘高举过顶,盘中分别摆放着朱由检赐给孙传庭和卢象升的王命旗牌,此举表明,孙、卢二人所受之皇命已经结束,代皇帝行使的权利也将全部收回。
朱慈验看过木盘中的物事后,两名太监上前接过木盘,然后与两名军卒躬身退下。
“诸卿,且乘车前往午门,父皇已在午门处等候!其余军将士卒沿途夸功,接受万民之敬仰!”
随着乐曲的结束,朱慈笑着对孙传庭等人开口道,三人再次施礼,朱慈当先转身移步,向不远处停放的金辂行去,宽敞无比的金辂后面依次排列着三架四轮敞篷马车,这是供孙传庭等人乘用的。
待众臣恭送朱慈坐进金辂之后,温体仁、陈奇瑜阁臣则分别陪同孙传庭、卢象升、秦良玉登上四轮马车,金辂启动后,在数百名大汉将军的护卫下率先由德胜门入城,孙传庭等人乘坐的马车才缓缓跟随上去。
随着官员们陆续入城,一排排的军卒在将官们的带领下开始进京,城内城外的气氛热烈起来,欢呼声、鼓掌声、惊叹声此起彼伏,蜿蜒行进的大军犹如一条长龙般向城内延伸而去。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