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祯九年离开离开天津卫码头后,方以智和郑芝凤率领的船队,在雇请的葡萄牙船长和水手的驾驶下,掉头南下,并于二十天后驶入了中国南海,沿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一路向西行驶。
由十艘大船组成的船队航行近两个月后,穿过了马六甲海峡,驶入了浩瀚无边的印度洋。
在经过了这两个多月的船上生活后,船队中四百名锦衣校尉以及数百名皇庄收留的孤儿,还有几十名负责照料这些孩童的太监,从最开始满是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到现在的后悔和想家,大部分人的情绪已是完全翻转了过来。
船队在大明沿海航行时,由于风浪较小,这近千人的队伍中只有少数出现了晕船的现象,其余的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后来在泉州港补充过物质后,方以智还让众人上岸休息过一个时辰,大伙儿的心气还是很足的,都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新鲜和好奇。
但是在进入南海之后,风云突变,在经历过一次风暴洗礼之后,虽然船队安然无恙,但八成的人已是呕吐的站立不住了,很多人内心的恐惧感也开始加大。
好在自那之后的航程还算安稳,没有再遭遇到太大的风浪,晕船的人很快便恢复了正常,原本的担心和害怕也在逐渐消失。
进入印度洋之后,壮丽无比的大洋景色再次让人们重燃斗志,看到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水,水面上不时跃起的各种不知名的鱼类,不管是锦衣校尉还是那些孩童们都是雀跃不已。
在葡萄牙船长请示过方以智和郑芝凤后,船队在马尼拉港再次停靠休整,并补充后续的淡水以及其他生活物资。
马尼拉港的西班牙人对这只大明船队的到来表现出了深深的敌意,也就是在看到船队悬挂的郑家认旗后,才勉强同意船队暂时停泊修整,随后总督府便派来武装士兵监视着船队,并禁止无关人等上岸休息,郑芝凤一怒之下本待下船与其理论,但被方以智给制止住了。
方以智的理由很简单,他们此行的目的不是来和别人干架的,到达欧洲,并把圣上交代的差事完成才是最紧要的,至于西班牙人的这种无理举动,等回返后上禀即可,相信圣上和朝廷自有论处。
在花费了比别人更高的价格补充完给养后,船队只在马尼拉港驻留了四个时辰便拔锚,再次驶入了广袤无垠的印度洋。
遵从朱由检的旨意,除了正常的靠岸补给外,方以智和郑芝凤并未在沿途的小国多做停留,没有像当年的三宝太监一样到处宣扬大明的强盛和文明,他们只想着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使命需要完成。
如果顺利完成皇帝交办的差事,他们的名字将会如三宝太监一样,被铭记在青史之上。
因为他们即将走的是在华夏历史来说,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
一百多年前三宝太监下的其实是南洋,而他们将会比前辈走的更远,这次他们才是真正的下西洋。
方以智和郑芝凤年龄相仿,因为这次从未想到的任务,两个平时素未交集的人走到了一起。
如果不是朱由检穿越过来,在前世的历史中,别说共事了,两个人根本都不可能知晓对方的名字。
在经过最初时的互相轻视和礼节性的客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以及航路上的寂寞枯燥,同在领航船上的两人之间,接触和交流也慢慢多了起来。
在意外的得知,自己身边这位举止沉稳、仪表堂堂、举止不凡的年轻人,居然是湖广巡抚这种一方大员的公子后,郑芝凤在惊讶之余,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自幼便生活在海上,成人后一直跟在郑芝龙身边,稍大后自领一军参与到各种火并和厮杀中去,对于海上的各种复杂情况自然是熟悉无比。
郑芝凤心里明白,这种数万里的远航全看个人的运气,稍有不慎,很可能就会葬身于茫茫大洋之中。
这次的出访本来他是可以拒绝的,但是在王承恩关于大哥的爵位是他儿子继承的言论过后,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和思虑,郑芝凤决定搏一搏,看看能不能给自己最疼爱的幼子留下一份永世可享的荣华富贵,同时也向郑芝龙证明,离开自己这位大哥,他郑芝凤也照样能混的风生水起。
正是抱着这种复杂的心态,郑芝凤才慨然应命,接下来这个九死一生的差事。
从这几年在京师的所见所闻来看,今上待臣下仁厚这说法已经被大多数官员所认同,只要自己能够平安归来,并将皇帝所希望的事情办成几件,封爵之赏有很大的希望。
可是令他感到奇怪的是,以方以智的家世和举子身份,明明可以拒绝被征召,可他偏偏要接下这份差事,甘冒奇险远航欧洲,这种品性的贵公子在大明可真是十分地罕见。
随着两人沟通的加深,郑芝凤对这位翩翩佳公子也是越来越佩服。
方以智敏锐而冷静的思维以及博学多识。让郑芝凤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甚至生出了让小儿子拜这位大才为义父的想法,不过在考虑到儿子已经有一位东厂掌刑千户的义父后,这才把念头收了起来。
方以智起初在得知郑芝凤的身份后,心里便自然而然的产生出轻视和鄙夷的想法,对于形同割据的郑氏集团,他也有所耳闻,在他的眼中郑家不过就是海盗强梁而已,这种游离于朝廷之外的势力应该被清除,而不该被皇帝所信赖。
不过在接触和沟通交流一段时间后,方以智对郑芝凤的印象逐渐发生了转变,尤其在得知郑家一年多来给朝廷大量捐输粮米,力助朝廷撑过难关后,方以智对郑家这种侠义的行为表示了极大的肯定。
仗义每多屠狗辈。
虽说郑氏的出身令人诟病,但他们的行为却比众多衣冠禽兽、羽扇纶巾之人强出数倍,实属值得大力弘扬的义举。
自此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而善于交际的郑芝凤也是处处刻意以方以智为尊,经常向他讨教对当前局势的一些看法,并从中获益良多。
在离开马尼拉后,船队继续沿着印度洋东岸向西航行,大概继续前行了半个月之后,葡萄牙船长带着通事找上了方以智和郑芝凤,申请严峻地告知两位明国官员,希望他们通知船队其他人员,用绳索将自己捆在船舱之内,平时一律不得踏上甲板。
再过两天,船队即将通过常年巨浪滔天的风暴角(好望角),所有人是生是死,全在接下来的这几天。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