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南京城还有数里地时,卢象升吩咐停车,随后在随从的服侍下换上官服,一名护卫牵过五明骥,卢象升搬鞍认凳跨上战马,随员们打起全套钦差仪仗,护卫们骑马随扈四周,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着南京城进发。
从南京码头雇来的十余辆马车车夫们,目瞪口呆的看着迤逦而去的一行队伍,心里既感惊异又觉兴奋,没想到自己这辈子居然能有幸能运了一回朝廷大老爷。
话说,这些大老爷们不都是坐着八抬大轿吗?这位大官怎地与商贾一般乘坐马车呢?
这也太不气派了。
尽管卢象升素来低调,但他并不是不知变通之人。
在这里打出仪仗,为的就是不被南京官员们误认为他是故意便装暗访、存心来找茬的。
果然,老远便看到钦差仪仗后,把守聚宝门的兵卒立刻分出两人赶了过来,在问清楚是哪位上差之后,两人立刻一路狂奔回到城门处,带队值哨的队正立刻牵过一匹马来,打马向城内疾驰而去。
卢象升吩咐队伍放慢速度缓步前行,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左右的工夫,江苏巡抚赵之用带着左右布政使、按察使、南京知府冯友明及其他主官急急忙忙地赶到聚宝门外,迎候卢象升的到来。
年过四旬的冯友明原为工部都水司员外郎,因为几年来一直奔忙于大明受灾诸省,指挥和亲身参与到了各地开荒拓田、兴修水利的浩大工程中去,并且功劳卓著,所以被超擢为了南京知府一职。
与冯友明情况相似的就是现任江苏巡抚赵之用了。
作为从平凉府知府一下子被拔擢为一省巡抚大员的赵之用,其行事风格实属大明官场中的另类。
其实按照关系来说,赵之用与冯友明是颇有渊源的,两人在工部虽然共事很短,但也是彼此相熟,并且两个人的处事风格极为形似,都是踏实肯干的那种。
赵之用在任平凉知府前,曾在工部带过七年,最后是从营缮司郎中的位置被调到了陕西平凉府。
赵之用到任后,在感怀圣恩的同时,继续保持了低调朴实的作风。
他带着随从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跑遍了下辖大部分州县,了解当地情况并指导当地修缮和维护各地水利设施,以确保这些设施在灌溉农田后,还能有效地预防雨季带来的水患。
不过赵之用最近一段时间也正在为传闻中的新政已是头疼不已。
自从这个消息传开后,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会有致仕官绅、势力极大的士绅大户们找上门来,以各种软硬不同的方式对他进行施压,逼迫他上本朝廷停止这项新政的出台。
这些纷乱复杂的人事关系,让习惯务实、不喜应酬、性格温厚的赵之用厌烦不已。
但因为这些来到衙门的各色人等,每一个人后面都是牵扯着无数的情面关系,身在官场的赵之用还不能轻易得罪他们,每次还得好言相劝,表示出同情和理解之意,直至对方离去为止。
就在赵之用感到身心俱疲之际,忽然接到衙差来报,说是有钦差已至城外,赵之用稍微一琢磨后顿时大喜过望。
他已经猜到来的是卢象升了。
这位内阁重臣南下已有一段时日了,此次突然抵达南京,意味着松江府之事已经办妥,这是奉命前来南京镇场子来了。
只要有这位威名素著的重臣压阵,自己这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卢阁部亲临南京,实是令下官等倍感荣幸!
阁部应当早些遣人知会,下官等可好去码头迎接啊!
此番不告而至,倒是让下官等感觉失礼直至!”
赵之用先是报名参见过卢象升,随后便将前来迎候的诸人向卢象升一一作了介绍,卢象升对诸人微笑点头示意后,拒绝了赵之用请他入轿的邀请,跨上战马进入城中,南京诸官赶紧纷纷入轿跟随在后。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众人来至聚宝门南京城西南位置的官驿,卢象升翻身下马,在诸人的陪同下进入官驿安歇。
“闻道,本官于内阁时便翻阅过江苏行省几份奏报,其中所提俱是切合实际之奏请,江苏行省去岁取得之政绩也是卓然不凡,从这一点看出,闻道实属才能出众之人,这也是圣上及阁臣们最为欣赏之处,本官对此也是赞赏不已。”
按照一贯的行事风格,卢象升在入驻之后并未歇息,而是将赵之用和冯友明两人留下座谈,打算在询问和了解当地情况后,再与之商议接下来的对应之策。
“阁部如此夸赞,下官实是受之有愧。
下官与广志皆属本分务实之人,日常也是皆以亲力亲为为己任,其意便是想使治下黎庶能够早日温饱度日,如此方不负代天牧民之初心,目下虽是取得些许成就,但距圣上之托还是差之甚远,今后还需更加勤勉尽职方可!”
面对这位素无交集地重臣如此直言不讳的夸奖,赵之用心下温暖之际,赶忙起身拱手逊谢,顺便也将冯友明提了一句。
“二位且坐。
只要是一心为公、实心任事之人,不论是圣上还是朝廷自会看在眼中。
本官此次前来南京之意,想必你二人心里都清楚,对于此次士绅一体纳粮之新政,你二人有何看法?南京各方面反响如何?”
卢象升闻言安抚几句后,随即将话题转向了南京即将面临的难题。
赵之用与冯友明交换了一下眼色之后,随即把近日南京各方面的状况做了简略的汇报,并表示出对新政在江苏、尤其是南京能否会得以顺利实施的担忧。
卢象升沉吟半晌后继续开口问道:“南京因历史原因,所以情况比其他各处要复杂许多,也是朝廷新政是否得以完全贯彻之风向标。
只要新政能够在南京彻底执行下去,江南一带便再无障碍!
故此,圣上特遣本官前来,目的便是啃下这块硬骨头,在确保江南稳定的前提下,在南京全力推行新政,期间凡有阻碍者,均一力拔之!”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