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虽然具有重大意义,但这本著作更像是对历朝历代一部分科技和制造业的汇编,而不是那种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科技巨作。
相比于百年后的西方工业革命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创造力来说,华夏文明走到现在,因为各种各样复杂条件下的限制和束缚,创新性是严重不足,甚至是缺失的。
引进欧罗巴高精尖人才来到大明,让东西方高端文明产生激烈的碰撞,或许会催生出大明本土的绝世之才。
炎黄子孙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
一直到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中国在许多方面一直是遥遥领先与这个世界的,但是在儒家文化过于强调循规蹈矩的压制下,许许多多的创造性被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就拿火器制作来说吧,就算到了明末清初,中**队的火器无论质量还是式样,并不比西方落后多少。
在康熙年间,更是出了一个后世籍籍无名的火器天才-----------戴梓。
这位戴先生居然研制出了连珠枪,也就是后世机关枪的雏形,要不是满清老爷们害怕这种划时代的武器会给他们的统治带来巨大危害,所以把戴梓的发明束之高阁,那这种连珠枪继续升级下去,英法联军侵华战争或许会成为中国均队的打靶表演。
朱由检相信,煌煌中国绝不会只有一个戴梓式天才,只要给国人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看到外面美丽的风景,那就会有人想方设法跳出窗外,融入到这片美景之中。
方以智和郑芝凤率领的使团离开大明已经三年多了,因为通讯手段极为落后的缘故,到现在也没有收到他们的相关消息,希望这次回国的尼德兰使团会与他们取得联系,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与使团以帮助。
这次的大规模出访,是几千年来,华夏土地上首次由官方向欧罗巴派出的使团,也是璀璨绚丽的华夏文明在远远落后于大明的西欧各国面前第一次亮相,希望这次东西方的交流,会给世界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郑和虽然率船队七下西洋,但并未到达过西欧各国,这与身处当代的人们的眼光和局限性是有直接关系的。
如果将来方以智和郑芝凤能够平安回返,不管他们的任务完成的如何,朱由检都会给与大大的赏赐。
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洋,也不是每个人明知生死难料,还会慨然赴行,这份勇气担当就值得一份厚赏。
在温饱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掉同时,朱由检准备在大明各地开办学堂,工匠子弟学堂就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在京师一带很快便会相继出现数所学堂。
嘉定伯在京畿地区的两处庄子被没收后,朱由检把这两处庄子分别赏赐给了田弘遇和袁也让,以此当做对二人恭谨守礼的奖赏。
而这两人倒也确实知情识趣,在获赐庄子的第二天,两人均是携带重礼联袂进宫拜谢圣恩,朱由检在与二人简短叙话之后并没有收下礼物,而是建议他们在新得庄子中开办学堂,拿出相应的钱粮雇请先生,让庄子中的适龄孩童免费上学,所有程序就按照工匠子弟学校的模式操办即可。
田弘遇和袁也让对朱由检的提议非常感兴趣,当场表示回去后立即照办,争取开春之时就办成此事,以此为天家脸上增光添彩。
两人倒是并未食言,在出宫后的第二天,两人便各自打发了府上的管事前来工匠子弟学校参观,并将看到的一切记录下来,包括学堂的模式和器物、先生的月薪和餐食、每名就学孩童两顿免费饭食等等。
在得知详情后,田弘遇和袁也让不辞辛劳,亲自分赴顺义和良乡两地,在对庄子做了大致了解后,又从当地县衙中找了工房司吏,勘察地形、选定地址,并拿出银钱交给府中管事,交代下去,待查好良辰吉日之后,就雇请工匠民壮开始建造学堂,等到学堂差不多建成时,再按照工匠子弟学校的标准,从本地聘请先生任教,学堂名称就以庄子命名即可。
在得知田弘遇和袁也让这番雷厉风行的行举后,朱由检也是对此大加赞赏,并特意赏赐两府玉如意各一对、白玉挂件各一双,以示让二人安心做事之意。
这个消息很快便在后宫中传开,田妃和袁妃闻听自是喜不自胜,在对各自父亲办事如此得体的同时,也对娘家人的前程更加放心。
而周后在知道娘家的庄子被丈夫如此处置后,先是心头大感不悦,对朱由检也是爱答不理,说话也是捎着带着的,后在朱由检将历年来,三家勋戚各自所为一一详述一番后,这才知道,自己父兄与另两家比起来是多么的不堪,也难怪自己丈夫要这样处置周家。
周后在想明白过后,顿觉有愧于自家夫君,于是在连续忙活半天,先后与张嫣、田妃、袁妃商议过后,几人一致决议,各人分别拿出相应钱粮,在京师四座养济院中择地修建学堂,让养济院中的孩童们入学读书。
周后等四人将分别承办一所学堂,并将永久性承担学堂每年所需的相关费用。
这四座学堂中,其中专门设立一所女子学堂,先生也将从退休的识字宫女中聘用。
朱由检从周后口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对几位身份高贵的女人有这样的心思和魄力赞叹不已。
尤其是开办女子学堂,这件明显是他疏忽之事,让他心里深感愧疚。
来到这个世界四年多了,自己的很多思想和行为不知不觉中有被同化的趋势,这是很危险的。
如果自己最终彻底融入这个时代中,那改造大明将会成为一句空话,自己先前付出的种种努力将来也会回到原来的轨迹上,这是他绝不能容忍的。
要是如大明历代帝王那样,做事缩手缩脚、瞻前顾后,这样的穿越还有何意义?
一切必须按照自己最初的设想去行进,所有挡路者,一脚踹倒,再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勋戚在庄子里办学,周后等在皇庄办学,四海商行有选择的投资办学,海外写一下,天工开物只是总结性的,不是创新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