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曲阜孔家以及各地藩王府的消息还没传到京师的时候,来自松江府卢象升和锦衣卫的奏报率先抵达宫中。
又发财了,并且这回是发大财了!
朱由检手中拿着的是厚厚的一本册页,上面详细地列明了锦衣卫此次南下的收获。
自打穿越过来后,朱由检先是在崇祯八年抄了诚意伯府和八大晋商,后面陆陆续续又抄了两淮盐转运使司、几名勋贵,以及不少中下级官员的家,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五六百万银子,资产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巨额财富有力地支撑了几年来朱由检部署的各种策略和计划,使得大明这驾马车得以顺利地从泥潭中摆脱出来,并走上了宽阔平坦的大道。
现在随着四海商行和盐利每年带来的巨额利润,朱由检本以为自己对财富已经麻木了,但现在手上这份惊人地数据却刷新了他的心理预期和认知,让他一再验看着最后的总数目,生怕是自己视觉上出现了幻视。
此次锦衣卫共抄得现银一千二百余万两,金二十四万两,大小船只六百余艘,田地十四万余亩,其中七成桑棉田,三成粮田。
除了这些朱由检最看重的物资之外,其余分散在江南和京城的商铺更是有两百余间之多。
而那些古玩字画、金银首饰、西洋珍品等等更是无法计数,需要经过鉴别并变现后才能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此次锦衣卫供查获涉袭官案案犯四十余家,其中主犯为顾吕周徐四家,从犯主要是松江府及下辖华亭县、上海县、青浦县、奉贤县、娄县、金山县、南汇县等县府衙门中人,而松江府主官佐贰等人全部牵连与内。
锦衣卫从松江府知府谢汝运湖州老家抄得金银共计八万余两,古玩字画上百件,名下店铺四间,家中田地一万多亩也被充公。
松江府通判黄盛举家中抄得现银六万两,名下店铺六间,田地一万亩。
松江府推官耿元仁家中抄得现银三万余两,名下店铺五间,田地八千余亩。
同知松江府的孙建仁因半年前丁忧归家守制,侥幸地逃过了这一劫。
松江府按察使司分司按察使、副使、佥事均涉案,家产抄没,共得银七万两,田地合计两万余亩。
除了上述主要官员以外,松江府衙门中的各级吏目书办,但凡手中掌握实权的都接受过四大海商的年节之礼,故此,锦衣卫将其判定为从犯,并将这些涉案人员逮获抄家,所得银两共计六万余两,商铺三十余间,田地一万多亩。
而松江府下辖各县主官佐贰虽然对袭官案并不知情,但平时也是全部接受过四大海商的四时之礼,为此,同样被锦衣卫列入了无差别打击目标,最后落得人财两空,家产充公的下场。
朱由检足足花费了半个时辰,才将此次案件所涉详细浏览一遍,随后他放下厚厚地奏报,站起身来走下御阶,负手在乾清宫的大殿中一边踱步一边思考着如何处理此事。
在数日前与温体仁商谈过士绅一体纳粮的策略后,温体仁便在朱由检的授意下,把这项前无古人的宏大计划有意无意地泄露了出去,想借此来试探京官们的反应和态度,随后再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作出相应的部署。
不出朱由检意料的是,风声传出去之后,顿时在京师中引发了巨大震动。
绝大部分家中田地超过规定之数的官员和有功名的读书人都对此表示出了反对之意,几乎所有相关人员都在或公开或私下大肆讨论此事,言词中对朱由检不满之意甚浓。
更有不少国子监中的举子在茶楼酒肆中公开宣扬,准备集体上书请愿,坚决阻止这一举措的发布和实施,并且对朱由检语出不敬之言,甚至拿他与桀纣这种千古昏君相提并论,就差直接开口大骂了。
就在这群情汹涌之际,东厂和锦衣卫闻讯后出动了大批官校,对在公开场合叫嚣不止的举人们进行了抓捕,锦衣卫在各衙门的坐班校尉也对官吏进行了严厉斥责,于是乎,这场风波才在短时间内迅速平息下来。
但朱由检心里清楚,现在的平静只是表面上的,其实水下还是暗流涌动,只不过因为惧怕厂卫的凶狠,相关人等在观望风向罢了。
毕竟这件事现在只是传言,到现在也没有具体的方案被公之于众,所以事涉其中的官员士绅都采取了暂时隐忍的姿态,若真是自己强行出台这个计划,指不定这帮人闹出什么动静来呢。
随后几天时间里,有关这项改革的题本奏本堆满了朱由检的案头,好奇之下他随便翻阅了几本,里面的内容果然全都是反对这条传闻中的举措的,但令朱由检感到有些欣慰的是,这些题奏用词都比较温和,基本以委婉的规劝为主,并没有原先那种言辞激烈、呼天抢地,大有一言不合就要以死相抗的本子出现。
朱由检明白,这主要得益于自己现在的威望日隆,并且大幅提升了官吏们待遇的缘故。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就是这么个道理。
要是自己刚穿越过来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搞这个,说不定过几天自己就莫名其妙的从大明消失了。
从官员们的态度上,朱由检迅速得出了一个结论:只要操作得当,这件事可行。
从上本官员的品级来看,基本是以七品到三品的官员为主,二品以上的大员几乎没有,阁臣更是一个也无。
高官重臣们没有上本反对此事,并不代表他们心里就赞同,但这起码让朱由检有了可操作的空间和转圜的余地。
朱由检对于外界的反对声浪采取了沉默以对的方式,既不承认也没否认。
而被锦衣卫抓进去的数十名国子监举子,在得到吩咐后,也并没有按照惯例给这些吓破了胆子的书生上规矩,只是把他们关进牢中便不闻不问,留下这群后悔不迭的文人们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
在得到了这注出乎意外的大财后,朱由检的底气变得更足,他准备借助于此来实施他的士绅一体纳粮大计。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