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整个大明蔓延,朱由检曾经数次召集内阁诸臣及相关部司堂官入宫与会,商讨和制订有关政策,推动各府州县的经济发展。
就从前的数据来看,大明手工业的主导产业和行业其实种类非常单一,整个手工业主要由棉纺织业、丝织业、陶瓷业、造纸及印刷业、矿冶业等五大类组成。
这几大类中,又以棉纺和丝织、造纸印刷等几类从业人数最多,而且这些产业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这就导致了大明南北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
就拿棉布来说吧,随着棉布逐渐成为大明平民黎庶主要的衣着材料,由此也极大的促进了棉布生产的大发展。
这其中以松江府最为著名,其号称“以棉布衣被天下”。
整个松江府两百余万亩田地中,棉花种植面积便超过一半,现在大明最大的棉花与棉布交易集散地便设在太仓镇,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
这些商贾们通过购销棉花和棉布,从中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属于中间商赚取差价的典型案例。
因为现在大明的棉布产量虽然十分巨大,但这些行销大明全境以及周边国家的棉布,几乎全部是由无数个小工坊生产出来的。
由于眼界和资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棉布工坊数量庞大,但规模却是十分微小,有百余台织机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工坊都是由十几、二十几台织机以及差不多同样数量的工人组成,他们没有余力自己去采购棉花和销售棉布,所以只能任由实力雄厚的商贾从中谋取暴利。
四海商行现在已经先后办起了三座五百台织机的大型工坊,他们的原材料和成品也是由自己统购统销,也正是因为四海商行的介入,棉布的价格才一直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并没有因为销量激增而被无良商贾抬高价格。
万历中后期,山东、河南行省一些府州县也相继开展了棉花的种植,北地棉布产业也随之诞生并发展,但由于天启年间至今,接连十几年的天灾**,田地大部荒芜,棉花种植业也迅速萎缩。
为了打破松江棉布的垄断地位,从崇祯十三年开始,朱由检下旨,在京畿、河南、山东、陕西三省遭受自然灾害不严重的地区种植棉花,后续要根据具体情况,持续扩大种植面积,为北方棉纺织业的兴起打下基础。
棉纺织业之所以在北方未能大规模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在于气候干燥,棉绒断续,不能成缕,虽也能成布,但质量欠佳,只有想办法解决上述制约因素,北布才能有机会崛起,打破南布的垄断局面。
不得不说,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确是无穷尽的,每到阻碍时,中有能人站出来解决问题,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
北直隶肃宁县一名叫做王春的织工,在几经钻研后,创造出提高棉布质量的方法。
他的方法很简单。
“多穿地窖,深数尺,作屋其上,檐高于平地仅二尺许,作窗棂以通日光。人居其中,就湿气纺织”。
制约北布生产的关键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肃宁县所出产的市匹,其细密程度几与松江的中等品相类,这种质量的棉布,对于北地广大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百姓来说,作为日常穿着已经足够了。
在从当地锦衣卫卫所获悉这一消息后,四海布业总掌柜奉旨立刻赶赴肃宁县,在亲自验看过棉布生产过程及成品后,当即决定,在肃宁县开办棉布工坊,以月薪十两聘请王春为肃宁工坊掌柜,全权管理官方整个生产环节,工坊织机初定三百台,之后会视成品销量递增。
为了与棉布生产配套,四海布业还在肃宁建起了染坊和踹坊,从事棉布生产后的染色和压平等后续工序工作,成品出来后,将会就近销往北地府州县。
仅这三座工房的设立,就为肃宁县近七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除了棉纺织业之外,在朱由检的关注下,丝织业也在北地逐渐兴起,这其中又以山西潞安府为最。
潞绸起源甚早,明初已盛。
“登机鸣杼者,奚啻数千家。”产品行销各省,乃至边境民族地区,潞安丝织业最盛时织机达到九千多张,以后因为各种原因逐渐衰落。
为了复兴潞绸,四海绸业加大了在潞安府的投资力度,拿出大量银钱建立工坊、补贴农户,扩大桑树的种植面积,利用当地熟练工人较多的优势,加速潞绸的复兴和崛起,以此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
陶瓷业作为华夏最为传统的手工业,其历史可以以千百年计。除了中外驰名地景德镇外,浙江处州、福建德化、河南禹州、北直隶曲阳、南直隶宜兴等地的制瓷业也很发达,生产各具特色的瓷器。
瓷器的种类繁多,明代也比前代更多。
除普通用品如碗、盘、碟、钟、瓯、盏、盒、杯等之外,还有酒海、炉、瓶、半边胡芦瓶、罐、坛、花缸、渣斗、醋注、烛台、花尊、笔筒、笔架、凉墩、扇匣等。
为了进一步促进陶瓷业的发展,朱由检下旨,废除各地官窑生产皇家御用陶瓷的制度,让陶瓷业全面市场化,让官窑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介入到市场竞争当中去,不再耗费大量人人财物力生产御用陶瓷,皇家所用也将会从市场上进行采购,之前禁止民间使用的瓷釉颜色、形制全部废除。
景德镇成为了官窑改制后的最大受益者,其各种陶瓷产品的销量在改制后短短两年内,迅速成为外销产品的执牛耳者。
景德镇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
这里有丰足的高质量的制瓷原料高岭土,有上万家的制瓷工匠和作坊,拥有制瓷的高超技术,有设备完善的官窑,虽然民窑数量也不少,但从技术上,他们是无法与官窑媲美的。
之前占据外销榜首的是景德镇民窑,但官窑的彻底开放,让民窑的外销受到打击,很多民窑把视线转向了内销,而伴随着局势的稳定,以及大明经济的蓬勃发展,内销数量也是年年递增,更多的生产者也随之受益不小。
至于原先规模更小的矿冶业,受益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原料、燃料原料、铜、银货币原料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大,加上矿冶业开发所需用的劳动力,得到流民劳动力的补充,因而也有了显著的发展。
这也是朱由检计划中,北地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