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结束后的第二天辰时,郑芝龙和郑芝豹带着各自的随从护卫赶到了鸿源居,准备听候邹维琏传达朱由检的旨意。
邹维琏一行把整个鸿源居全部包了下来,前店后院的客栈门前有八名挎着长刀的护卫值哨警戒,在看到郑家兄弟俩带着一队护卫到来后,值哨的一名小旗很有礼貌的对郑芝龙抱拳行礼后转身进去通禀,片刻之后从客栈内行出,肃手邀请郑家兄弟入内请见,那些护卫们自然被留在了客栈外等候。
邹维琏单独住在带着花园的一座院落内,月门处有四名带械护卫警戒着,看到郑家兄弟到来后,四人齐齐抱拳行礼,然后任由二人进入院内。
“部堂可在?飞黄携弟芝豹前来拜见!”
走进院子后,郑芝龙冲着门扇大开的正屋抱拳拱手大声禀告道,随即屋里传来邹维琏热情的声音应:“二位快快请进!”
本来按照郑芝龙现在的伯爵身份,在与文官武将相见时是不用行礼的,但一来邹维琏现在是钦差身份,代表的是皇帝;二来郑芝龙毕竟出身草莽,虽然这两年一直处处以大明勋贵自居,但短时间内还没法养成那种天然的贵气,所以这才进来便习惯性的行礼。
“飞黄,咱们又见面了,呵呵!老夫本该出门相应才是,但碍于现下之身份,故而只能于屋内等候。二位且坐,今日并无外人,不管今日所谈为何,也绝不会有他人所知!来人,上茶!”
看到屋内只有依旧是一身道袍的邹维琏一人,郑芝龙微微怔了一下,随后与郑芝豹一道笑着抱拳还礼道:“部堂此前为飞黄之上官,此次又是口含天宪而来,飞黄岂能失礼!”
邹维琏笑着肃手请二人坐下,随后自己坐在了郑家兄弟的对面,一名邹家老仆过来给三人倒上茶水后,转身出了屋门,并随手将房门闭了过来。
“飞黄,芝豹,老夫此次奉旨南下,除却昨夜所讲移民之事之外,还有一事与靖海伯府相关。呵呵,相信以飞黄之聪慧,定是已然猜到老夫所为何来。
老夫临行前曾入宫陛见,圣上对此有过专门交代,言明此事关系到我皇明将来是否能奋发崛起,也关系到无数人之切身利益,故而最终最好能有个皆大欢喜之局面。若是靖海伯府于其中感觉艰难,那朝廷自不会使靖海伯难做,一切皆要靖海伯自愿才好。”
双方坐定后,邹维琏请茶之后啜饮一口,放下茶杯,目视对面的郑家兄弟,笑着把今天的话题抛了出来。
“部堂,飞黄于座下聆听教诲多年,故而言谈间可能稍显直接,有不当处还望部堂海涵。
以飞黄之愚钝,只能猜到部堂此来是为开海一事,但圣意究竟为何,是以天津港口为例,还是另有新思?飞黄思来想去却实是无处猜想,故还请部堂明示,以免误圣上之大计!”
郑芝龙稍稍思忖一下后,开口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既然如此,那老夫便开门见山了。
圣上之意,开海确当以天津码头为例,户部遣官吏于各处港口收取相关税费,以此充实太仓,用以哺育天下万民,此其一也。
其二,圣上欲重建大明水师舰队,并将之命名为海军,福建泉州为南海舰队之所在地,首任海军提督为靖海伯府所出。
其三,与荷兰国合作建设船厂,借其造作之长,助我大明海军早日成军,以防将来海上之敌。
圣上深知靖海伯府起自与海上,并于其中获利匪浅,而由于所征之税全部归于朝廷,靖海伯府上恐会损失不小,故决意凡靖海伯府名下之商船全部免征,但此事不得外传。
这便是老夫此次南下之主责,成与不成当以靖海伯之念为准。
至于靖海伯升为靖海侯一事,圣上已有所嘱,只要靖海伯答应上述条件,那随后宫中会将丹书铁券及圣上亲书侯府牌匾送达泉州,从此靖海侯将成为大明有数之顶尖勋贵,若靖海侯无意北迁京师,那圣上会特准靖海侯世代镇守大明东南沿海;若靖海侯意欲京师,圣上会钦赐豪宅以候。
此间之利益到底如何取舍,就看飞黄如何抉择了。”
邹维琏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通之后,口舌有些发干,随即端起热茶小口啜饮起来,顺便给郑家兄弟留下了思考的时间。
邹维琏当然知道锦衣缇骑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但于公于私,他都不希望看到这幕悲剧在自己眼前发生。
他心里清楚的很,只要郑芝龙等人被朝廷剿杀,那东南沿海将会陷入动荡之中,十几万海寇会重新形成无数大小不等的海盗群体,在群龙无首的状况下相互厮杀,直到朝廷重新招安为止。
皇帝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把郑芝龙等主要头目干掉之后,剩下的海寇人数虽多,但很难再出现如同郑家这样称霸东南沿海的巨寇,只要以高官厚禄拉拢一批,利用他们去攻杀其余不愿招安的海寇。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明自己的海军也会逐渐形成战斗力,到那个时候,大明的海面上再不会有不听号令的海上诸侯了。
当然了,这种局面是皇帝不愿看到的,那样开海的大计就会成为泡影,太仓丰盈的日子将会遥遥无期。
“飞黄,你我相交已有数载,当年你初归大明时所袭海防游击一职,也是老夫亲授,老夫与你郑氏之间渊源可谓颇深,这也是老夫自告奋勇南下之信心来源。
今日既无外人在场,那老夫就无须讳言了。
飞黄,郑氏富可敌国之名已是人尽皆知,此一点你向来也是从不遮掩,老夫想说的是,银钱人人都爱,可到底要几多才算是多呢?
依你二人当下之身家,就算从此再无所获,只要子孙紧守财富,数十代甚至百代也会尽享富贵,何况今后还有郑家商船持续往来海上,不断将财货输入郑家。
如今,你郑氏所需的是如何保住富贵,而不是继续谋求财源广进。而如何才能将荣华富贵绵延子孙?
唯有权势也!
只要此次郑氏如圣上所愿,那老夫可以向你保证,世上再无人敢觊觎郑氏之财货,汝二人之后代大可安心坐享无尽之富贵,而不必忧心有人能从自家手中将其抢去。
郑氏世代镇守东南,此例我朝早已有之,黔国公沐家是也!
沐家历我朝至今已有两百余载,飞黄可曾见历代帝王有食言之说?
老夫言尽于此,至于最终如何,全在飞黄你一念之间了!”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