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圣上,老臣还有一问,还需烦请圣上解惑!”
就在朱由检刚要顺势把下一个议题抛出之际,温体仁犹豫片刻后还是起身施礼奏道。
“首辅有言但讲无妨!”
“谢过圣上。
老臣要问的是,官吏致仕退休之年齿设定有无具体详规?
臣以为,在此事上,官员当于吏目杂役应当有所区分为好。尤其众多杂役,是否亦会与吏员享同等之待遇?
不论是京师部寺衙门,抑或是地方各级官府内,吏员数目实是有数,但杂役之数远大于吏员。此般人因只以气力应身,故此,臣以为还是无须使其享退休之策为好。”
温体仁所提的问题是非常实际的。
各级衙门中的吏目书办之类的总数是非常有限的,因为这些人都是读过书的人,而读书人在大明是非常少的,所以温体仁并不反对这些人参照官员享受退休的待遇。
但是,那些数量庞大的杂役是否应该也有退休的说法呢?
这些人都是目不识丁之人,在衙门中从事的都是体力劳动,根本不属于读书人的阶层,所以,温体仁的话中之意就是说,这些人不该享受养老金的待遇。
“首辅所提确是为朕所疏忽了。
朕实是未曾虑及此般人等。
至于官吏有所区分,朕倒是已经考虑到了。
先说官员致仕年齿一事。
自从九品流官至正七品官员,以五十有五为致仕年限。
从七品到从五品为六十岁整。
从五品到从三品为六十五岁。
从三品到正一品为七十岁。
吏员以五十岁为退休年龄。
诸卿以为如何?”
所谓的养老金,不过就是后世的退休金换了一个名堂而已,养老金这种说法主要是为了体现人文关怀罢了。
在这个人活七十古来稀、平均寿命不过四十多岁的时代,以朱由检所制订的标准,不管是致仕还是退休,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可以十年二十年的从朝廷白拿银钱。
养老金其实更像是一副心理安抚剂,只是在最大程度上表明了朝廷对个体的酬功之意,以此激励正在为朝廷效力的人群。
至于养老金所要花费的银钱数额,朱由检一点都不担心。
只要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能彻底推行下去,明年太仓的收入将会是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以后也会在这个数额的基础上平稳运行。
“至于首辅所提之杂役一事,内阁回去商讨个章程后呈上来,朕会据此加以斟酌。
但是,朕要说的是,杂役在诸卿认知之中,虽属身份卑贱之人,但此般人等却是整日直面底层黎庶,其行使之权亦是官府所授,其一言一行更是代表官府之颜面。
故此,诸卿在制订相关策略时要慎重考量,勿因轻视而致朝廷之策难以施行。”
看到众臣对致仕年龄一事都表现出赞同之意,朱由检略一沉吟后,把杂役问题的重要性强调了一番,众臣虽是纷纷点头表示认同,但心里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皇帝的话虽然有些道理,但其实却是考虑的过于细致了。
杂役是需要直接面对黎庶不假,皇帝这是怕他们因为待遇不高,心有怨气之下打着官府的旗号为非作歹、祸害百姓,那样就会败坏了朝廷的名声。
但是,皇帝可能没有想到,这些杂役是被底层的吏目书办牢牢掌控着的。
这些精通各项地方政务的吏员可不是善茬,这些杂役所做的任何事都瞒不过那些成精的吏员,只要朝廷各级官员能镇得住这群吏员,杂役们根本翻不了天。
在薪资再次大幅增长,并且有养老金可拿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吏员自然懂得谁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做起事来也会区分中间的利害关系,所以说,皇帝的担心根本没有必要。
“启奏圣上,有关士绅一体纳粮之策,臣还有些话要讲。”
看到上述问题告一段落,陈奇瑜起身施礼奏道。
“陈卿有言大可直言!”
“臣由适才圣上所言杂役之事想到了一个问题。
现下江南各级地方官府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吏目,要么是与当地士绅交好,平日间相互勾连往来,两者之间利益关系已是结为一体,此番松江府窝案便是明证。
而反观那些吏员呢?
要么是许多吏员便是出自于士绅大户,或者干脆自身便是身家丰厚之人,一旦强推此策,结果会如何?”
陈奇瑜把自己心中的疑虑讲出后,众臣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朱由检更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陈奇瑜的一番话直指这项策略的要害之处,自己千思万想之下,还是有些想当然了。
千百年来,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交替,但在很多地方,有些等同于世袭的胥吏世家却始终屹立不倒。
不是你是李唐还是赵宋,或者是换成现在的朱明王朝,只要你建立了朝廷,下设了官府,你就得用人来替你干活,主官佐贰你可以委派,但具体办差的你怎么派?
而只要官府用人,那就要用熟悉人情世故的本地人,前面还在给蒙元朝廷效力的胥吏们,马上摇身一变,改换门庭变成了朱明的人。
这些胥吏世家在当地的势力盘根错节,彼此之间及互相依附又相互掣肘,一旦地方主官惹恼了他们,很快你的政令便会出不了署衙大门,就算朝廷再好的政策,也根本无法落实到户下,使得老百姓享受不到朝廷的阳光雨露。
更甚者,这帮人会巧立名目,打着官府的旗号,以各种手段对百姓进行盘剥苛虐,由此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如果没有相对应的举措来改变这一现象,士绅一体纳粮的策略在施行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层层阻力,甚至在某些地区会无疾而终。
真要如此的话,那就会让皇帝和朝廷的威信大打折扣,以后只要朝廷出台任何政策,只要危及到这帮人的利益,那他们也会照方抓药,依样画葫芦,再次让朝廷的政策流产。
这该如何是好呢?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